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廖平先生年谱长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812428
  • 作      者:
    张远东,熊泽文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有着长达两千余年发展史的中国经学的“最后一位大师”(冯友兰),廖平在终结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开启近现代哲学、史学、文学研究的学术转型中,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审视、反思和倡扬中,孜孜以求,通过结合西学阐释传统孔经,甚至不惜割裂《诗》《易》、杂糅佛道,试图从中找到挽救日渐衰微的晚清社会和中国华夏文明学术道统的良方妙剂。廖平从一个传统的经学研究者,逐步走向以天人学说构建“孔经天下合发圆融”的大同世界理想社会蓝图的描绘者,并且以之为假以时日定能实现的坚定信仰。这本《廖平先生年谱长编》,以编年辑事的方式,力求通过对廖平求学、治学、教学的经历描述,勾勒出廖平一生的人生经历,展现其经学思想六变发展的脉络,以期成为廖平研究的有益资料。

展开
作者简介

张远东,男,1972年2月生,汉族,四川井研人,副研究员。1996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合著《经学大师廖平》,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熊泽文,1965年10月生于四川仁寿县。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2—1993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进修学习,1997—1998年在西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班”学习。主要担任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和书法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先秦诸子,书法文化。

展开
内容介绍

今研究廖季平先生生平著述的人不多,主要是其子孙和门人。其女廖幼平的《我的父亲廖平》简述了廖平事迹,其孙廖宗泽的《六译先生年谱》勾勒了先生一生的经历,其门人蒙文通的《廖季平先生传》介绍了廖季平先生治学的情况,黄开国的《廖平评传》对廖平先生进行了评析。本书以廖宗泽手稿为底本,综合了《廖季平年谱》(廖幼平编)、《廖季平史料专辑》(李伏伽编)、《光绪井研志》、《廖平选集》(李燿仙)等材料,对廖季平的生平作了全面综述。

展开
精彩书摘

:廖平先生年谱长编(1852-1932)
求学时期(1852-1881)

《手稿本》于卷首有“叙例”,如下:
一、六译先生于光绪丙午年夏有藉《四变记》作年谱之语。民国八年门人郑可经尝欲为先生作年谱,未果。此后泽既有自作之意,尝就先生询其早年事迹,先生方病风,言语蹇涩记忆不清,述时颇吃力,不欲苦之,因以搁置。去年先生既逝,四川《尚志周刊》欲为先生出纪念刊,以年谱见属,乃使为之。不作于先生生前而作于死后,致有无可印证之憾,此当引以为心疾者也。
一、谱中材料来源有五:(一)先生所著已刊各书,(二)先生所著未刊各稿,(三)同时人著作,(四)所闻。(五)所见。照录或节录各书原文者注原书名,有融会变化者注曰“据某书”。至于所闻所见,均不更注出处。其有闻见事迹并见于著作者,大只据著作,以记忆多误也。未刊各稿多佚,或散在故旧,一时无法征集,同时著述,亦以僻在乡曲,所见只三数种,缺漏极多,以后当陆续增减。
一、先生早年事迹多不可知,盖旧人既多物故,而著作已不存(《井研艺文志》有先生光绪已亥以前文集十卷,今所存者不过数首,又多经说,罕及私事。)虽其子孙末 由详矣。《县志》有《家学纪闻录》、《师友跫音》各书专评早年治学及师友攻错之言,惜皆未成书,否则有裨于年谱材料当不少也。
一、先生治汉学后,说凡六变,未治汉学时尝治宋学。今就其原有阶段,用洪兴祖《韩子年谱》之例,区为七卷,判其起讫。二卷以后,以《初变记》、《二变记》、《三变记》、《四变记》、《五变记》、《六变记》录于卷首,藉作叙言。使读者心中先概略,再按年读去,较为省力。(以其所言包括某一阶段,非一二年事,故以之独立卷首)首卷则取先生《经学初程》中自述一则充之。盖《初变记》各文如纲,按年所论如目,合之两美,亦庶几先生以《四变记》作年谱之初心尔。
一、先生所著各书,著明成书年月者只为少数,其余虽无著作年月,苟可知为某一阶段所著,则以归入某阶段中间一年(如二变时《诗》《易》各作起于辛卯,终于丙申,则以归入癸已年)或最后一年(如《县志》所收大统各书可断为非丁酉以前及庚子以后者,则归入已亥年)或虽非一年所作而确知某年曾治某书者,则有关各作即以类附于某年(如先生戊戌在资州尝治诸子学,曾闻之舅氏任叔泰先生,故于诸子著作中有大统之说者并附戊戌年)如某阶段所作亦末由知者则付之阙如。
一、先生所拟作之书不下三四百种,成书数不可考,以当时多集同学之力分纂,故稿多散佚。今存者合已刊各书计之,不过总数五分之一耳。曾否成书,或已成而或存或佚,或并成否不可知,均分别注明。
一、谱中撮各书大要,除现成各书外,只能采择《井研艺文志》提要序跋,不能见原书也。又,现成各书泽既未能尽读,于堪舆家言,尤无常识,除仅据序跋外,实不能置一词。
一、谱中事实年月,仍恐有误,以所闻不免异辞也。疑不能定者,于其下加问号以识之,备他日改正。
一、此谱于民元以后,纪年用阴历以记事,□□年□□□不便更改。民元以后著作□□则用阳历纪年也。
一、先生与泽系祖孙,谱中所有称谓欲从作者关系,殊不便叙述,故仍□先生关系言之,且直书其名,似较醒目。惟于先君则援屈原字伯庸例书其字。
一、此谱叙述或则伤于芜杂,或则失之漏略,姑以此为初稿,以求正高明。倘有曾与先生交游及知其事迹之长者,录其所漏见遗,俾据以补入,尤所企盼。
一、先生实际无年可系者,别录为轶事如干条,附于谱后。著作之无年月可入者,亦录附谱后。
《叙例》后有《廖氏世系表》,今据《廖氏宗谱》进行补充完善,见《廖氏世系简表(第五房)》。
《手稿本》“六译先生年谱卷一”下有:
起咸丰二年壬子,讫光绪五年己卯,凡二十七年,后半为先生治宋学及训诂时期。
先生云:“予幼笃好宋五子书、八家文。丙子从事训诂文字之学,用功甚勤,博览考据诸书。冬间,偶读唐宋人文,不觉嫌其空滑无实,不如训诂书字字有意。盖聪明心思于此一变矣。庚辰以后,厌弃破碎,专事求大义,以视考据诸书,则又以为糟粕而无精华,枝叶而非根本。取《庄子》、《管》、《列》、《墨》读之,则乃喜其义实。是心思聪明至此又一变矣。”(《经学初程》四十二)

咸丰二年壬子(公元一八五二),廖平生。
二月初九日亥时,廖平在四川省直隶资州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出生。
廖平“始祖本自河南安郡,后转寓江南,又迁移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河北村,七里桥李子坝。先祖先父、及伯叔宗支辈,若存若没,俱住葬伊土。惟仕独见其地褊急,不甚沃饶。因于洪武二年(1369)己酉,偕妻黄氏,嫡子胜大,及同胞大兄万广、梅氏,三弟万章、钟氏,四弟万贵,五弟万忠,一并收聚人口,随带术士同行,访求基产。行至四川成都,立见此省城墎坚完,水秀山清。爰兄弟五人计议,我等沿途卜筑,舍蜀复何求焉?因而大兄万广、梅氏,择住马湖府。三弟万章、钟氏,四弟万贵,五弟万忠,俱住峨眉县。仕居行二,落业蒲亭井邑(现井研县)来凤乡治北观音塘坝周寺沟。(离盐井湾八里,离观音桥,现仁寿县慈航镇十五里)”(《廖氏宗谱•始祖公原序》)
入蜀先祖廖万仕由麻城入川,卜居井研,历明至清,凡十九世而至廖平。
廖平原名登廷,字旭陔,又字勖斋。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七月,参加己卯四川乡试前改名为平,字季平。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季冬,三十七岁的廖平自序《知圣编》时书名“四益主人”,至迟是年自号四益。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孟冬,五十一岁的廖平在《知圣续编》自序中署名“则柯轩主人”。民国二年癸丑(1913)六月六日,廖平在《四译馆谷梁春秋外编叙目》跋尾署名四译宬主人,并自注曰“因四变乃改四益为四译”,至迟是时廖平改四益为四译。秋八月,廖平侄儿廖师政写成《四译宬经学穿凿记二卷》,称“四译恃此而成学”。民国八年己未(1919),廖平门人黄镕在《五变记笺述》“五变记”题下注有“戊午之岁,改去今古名目,归之小大,专就六经分天人大小。”且在开篇便说“此编乃五译先生自记毕生学识之归墟,实晚年学力之进境也”,“先生本名四益,今因五变更名五译”,“戊午之岁”指民国七年,六十七岁的廖平五变说成,更号为五译。民国十年辛酉(1921),七十岁时廖平六变说成,又自号六译老人。
廖平高祖廖乐行,字宣猷,邑庠生,雍正己酉(1729年)五月生,年六十五岁。高祖妣王氏,雍正己酉(1729年)七月生,年七十七岁。
曾祖廖永昭,字显扬,乾隆壬申(1752年)五月生,年四十八岁。曾祖妣周氏,乾隆辛未(1751年)五月生,年四十八岁。
廖平祖父廖正传,乾隆癸巳(1773年)十月生,年七十九岁。祖妣杨氏,乾隆癸巳(1773年)二月生,年七十八岁。
廖平父亲廖复槐,字继诚,一字诚意,嘉庆丙寅(1806年)十二月生,时年四十六岁。廖复槐幼时家贫,十二岁时分得卖业钱二十五千,学为小贩,不能糊口,乃为人牧牛,年得千八百钱。继得夏某之助,后为商,渐能自给,中间曾两毁于讼,一毁于火。生平临财不苟,“乡人为保节、恤孤、宣讲、施慧、义冢等会,得复槐为主者,人皆乐输其金,出纳不问。复槐家故贫约,有乞贷者情余于其所惠,每岁终则出千钱为数十百束,至僻巷要道,遇饿者辄阴掷之,而呼其拾遗。岁凶亦如之。复槐夙性礼神,每伏腊家祭日,灌奠斋沐,哀礼曲至,乡人至今以为式。”(《光绪井研志》卷三十六《传》九《乡贤》七)光绪辛卯(1891年)十月,八十六岁的廖复槐无疾而终,诰封奉政大夫。
廖平母亲雷氏,雷源之女,字贞慈,嘉庆丙子(1816年)九月生,时年三十六岁。雷氏为井研世族,雷氏家族在井研被尊称为雷翰林,民间有十子九翰林之说。内阁侍读学士山东山西湖北按察使司雷畅,是雷贞慈的族曾祖父;乾隆丙戌进士、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雷翀霄是雷贞慈的族祖父。乾隆己丑进士、翰林院编修、京畿道监察御史、巡查福建台湾察院、江西布政使司雷轮则是雷贞慈的族伯父。然而雷贞慈却家道衰贫,20岁时才出嫁给同样贫困且年长10岁的廖复槐为妻。成长于家道衰落的诗书宦门女子却因家贫而能吃苦耐劳,温柔贤惠且知书达理,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共历艰辛,数十年如一日。雷氏共育五子一女,廖平其第四子,常常被母亲爱称为“四先生”,给予了廖平极其深刻的影响。光绪甲辰(1904年)三月,八十九岁高龄的雷贞慈病逝,诰封宜人。
长兄登墀,字云襄,时年十五岁;次兄登梯,字级陞,时年十二岁,后均经商。三兄登楼,字光远,时年三岁,后业医。廖平5岁时,弟登松出生,后经商。姊一人,后适同邑陈尔华。
是年正月十四日,廖平祖父正传公卒。年七十九岁。父亲廖复槐举债营葬。
是年廖平父亲廖复槐于盐井湾设磨坊、糖肆。
是年,廖平受知师张之洞已十六岁,应顺天府乡试,中式第一名举人。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直隶南皮人(今河北南皮县)。他十四岁成为秀才,十六岁考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二十七岁在殿试时名列一甲第三名(探花)。同治十二年(1873)被委任四川乡试副主考,后任四川学政。同治十三年甲戌院试从落卷中识得廖平,拔置第一。光绪元年创办尊经书院。光绪二年科试中,以优等牌调廖平入尊经,从此对廖平一生都有产生重要影响。
是年廖平受业师王闿运已二十一岁。王闿运,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湖南湘潭人。自幼天资不慧,笨拙驽钝,但勤奋好学。《清史稿》谓“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经、史、百家,靡不诵习。笺、注、抄、校,日有定课。”咸丰七年(1857年),乡试中举。咸丰九年(1859年),赴京应礼部会试,虽落第,但深受肃顺器重,入肃顺集团,成为“肃门五君子”之一。咸丰十年(1860),入曾国藩幕府。光绪元年(1875年),受曾国藩长子曾纪泽之请至长沙修《湘军志》,光绪四年十一月王闿运写成初稿后入川主讲尊经书院,成为廖平业师,在学术上给予廖平方向、方法的指导,是廖平经学研究的引路人。

展开
目录


年谱凡例
廖氏世系表
廖平先生主要亲属树状图
廖平先生主要亲属简介

上编:求学时期(1852-1881)

中编:前三变时期(1882-1906)

下编:后三变时期(1907-1932)

附:六译先生追悼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