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与蒙田共度的夏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541399
  • 作      者:
    (法)安托万·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1安托万·孔帕尼翁,法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史专家,其学术之路充满传奇色彩,堪称法国学术界的“奇人”。
2 16世纪,蒙田开创了随笔文体,创作了《随笔集》;500年后,孔帕尼翁以随笔风格来疏解蒙田的随笔,二者“隔空试笔”,令人感动得晕眩。
展开
作者简介
安托万·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1950- ),出生于比利时,是法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史专家。2006年,他受聘进入法兰西公学院任教。其学术之路充满传奇色彩:他原本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一名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路桥工程师;之后,他转投著名的罗兰·巴特门下,获文学博士学位,成为蒙田和普鲁斯特研究专家;目前,他是长期执教于法兰西学院的终身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真正渴望自由的人。
一个将自由交托真理的人。
一个让世界寻找他的人……

蒙田,一个16世纪的人,似乎预言了现代人面临的所有焦虑、困扰和罪恶,并给出了高贵的答案。

《与蒙田共度的夏天》是打开蒙田思想智慧的一把密匙。内容来自于作者之前在法国国际电台(FRANCE INTER)所做的同名系列访谈节目。全书共分四十个章节,每一章节的篇幅都不大。书中,作者以清晰、明快,略带诙谐又不失庄重的笔调,紧紧围绕《随笔》这部传世之作,大量引用其中的文章作为论据,从新的视角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代表性作家蒙田加以评析,意在突出蒙田人文主义思想的永恒意义。
蒙田的随笔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枕边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入世
蒙田很乐意把自己描绘成在封地隐居,整日躲在私人图书馆里的正派人。但若以此为借口就认为蒙田避世,其实忘记了在他生活的那个动荡年代,蒙田曾经也是一位积极入世的公众人物,肩负过重大的政治使命。他曾作为代表,亲自参加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的和谈。无论是在国王亨利三世一方,还是纳瓦尔的亨利(未来的亨利四世国王)一方,蒙田都颇受信任和欢迎。就这段经历的教训,他曾如此总结:
我当年曾有几次为了消弭诸侯领主之间大大小小的分歧,到处奔走斡旋。尽管这些分歧至今依然给我们造成无比的伤痛,但我竭尽全力避免他们对我产生误会,阻止他们由于我表面的言行而被误导陷入困境。那些游说的行家们往往深藏不露,尽可能地表现或者伪装出一副中庸之像,看起来与对手的想法如此相近。而我则与之截然相反,一贯立场鲜明,以我特有的方式行事:一个宁愿谈判失败,也不愿违背自己良心的谈判新手。然而时至今日,加上一点点运气(当然运气起了主要作用),我成为所有谈判者中最受信任和欢迎的人,极少被人猜忌。我始终保持开诚布公的态度,这种方法很容易使双方彼此加深了解,并且在最初的接触中建立起信任关系。无论在何种时代,朴实与绝对的真实都会带来机遇,都会有它们的用武之地。(《随笔集》原文第三卷,第一章,1234—1235页)
蒙田在成年后,一生都遭受着被他自己称为最为罪恶的内战的折磨,因为这种战争令挚友反目,令兄弟相残。自1562年起——当时他还不到30岁——直到1592年蒙田去世,除了零星几次短暂的休战,大小战役、围攻城池以及暗杀接连不断。
在如此境遇中,蒙田是如何得以幸免的呢?他在《随笔集》中经常思考这一问题,具体可见他在1588年完成的第三卷第一章《论功利与诚实》。他曾任波尔多市长数年,忍受着战乱与鼠疫交织袭来的苦难。
功利与诚实:蒙田在此论述的是公共道德问题,也可以说是有关目的与手段问题,或者说国家利益。当时盛行马基雅维利的学说,政治现实主义受到推崇,卡特琳·德·美第奇就是这一学说的忠实执行者。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书正是献给她的父亲洛伦佐二世。作为法国的王太后、已故国王亨利二世的遗孀和瓦卢瓦王朝最后三位君主的母亲,她作出的或许是那个时代最为可憎的决定:圣巴特罗缪大屠杀。
马基雅维利主义认为国家的稳定至高无上,只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任何谎言、失信、杀戮都是合法的。蒙田从来不信服这一学说,拒绝任何的欺骗与虚伪,自始至终保持本色,表里如一,对各种计谋手段嗤之以鼻。与“阴谋”(蒙田如是说)相比,他更愿意选择开诚布公、坦率和忠诚。在他看来,达到了目的并不就能为所使用的方法正名,他自己也从不打算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而牺牲个人的情操。
然则,蒙田的特立独行并未使他遭受损害,反而帮助他获得成功。他的行为不仅正直,而且有效。公众人物只要撒过一次谎,就再也不会获得信任,其选择的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而非长远的谋略,因此必然遭到失败。
蒙田认为真诚和守信的行为都会带来好处。一个人即便不是出于道德信念而坚持诚信,那么实际利益的驱动也会促使他这样做。

第二章 交谈
无论是熟人间的闲谈,还是正式场合的商榷,蒙田以何种方式与他人交谈呢?《随笔集》的第三卷《论交谈的艺术》一章对此加以论述。交谈,就是对话,是思考后的沟通。蒙田在交谈中对别人的观点始终持包容的态度,表现得开明、自在,从不狭隘、固执,不会被自己的思想所羁绊。
无论何人掌握真理,我都会热情迎接,表示善意。一旦发现真理从远方向我靠近,便会朝它奔去,臣服于它。当遭到他人责难时,只要不是那种盛气凌人、飞扬跋扈的嘴脸,我都会欣欣然接受。我之所以乐意与斥责我的人达成妥协,往往出于谦恭和客气,而并非因为我真的犯了错。我偏好轻易做出让步,以此来鼓励和培养能够自由自在批评我的人。(《随笔集》原文第三卷,第八章,1447页)
蒙田一再保证遵从真理,即便宣告真理的人令他反感,与他对立。从他身上看不到一丝傲慢,即使遭到反驳,也不会有任何屈辱之感。只要自己有错,就愿意接受别人的纠正。蒙田所憎恶的是那些狂妄自大的对话者,这些人对自己的言行过分自信,却对他人毫不宽容。
由此,在世人眼中,蒙田是一位完美无缺的“正派人”,宽容大度,对任何观点都表示尊重,从不把个人私利混入其中,亦不会竭力在辩论中压倒对方。总之,他并不把交谈看作是必须取得胜利的一场战斗。
不过,蒙田又立即对此加以限制:他向指责自己的那些人表示让步,与其说是为了完善自身,不如说是出于礼貌,尤其当与他对抗的是一个自命不凡之人。此时,蒙田尽管会表现顺从,但他内心的信念绝不会因此而动摇。难道这就是他所特有的伪装吗?尽管他不断地颂扬真诚。无论是面对肆无忌惮的对手,还是其他任何人,蒙田都倾向于赞同对方,而不会表示反驳,其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多半是出于谦恭,目的在于能够使他人不断提点自己,使自己醒悟。向对方“缴械投降”很有必要,至少也应该使对方相信如此,以此保证他人将来依然会毫不迟疑地向自己提出他的观点。
然而,吸引我同时代的那些人来批评我,对于我来说着实困难。他们没有纠正别人的勇气,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接受别人批评自己。当他们相互交谈时,总是遮遮掩掩。我却十分乐意被人评判和被人了解。而究竟是被评判还是被了解,对我来说无关紧要。我在思考时经常产生相互对立、相互批判的观点,其中一个代表我自己,而另一个则扮演批评者的角色:这主要出于指责方的权威正是我所赋予的考虑。而对于那些趾高气扬,自以为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者,我无法与他们交往。我就认识这么一位,只要他认为有道理,就会不断为自己的意见加以辩解;如果别人对此不屑一顾,则立即遭到他的辱骂。(《随笔集》原文第三卷,第八章,1447页)
蒙田感到遗憾的是,同代人对他少有质疑,原因在于他们担心自己受到质疑。既然他们不喜欢别人反对自己,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那么他们也不会反对别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最终被禁锢其中。
新的也是最后的关键点:蒙田为鼓励对话者反驳自己而愿意赞同他人的观点,不仅出于雅士的风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蒙田对自己也充满怀疑,思想多变,独处时依然自我辩驳。蒙田钟情于辩驳,但仅是提出反驳,点到为止。最令蒙田反感的是那些过于自负的人,只要别人没有听命于他们,便会立刻感到不快。如果说确实有蒙田批判的东西,那一定是自满或者自命不凡。

第三章 永恒之变
《随笔集》中几乎随处可见有关事物变幻不定,人类无力真正认知世界纷纭动荡的论述。其中最为明确的当属第三卷“论后悔”一章的开头部分,蒙田在此对他写作中领悟到的智慧加以概括,而这种智慧正是写作本身所给予他的。新的悖论:唯一不变的变化本身。
其他人(此处指其他作家)教化人,而我却讲述人,而且专门讲述其中一个教化得很不成功的人(此处蒙田暗指自己)。若是我有重塑他的机会,必然令他焕然一新。不过木已成舟,无法改变。尽管我的描述本身不断变化,各不相同,但从来不会误入歧途。世界不过是一块永动的跷跷板,世间万物在其间摇摆不定。无论是广袤的大地,还是高加索的山岩,或者埃及的金字塔,无一例外,均随着地球的运动而晃动,且它们自身也在不停地运动。即便是所谓的稳定,其本质不过是较为微弱的摇摆而已。因而,我对所描述的对象无法完全把握:他宛如醉汉一般踉跄前行,而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再现此时此刻的他,仅仅是再现出我所关注的他。(《随笔集》原文第三章,第二卷,1255—1256页)
蒙田的论述依然按照习惯以谦逊的态度开始。他的目的十分简单,并无奢求,与几乎所有其他作家都不同,后者意在宣扬某种学说,以此教育他人。事实上,蒙田是在描述自己,讲述他的人生。另外,他把自己描述为一个与一般意义上的“榜样”完全相反的人:一个“教化失败”的人,即便想加以改善,也为时已晚,自然不应该成为他人的榜样。
尽管如此,蒙田始终在追寻真理。但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堪和喧杂吵闹的世界中,根本无法找到真理。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言,万物皆动。苍穹之下,任何永恒确定之物皆不存在。无论山峦、金字塔、大自然的奇观,还是人类的建造物,无一例外。客体在变动,主体亦然。既然这样,又如何能够存在始终稳固与可靠的认识呢?
蒙田并不否定真理的存在,但却对仅凭人自身就能够获得真理表示怀疑。由此,这位怀疑论者将“我知道什么?”作为其座右铭,一架摇摆中的天平则成为他的象征。不过,怀疑并不是绝望的理由。
蒙田继续论述:“我描述的并非生命本身,而是它的变化。这一变化无关年龄,换句话说,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七年一轮的变化,而是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钟的变化。必须让我的经历与时间相契合,因为我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不仅是境遇,还包括意图。总之,这是一种对各类多变事件以及犹豫不定思想的记录。当这一记录偶然出现时,矛盾对立随之而来:要么我变成另外一个自我,要么我依据不同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以此解读所描述的对象。”(《随笔集》原文第二卷,第三章,1256页)
从蒙田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决心探究人类的境遇,接受人类的卑微,认为人类的前景并非当下的存在,而是未来的变化。世界瞬间就会变化,而自我也是如此。《随笔集》中有关他所经历的和所思考的,蒙田仅限于记录它们无时无刻变化的程度。他是一个相对主义者,而此处甚至可以认为有观相主义因素:每个时刻,“我”对这个世界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身份本身就不确定。蒙田一生都没有找到“不变的点”,但他从未停止过探寻。
可以用这样一幅图景来说明蒙田与世界的关系:骑士站立在马背之上,试图保持平稳却短暂的姿态。“平稳的姿态”,就是这个词。世界不断变动,“我”也随之变动,而“我”必须要做的就是在世界中找到自己“平稳的姿态”。
……

第二十二章 健全的心智
任何有关学校教育的争论中,人们都会毫不迟疑地拿拉伯雷与蒙田进行对比:拉伯雷的主张正如庞大固埃写给儿子卡冈都亚的信中所言,希望后者成为“科学的无底洞”;与“装满知识”的头脑相比,蒙田推崇的则是“发展健全的心智”。两种观点的对立概括起来就在于任何教育都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目标。采用当今流行的说法,即一种重在知识的传授,一种重在能力的培养。蒙田早在《随笔集》第一卷“论学究气”和“论儿童教育”两个章节中,就明确反对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诚然,如今的家长为孩子的教育费尽心思和金钱,但只不过是把我们的头脑塞满知识而已。至于注重培养孩子判断力和品德的父亲,却鲜有耳闻。不妨举个例子:有人经过身边时,您朝着大家高呼:“瞧!一个有学问的人!”再有人经过时,您喊道:“瞧!一个好人!”这时,应该不会再有人把目光停留在第一个人身上,向他表示敬意了。须得再有人喊出:“哎呀,他什么都精通!”时,我们方才愿意打听:“他懂希腊文或是拉丁文?他能写诗还是散文?”不过,这个人是否就此变得更为优秀或者更为睿智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却总是被遗忘。(《随笔集》原文第一卷,第二十四章,208页)
蒙田抨击当时的教育,指责文艺复兴宣称脱离了中世纪的黑暗,重拾古代经典,但实际上依然偏重知识“量”的灌输,却忽视对于知识吸收这一“质”的问题。与“为了科学而科学”针锋相对,蒙田强调智慧的培养,揭露“博学教育”下知识本身变成教育目的的反常现象,提出与知识相比,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掌握明智的处世之道更为重要。人们尊敬有学问的人,却对睿智通达的人视而不见。他反复强调:
应该去了解谁学得更好,而非谁学得更多。我们只在乎把脑子填满,却任由理解力和良知一片空白。成鸟有时外出觅食,寻到的谷粒尝都不尝就衔在嘴里带回巢中,一股脑地喂给雏鸟。这正是当今学究们的真实写照,照搬照抄地从书本中搜集知识,不去深究而只挂在嘴边,然后囫囵吐出来给学生,根本不理会学生是否理解消化。(《随笔集》原文第一卷,第二十四章,208页)
再次提及蒙田并不信任记忆力的问题。他经常对自己记忆不佳感到抱歉,事实上他对此十分满意,毕竟当用记忆力勉强替代判断力时,前者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任何教育都离不开阅读。蒙田把阅读比作人体的消化过程,学习的内容则是食物。不应仅仅用嘴唇品尝一下味道,就把食物囫囵生吞下去,而应细嚼慢咽,用胃反复分解消化,从而吸收其精髓供精神与躯体享受。否则,就会像吞咽了某种古怪的食物导致消化不良而呕吐出来。蒙田认为教育重在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儿童必须要将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判断力。
有关学校职责的争论并未终结。然而,不应过早地将上述种种观点概括为蒙田的自由主义教育与拉伯雷的博学主义教育之间的对立。首先,即便说庞大固埃在给卡冈都亚的信中所提议的教育计划无所不包,规模超乎寻常地庞大,那是因为这个计划的对象是一个“巨人”。其次,信中接着提出的一条建议,恐怕连蒙田也不会反对:“没有信念的科学只会是灵魂的废墟。”所谓信念,就是诚实、道德,这正是任何教育都应实现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对知识加以消化理解之后和几乎将它们都遗忘之后所保留下来的东西。
……

第四十章 世界的宝座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考虑引用《随笔集》充斥大不敬话语的结尾是否有些鲁莽,毕竟这样很可能会让那些敏感挑剔的读者感到震惊。但既然蒙田敢言,凭什么就不能再说一次呢?大胆一些,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提及了:“伊索这位名人看到他的主人一边走路一边撒尿,便说道:‘如此看来,我们应该一边跑步一边拉屎了?’珍惜时间吧,我们无所事事和使用不当的时间还是很多的。”(《随笔集》原文第三卷,第十三章,1739页)
寥寥数语,惊世骇俗,一种生活哲学完全概况其中。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没有我们现代人如此多的繁文缛节,都是直来直去,所说即为所思。“论经验”作为《随笔集》的最后一章,向我们展示蒙田的终极智慧所在,往往会使人联想到伊壁鸠鲁学说:尽情享受生命,随性而行,及时行乐,不要因小事而匆忙不安。正如“加快速度,但不要着急”,伊拉斯谟对这句带有矛盾却富含哲理的名言非常赞赏。蒙田稍早时提出:
我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套词汇:天气糟糕,令人烦忧时,我“消磨”时光;天气宜人时,我不愿“消磨”时光,而是“重新抓住”时光,“留住”时光。遇到坏时间要迅速跑开,遇到耗时间则需静心安坐。(《随笔集》原文第三卷,第十三章,1732页)
艰难困苦时请加快脚步,尽快度过,但只要有片刻的欢乐就应该安心地去享受。贺拉斯说“及时行乐,不必为明天忧虑”,相当于充分利用当下的好时光,不要去考虑身后事。《随笔集》结尾部分列举各种形式对这一哲理加以诠释,宣扬自我存在的偶然性:
我跳舞的时候就一心跳舞,睡觉的时候就安然入眠。甚至当我在美丽的果园里独自散步时,片刻间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胡思乱想,但片刻后我的思想依然会返回果园,继续享受独处中这份属于我自己的温馨和静谧。(《随笔集》原文第三卷,第十三章,1726页)
蒙田推崇的生活伦理也是一种美学,一种以美作为标准的生活艺术。由此,把握当下成为一种处世方式,谦恭、自然,既简单朴素,又充满人性。
“雅典人为向庞培入城表示敬意,写下辞情恳切的铭文,其含义倒是与我的主张吻合:
正因为你是神,
更应该认清你是人。
懂得光明正大地享受生命,这是如神祇般绝对的完美。我们在他处找寻生活需要的条件,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如何利用我们自己拥有的条件;脱离我们自己,原因就在于不了解我们自己的能力。即便踩上高跷望远也是徒然,因为依然要靠我们自己的双腿前行;即便登上世界最高的宝座,也只是坐在我们自己的屁股上。我眼中最美丽的人生就是以平凡和人性作为标准,有条有理的人生,不指望奇迹,不胡思乱想。”(《随笔集》原文第三卷,第十三章,1740页)
《随笔集》最后的忠告劝诫世人生活应顺其自然,接受一切所得;生活对于众人一律平等,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毕竟人终有一死。蒙田甚至对备受他崇拜的偶像苏格拉底有所指摘,后者曾试图依靠魔鬼之力将其从死神身边扯开,却好像是得到守护天使的拯救。而蒙田,我们的朋友,却是“赤条条”的一个人,服从于自然法则,接受命运的安排。
展开
目录
中译本前言(左天梦) /1
引言/1
第一章 入世 /1
第二章 交谈 /5
第三章 永恒之变 /9
第四章 鲁昂的印第安人 /13
第五章 坠马 /17
第六章 天平 /21
第七章 一个“赫马佛洛狄忒斯 /25
第八章 脱落的牙齿 /29
第九章 新大陆 /33
第十章 梦魇 /37
第十一章 真诚 /41
第十二章 骑马 /45
第十三章 书斋 /49
第十四章 致女读者 /53
第十五章 战争与和平 /57
第十六章 朋友 /61
第十七章 罗马人 /65
第十八章 变革有何用? /69
第十九章 他者 /73
第二十章 论超重 /77
第二十一章 皮肤与衬衣 /80
第二十二章 健全的心智 /84
第二十三章 偶然而成的哲学家 /88
第二十四章 一个悲剧性的教训 /92
第二十五章 书籍 /96
第二十六章 石子 /100
第二十七章 打赌 /103
第二十八章 羞耻与艺术 /107
第二十九章 论医生 /111
第三十章 目标与终点 /115
第三十一章 他自己的一部分 /119
第三十二章 捕猎与猎物 /122
第三十三章 无拘无束 /126
第三十四章 健忘 /130
第三十五章 气味、怪癖、做鬼脸 /134
第三十六章 反对酷刑 /138
第三十七章 是与非 /142
第三十八章 博学的无知 /145
第三十九章 浪费的时光 /149
第四十章 世界的宝座 /1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