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先生儒学思想访谈录(代序)
第一部分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五四”文化批判的基本偏失(1987)
传统思想复兴的最大条件就是现代化(1987)
论“五四”激进功利主义(1988)
东西古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1988)
内在价值的普遍性与连续性(1988)
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1988)
“五四”儒家批判的历史评价(1988)
“文革”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1991)
“后文革时代”的文化激进主义(1991)
困境意识与相互依赖——评墨子刻《摆脱困境》(1992)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东亚传统——贝拉《德川宗教》读后(1997)
和而不同,多元共存(1998)
跨文化研究的视角——评于连《迂回与进入》(1999)
世纪之交话传统(1999)
现代性与传统性中的中国哲学(2()02)
走向真正的世界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普遍性(2005)
文化全球化:变“西方化”为“世界化”(2()05)
价值的多元普遍性(2()05)
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西方化问题(2010)
启蒙反思是保守主义运动的新阶段(2010)
启蒙价值不能完全否定(2010)
启蒙主义运动与保守主义运动平行发展和良性互动(2010)
什么是现代化?——东亚之行随笔(2011)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文化传承(2011)
文化传承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2011)
追寻“继续启蒙”和“反思启蒙”的平衡(2011)
“东西”之外,还有“古今”(2013)
儒家能否提出一种新普世价值(2013)
结构论视域下的多元普遍性(2013)
第二部分 儒学与现当代
未来儒学发展,不需要高度思辨的哲学运动(1987)
儒学的泛道德化问题(1988)
多元文化结构中的儒学(1988)
儒学的重新定位(1988)
儒学应为中国人价值观的重要来源(1988)
儒家思想与现代性(1994)
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1994)
世俗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1994)
儒教与市场工具理性(1994)
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1996)
先秦儒家比较接近自由派(1996)
……
第三部分 古典儒学新诠
第四部分 论现代新儒家
第五部分 国学论衡
第六部分 中华文明与核心价值
第七部分 仁学本体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