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发展与政策评论(第4辑) 政策人类学:基于田野洞见的启示与反思》:
1.日间照料中心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也称托老所,由托儿所一词转变而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一种典型的社区照料模式。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养老方式因不会割裂老人跟家庭、社区的联系而受到欢迎。西方社会在老年日间照料方面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做了有益探索,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国内对日间照料中心这种养老形式也日渐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2010年,国家批准和发布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来指导各地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在2008年之后,上海、深圳、天津、沈阳、苏州等地都在那时开始大力加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李洁,2012)。
外滩街道咏年楼日间照料中心是在对社区养老的呼吁中应运而生的。咏年楼日间照料中心是为外滩街道失智、失能老人开设的服务项目,于2010年10月20日开张。在这之前,新途工作人员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做社区调查,由于面对的是失能老人,要为他们提供照料服务,一开始的调研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老年人的照料需求上。就日间照料中心而言,其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为他们解决就餐、洗衣、健康体检等问题上,运营的费用一部分由政府承担,老年人也需要缴纳一定的入托费用。由于整个日间照料中心的护理团队只有4个人,也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中心设计吸纳的老人数量是20人,但由于社区需要照料的老年人较多,现在中心有25位老人,已经达到了它的运营极限。
接受日间照料中心照顾的老年人,其作息也像入托的孩子一样,早上吃过早饭由家人送过来,中心开门的时间是9点,晚上5点前吃完晚饭再由家人接回家,为老人解决了中午、晚上两餐,并提供了午休、锻炼和必要的照顾,有时也组织一些活动以作娱乐。更为重要的是,日间照料中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避免了老人在家的孤独,这是很多老人及其家人认为托老所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唐先生每天都会陪同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待在照料中心,对他而言,他将母亲送来不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照料压力,而是为母亲寻找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对轻度失智老人而言,交流尤其重要,言语对大脑的刺激可以延缓老人衰老的速度。这种照料方式让老人们生活在熟悉的社区,又与家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白天在托老所接受专业人员的照料,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于老人、家人来说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尤其是白天家里无人照料的老人,既解决了其白天的照料问题,也给其他家庭成员足够的空间来完成其自己的工作。
这样一种照料方式渐渐受到了外滩街道老人们的欢迎。在工作人员心目中,日间照料中心是成功的,就笔者一年多的田野体验来说,其确实为老人带来了必要的照料,甚至欢笑。事实上,日间照料中心也经历了一个逐步为人们接受的过程。在最初开张的那半年里,工作人员花了很多时间向社区去宣传他们的服务,但只有三四个老人参加。因为服务质量相对较高,收费比其他地方相对贵一些,很多老人习惯了在花钱上精打细算,不愿意进来。但到后来,很多老人会排着队要求进来。笔者在田野中听老人们说,现在排队的人已经有近两百了,现在咏年楼日间照料中心已经俨然成了一种稀缺服务,“入托难”成了新衍生的一个问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咏年楼的服务确实是老人真正需求的,入托的老人在这里确实得到了良好的照料。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