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秦汉学术转型与中国佛、道教的兴起:兼论对当代文化建构的价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60702
  • 作      者:
    潘俊杰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书稿从以下,对秦汉时期的社会转型和文化思想学术转型之下的佛教传入并在中国生根萌发以及道教兴起,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讨。打破传统佛教、道教学术研究领域的分离状态,结合20世纪以来海内外研究的新成果和考古发掘的新进展,运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在新的视野里予以论证叙述。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现、当代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重建与秦汉时期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展开比较研究,进而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揭示外来文化"入侵"与本土文化变革期文化建构的历史经验、教训,探讨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意义。秦汉社会转型是秦汉文化思想学术转型的基础,秦汉文化转型是中国佛、道教兴起的文化知识背景,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起大一统两汉帝国和文化有机体,双重转型也为佛、道教的传入与兴起奠定了基础。早期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包括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多种路径,佛经传入与翻译,佛像塑造与传播等问题。早期道教兴起也历经民间道教和官方认可的正统道教等阶段,道教思想渊源及其经典的形成问题。早期"三教"关系随着时代的复杂演变蕴含着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此深入挖掘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对当代文化建构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秦汉学术转型与中国佛、道教的兴起——兼论对当代文化建构的价值(L)》:
  这是儒家对人类文化最重大的贡献,也是使中国儒家不同于其他宗教最根本的原因。这一信念,在董仲舒的道德理论中已不复存在。”根据韦政通的分析,董仲舒的儒学之所以与先秦儒学如此地不同,没有将先秦儒学中许多精粹发扬光大,其主要原因是“儒学表现上虽已处于独尊的地位,儒家真精神早已陷入七折八扣的局面,这七折八扣的牺牲,就是取得独尊付出的代价。”笔者认为,韦政通的分析固然很精当,文化思想与专制政体结合为封建国家意识形态时,专制政体对思想文化中人本和民本的理性成分有扼杀的作用;然则,造成董仲舒儒学与先秦儒学巨大不同的原因还在于,要为封建统一的大汉帝国构建规模庞大的意识形态体系,战国秦汉之际诸子百家的任何一家一派的思想学说都不可能独自担此大任,儒家重于道德,道家重于清静无为,法家重于刑赏,各家学说对于治理天下、安定民生来说都是需要的,但各家之说都只是道术之一偏。战国时期至汉初盛行的黄老和杂家之学兼摄融合百家之学,虽都有机会成为汉代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但是杂家之学以政治的实用主义不主任何一家,虽有利于治理的实际效果,却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黄老之学清静无为有利于汉初社会的休养生息,却不利于国家的强盛和长治久安。于是,主于一家将百家罢黜,实际上是将其他学派置于一家旗帜、外衣之下构建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成为合理的选择。
  西汉儒学在董仲舒为首的儒学大师的推动之下快速地经学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主要包含三个主要的方面: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儒学教育的普及化,其三以及儒家价值观念的世俗化。
  儒家思想上升为封建意识形态的标志之一,是其思想成分被作为国家的某种制度而固定下来。主要包括儒家等级秩序思想、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制度化。《春秋繁露·度制》篇说:“圣人之道,众堤防之类也。谓之度制,谓之礼节。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制,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所以一之也。”
  ……
展开
目录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秦汉社会转型:中国佛、道教兴起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春秋战国“封国制”崩溃与郡县制的实践
一、“封国制”的沿革
二、“郡县制”的诞生与实践
三、秦帝国对“郡县制”的发展与完善
四、“封国制”与郡县制的历史比较
第二节 西汉王朝“汉承秦制”及其政治实践
一、西汉王朝双轨并行“一国两制”的改良
二、秦汉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影响
第三节 秦汉社会转型及社会机体的重构
一、秦汉社会机体的重建
二、秦汉社会生活风貌

第二章 秦汉文化转型:中国佛、道教兴起的文化知识背景
第一节 先秦子学的成熟与没落
一、先秦子学的融合
二、先秦文化的“终结”与汉代学术的转型
第二节 从子学到经学:秦汉文化“血脉”的浩劫与延续
一、“焚书坑儒”文化浩劫与口耳相依的“传经”活动
二、西汉帝国文化中心的形成
第三节 汉代经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儒家“经学”在汉代兴起的机遇与挑战
二、汉代经学发展之阶段
三、经学对“圣统”与“神统”的再建构
第四节 从经学到玄学:文化宗教化的变革实践
一、“经学”与“玄学”之关系
二、“玄学”与佛、道教的引入

第三章 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下宗教神学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先秦至秦汉神学发展的思想脉络
一、春秋神学的动摇一战国“人学”的觉醒
二、秦汉天道向“神学”的回归
第二节 秦汉哲学的建构与本土原始宗教的兴盛:“性”与“天道”问题的重视
一、秦汉时期是由阴阳五行的合流及其神秘化构成哲学和宗教发展的主线
二、“性”与“天道”问题的重新探索
三、秦汉帝国的法制与治国理论的选择
第三节 经学哲学体系构建的发蒙及对宗教的影响
一、“经学”与“谶纬”
二、神仙,方术,巫觋之风的交杂

第四章 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与中国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的历史机遇
一、两汉经学的理论缺陷
二、两汉的社会氛围和主流思潮
第二节 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于中国的历史考察
一、佛教的世界化传播
二、佛教传入中国考
三、道教兴起考
第三节 佛教发展及其中国化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地域、方式和途径
二、佛教在东汉的传播
三、佛教在魏晋与中国文化的交融
第四节 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一、道教的形成与传播
二、道教对中国前期文化的整理与创新
第五节 中国早期的儒佛道三教关系
一、儒、道关系:排斥与妥协
二、儒、佛关系:单纯的借鉴
三、佛、道关系:斗争与融合
四、“三教”关系在早期的综合演进
第六节 佛、道教的兴起与中国文化的重新建构
一、佛教平等思想、思辨哲学、精神心灵之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道教医学养生学、道教精神修炼之学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三、儒学新建构对佛、道教的借鉴汲取与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形成

第五章 佛教传入与道教兴起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一节 佛教传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一、佛教传播的“国际化”及其历史经验
二、佛教传播的“本土化”及其历史经验
第二节 道教兴起的神学化与非神学化
一、道教兴起的神学化及其对传统宗教的改革
二、道教兴起的非神学化及其对中国文明的推进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与自适应创新
一、中国文化应对佛教外来文化的历史经验
二、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自适应性的创新
第四节 政治与宗教关系变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一、宗教政策的变动对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二、秦汉时期政治与宗教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六章 20世纪以来佛、道教的复兴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佛教和道教的“复兴”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佛教的“复兴”与改革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道教的“续命”
第二节 “佛教西行”和海外道教研究的兴起
一、“佛教西行”的历史与现状
二、海外道教传播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新宗教运动”的蓬勃发展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一、“新宗教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与中国当代文化的建构
三、佛、道教的“复兴”对当代中国文化建构的价值
第四节 冲击与回应:佛教外来文化与道教本土文化交融重构的中国文化的历史经验在当代的启示
一、佛教传入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中国当代文化建构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自有文化
三、中国佛、道教兴起的历史经验与当代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