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纳德·戴维森论真理、意义和精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78795
  • 作      者:
    (德)格哈特·普赖尔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近几十年来,对真理、意义以及心理之间关系的分析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议题。为此,唐纳德•戴维森提供了一种关于思想、意义、行动及评估的统一理论。本书的特点是集中了这一领域主要的哲学家来专门撰文重新评估戴维森的哲学思想,他们通过参与、讨论来阐明戴维森哲学中的真理、意义与心理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认知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科学哲学发生了认知转向。作为一个全新的哲学研究领域,认知哲学旨在对认知这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的整合研究。“认知哲学译丛”以认知哲学的问题域为导向,内容涵盖认知的本质与发生机制、意识的本质与形成机制、语言形成与认知能力发展、知识获得与智能发展、认知模型、认知理论、认知表征、具身认知、无身认知、延展认知、人工智能哲学、心理学哲学、人机交互,等等,希望本丛书能为认知哲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学科基础,为我国认知哲学的研究提供知识源和思想库。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的工作对于分析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贡献主要在于意义理论、心灵哲学、行动、认识论及形而上学领域。本书关注的主题与戴维森的意义理论、心灵哲学及认识论相关,在引言部分首先对戴维森的工作进行了总体概述。我们特别关注他的语义真理论及彻底解释理论,以及他对心理本质状态的解释、他对我们周围事物知识的解释和他对我们自己心灵知识的解释。这为简要概述、并且详细考察戴维森的特定主题提供了平台。
1、真-理论语义学
在1960-1970年的一系列论文中,特别是在1965年的《理论意义和可习得的语言》(Theories of Meaning and Learnable Languages)(戴维森,2001a)及1967年的《真理与意义》(Truth and Meaning)(戴维森,2001c)中,戴维森介绍了一种在20世纪后半叶不多见的关于意义理论的一种新方法,并且他为这种新理论进行了辩护。他的提议是,塔尔斯基所定义的真表明了如何来建构一种形式语言,而这种自明的形式语言真-理论主要用于对“句子意义进行建构性解释”(戴维森,2001a,第3页)。戴维森提议的确切意义在于,不论他是否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来追求传统事业(这种新颖的方式即是对真值条件的意义还原),还是他推动了语义目标的变革,一直以来,这些都是存有争议的问题。例如,在本书中加里•埃布斯(Gary Ebbs)对该问题的讨论引用了厄尼•莱波雷和柯克•路德维希2005年著作中的解释,即当对一些话语进行卡尔纳普式解释或参与这种解释时,戴维森是否使用了一种新颖的方式来说明一些话语的意指(相关的意见,也参见2008年索姆斯的著作及参见2011年莱波雷和路德维希的著作)。在最初的情况介绍中,我们将概述莱波雷和路德维希在2005年提出的戴维森方案,之后我们将返回来讨论本书的作用。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出发点是观察到自然语言必须是复合的,这意味着自然语言可以被分成语义上的原初表达式(primitive expressions)和语义上的复杂表达式,基于语义上的原初性及其复合性就可以对自然语言的意义进行理解。戴维森认为,学习自然语言的条件是说,言说者是通过有限的学习来理解自然语言的,并且自然语言是复合的,而且复合的自然语言拥有有限数量的语义上的原初式(戴维森,2001年,第8-9页)。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能是出于对一种自然的观察,但戴维森指出,这通常违背了现存的对各种自然语言中惯用语的分析(出处同上,第9-13页)。对复合自然语言的观察,要求对任意一种自然语言理论、一种有意义的表达式在更大表达式中来解释其作用是什么。但问题在于如何提出这样一种解释。
展开
目录
前言

引言:戴维森的哲学方案(Ernie Lepore and Kirk Ludwig)

第一部分 真理论、意义与逻辑形式

戴维森对语言哲学的贡献(Gilbert Harman)
真理论、能力与语义计算(Peter Pagin)
戴维森对意义的解释(Peter Pagin)
反对逻辑形式(Zolta′n Gendler Szabo′)
对象语言中的真理谓词(William G. Lycan)
沼泽人、反应-依赖及意义(Nathaniel Goldberg)

 
第二部分 彻底解释、知觉和心理

知识与错误:一种彻底解释的新方法(Olav Gjelsvik)
感知与媒介物(Kathrin Glüer)
论戴维森“第一人称权威性”观点(Bruce Aune)
戴维森、第一人称权威性及语义证据(Steven Gross)
戴维森式整体论在近期精神病理哲学上的应用(Marga Reimer)
抑制兴奋:建构“概念理论”以避免不充分决定性的威胁(Richard N. Manning)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