《高等学校政治理论知识要览(第三版)》: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和意识
第一,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第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说:“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4)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第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不运动的物质不存在。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第二,特殊的运动状态——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即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①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毛泽东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不可分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是有边有际的。时空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