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等学校政治理论知识要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91787
  • 作      者:
    李勇,韩丹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勇:湖北荆州人,男,1957年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三十余年,现为文华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主编《高等学校政治理论知识要览》、副主编《青春凝聚党旗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韩丹:辽宁锦州人,女,1977年生,博士,现为文华学院基础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编写著作《中国人的文化焦虑与精神升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想设计与现实路径》,参与编写《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书,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介本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导学习教材之一,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教材的精华与重点、难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
精彩书摘
  《高等学校政治理论知识要览(第三版)》: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和意识
  第一,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第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说:“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4)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第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不运动的物质不存在。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第二,特殊的运动状态——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即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①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毛泽东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不可分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是有边有际的。时空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发展规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规律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最终实现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i·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十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iv·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