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游牧东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9905502
  • 作      者:
    (日)米田智彦著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米田智彦,曾在研究机构、出版社、IT企业工作,后成为自由职业者,以自由编辑、策划人的身份,活跃在编辑、文案、制作工作中。2005年发起以“从东京出发,让未来变得更有趣的100人”为理念的网络杂志,采访了众多开辟新时代的怪才。2011年抛去家财和固定住所,勇敢地实践了生活实验性项目“游牧东京”。合著有《与能将未来变得有趣的31人相遇》《USTREAM商业应用手册》。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企业终身雇佣制度瓦解,越来越多人无法获得稳定的工作。而大城市便利的公共设施和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促使年轻人开始探索更自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纽约、东京、悉尼等城市,供自由工作者使用的共享工作室已超过1000家。

    2011年,米田智彦利用1年时间开展了生活实验项目“游牧东京”,抛弃住所和财产,完全与他人共享东京这座城市,如旅行般生活。同时也要保证继续之前的工作。走遍了大约50个合租屋,共享办公室,遇见了超过100名实践游牧、共享、共同工作等概念“生涯设计师”们,并亲身体验了他们的生活。本书是作者1年生活实验的经历记录,对目前国内年轻一代的就业观念和人生观有极强的启发作用,非常适合推荐给刚刚毕业的学生和面临转型期的上班族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自2011年1月11日起,我把自己的生活作为实验台,开始了一场“游牧东京”的旅程。

前年秋天前后,“游牧”“共享”这样的流行词便层出不穷。虽然我已经预感到新时代的到来,但在当时即便提起“游牧”这个概念,也并不知道它具体代表何种的工作方式或是生活方式,也完全没有亲身体会。

我策划的“游牧东京”这个生活体验项目,是搬离自己所住的公寓,扔掉家具,仅依靠一个拉杆箱,通过在社交媒体结识的朋友,尝试在都市中如旅行般地生活。

东京这座城市,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功能齐全,可以说整个城市简直好像一个巨大的便利商店。所以我想,为了能最大程度地使用这座城市所带来的便利,也许凭借与他人共享办公室和住所,也能完成自己平

日的工作吧。

我至今未曾听过有人尝试过这样的事情,但觉得也许现在正是时机。

“在做如此愚蠢之事的家伙到底是谁啊?”想到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里,我想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经历以及开始“游牧东京”项目的原委。

1973年,我在福冈市出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本第二次婴儿潮的一代。父亲是普通的公司职员。小时候的我每天看着忙于工作的父亲,也幻想着“自己大概也会成为公司职员吧”。与此同时,内心深处也生

出“不想做司空见惯的工作呐”这样常有的逆反心理。

福冈市内高中毕业后,我进入东京的大学求学。由于我对从高中便开始的乐队活动和作曲愈加痴迷,我很幸运地得到唱片公司的欣赏。“要不将人生在音乐上赌一把吧。”怀着如此的心态,大学毕业时的求

职活动我也只是走马观花地完成而已。

1997年大学毕业后,为了能继续我的音乐活动,我在报社找了一份助理的兼职工作,也就是所谓的自由职业。然而,这社会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钱越来越多地花在乐器、器材或是现场音乐活动上,渐渐地我已经不能以音乐为生了。

这时,一想到“在三十岁之前,如果不真正进入生活,接受成为社会人的洗礼的话,人生也许会完蛋吧”,我便辞去了兼职工作和各种音乐活动。因为希望能从事自己第二喜欢的杂志编辑工作,我参加了出版社的入社考试。

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不出所料,因为没有相关经历,所有的考试我都没能通过。我只好又试着寻找了一些志愿做编辑的年轻人不愿做的工作。我偶然看到了当时急速成长的生物化学研究所的临时职员的招工启示。

这是我在兼职工作之外的第一个正式工作。在那里我一边从事着杂志的编辑、网站运营、研究所的宣传片拍摄等工作,一边脚踏实地学习了编辑制作和内容创意。

在那之后,我作为派遣员工也在出版社、IT企业工作过。为了能接近杂志社编辑的梦想,通过在晚上和周末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网页设计的志愿工作,我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认可。最终得到出版社的工作机会的时候,我已经三十多岁了。

比起周围的人,当时的我已经是完全落后了。记得在那段时光里,我一边忘我地工作,一边努力吸收新的

知识。终于,我达成了长久以来的目标 — 成为一名生活杂志的编辑。我不仅被委托了重要的工作,还得到了去国外采访以及对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进行采访的机会。虽然因为采访和编辑的工作量过大,我经常要留宿在公司,却没有感到非常辛苦,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怎么说,都是因为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然而,人生却在不知不觉中濒临崩溃的边缘。突然间,公司竟陷入破产的危机。。

虽然我尽全力试图维持编辑的业务,却深感到公司大势已去。此时,曾经的“我一定要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的幻想如吹起的气泡般消失了。

“不论是否在企业工作,工作都不会永远稳定的。与其被企业的运营方向左右,不如鼓起勇气试着自己掌握人生之舵才痛快吧。抱怨现状也于事无补。只有现在开始行动才好!”与自己进行此番畅快淋漓

的对话之后,我决定辞去企业的工作,成为一名自由编辑及策划人。

二十八岁到三十三岁这五年,我真是感慨万分。比如,即便通过努力或是自身能力也无法解决的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区别对待的问题;辞去兼职,研究所以及出版社的工作时,我竟不得不去了三次公共职业介绍所。


展开
目录

前  言 生活体验项目“游牧东京”

共享整个城市,如旅行般的生活体验…002

持续思考新工作方式的十年…003

凭借危机感和敏锐力度过这充满偶然的多变人生…006

尝试从“拥有”的固定观念中解放出来…008

名为“亚马逊”的书库…012

从社交媒体开始的结缘之旅…013

因社交媒体而连接的“共享生活”…014

二十一世纪的东京版地图…017

从“流浪”到“多据点”…020

“工作场所”一样能共享…021

新时代的“街头冒险家”…022

第1章 “自我设计” — 柔软弹 性 来 自 “ 多 面 性 ”

孕育多个自我的弹性生活方式…028

“多重账户”时代…029

从二选一“之间”孕育而生的柔软性…032

与“另一个自我”并行生活…033

不是“副业”,而是“复业”…037

实现“平行事业”的人们…042

亲手创造媒体…045

将自己内容化,自求多变…047

“搞不懂他在干嘛”将成为一种赞美…053

改变行动先要改变“地点”…056

第2章 “工作设计” — 孕育“ 连 接 ” 的 工 作 方 式

扔掉书桌走到街上吧…060

重点不是选择“地点”,而是选择“有连接的地点”…061

机会会偶然造访!…063

通过“连接”让工作枝繁叶茂…064

将来的工作从“人际圈子”中产生…067

营造“新集会场所”…069

将“圈子”变为“学校”强化连接…073

“社会型学习” — 从分享开始…076

由网络发言而偶然产生的“圈子”…080从“竞争”到“合作”…082

从共享工作间产生的“横向团结”…084

辞职后也能靠自己创业活下去的人们…087

想出发便能出发的生活…092

在玩耍与劳动“之间”工作…097

第 3章 “生活设计” — 双栖生活时 代 的 “ 多 据 点 住 宿 ”

“居住环境”也能自由地变换…102

市中心与郊外之间的往返生活中得到的宝贵经历…106

日本国内的多据点育儿…107

游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115

在大自然中找回遗失的自我…119

富有生命感觉的生活方式…120

在连接与非连接“之间”的生活…121

不同于别墅的第二个合身的新家…122

以共享与自我创作克服困难的“DIY人”…125

多重混合的多层面生活方式…131

以“东京-海外”两处生活方式克服文化差异…132

自主创造并增加据点…137

第 4章 航海时代的职业生涯设计

一成不变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意义…146

厚重的策划案不能解决问题…148

向IDEO学习改变视角的“水平思考”…149

将“偶然性”列入计划中的“计划性偶然事件理论”…152行动上的突破能产生新的发现…154

将“敏捷”与“精益创业”的理念贯穿人生…158

项目的成功并不由于最初的创意…161

尽早开始、尽早失败…166

偶尔添加些能够“转动”的空白…167

第5章 往返于“之间”的未来 人 生 设 计

移动与定居“之间”的收获…178

在跷跷板上取得平衡…180

在都市与乡村生活“之间”保持自我…182

过去与未来的“点与点的连接”…184

“之间”将孕育出弹性与韧性…185“选择”与“意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