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修身养性的古代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4114645
  • 作      者:
    洪丕谟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1 著名学者洪丕谟经典著作《中国古代养生术》重装面世
  2 作者洪丕谟先生学识渊博,对中医、命理、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皆有深入研究,相关作品如《一日参佛一世缘》《风水应该这样看》《中国人命运的信息:数字推演出的古代文化》等皆受到读者的好评、认可和一再追捧,想要拜读洪先生作品的读者更是紧追不舍。
  3 《修身养性的古代文化》全书语言简明通俗,通过对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的梳理,在代表传统中国古代文化的《黄帝内经》《抱朴子》《保生要录》等著作的字里行间,提炼出种种与修身养性相关的重要原则,全面融于现代人的起居作息等日常生活和行为中,为人们找到“尽终天年”的健康之路。
展开
作者简介
  洪丕谟(1940—2005),浙江宁波人,被学术界誉为“奇人”“江南才子”“上海滩上一枝笔”,曾任华东政法学院文学院文学与法研究所所长、华东政法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学术委员、上海市大学书法教育协会会长、香港中医专业学院客座教授。他还是一位勤奋的多产作家,一生创作撰写了百余部、2000万字文史方面的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读懂了先人的健体养心之法,或许就成就了自我修行、尽终天年的境界。《黄帝内经》《淮南子?原道训》《论衡?自纪》《抱朴子》《保生要录》等都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精通中医的洪丕谟先生,在这些代表传统中国古代文化的字里行间,提炼出种种与修身养性相关的重要原则,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德、静、虚、平、粹“五至”的大要,道家所长的胎息导引、衣食寝处、情志劳逸,等等,用简明通俗的文字全面细致地将之融于现代人的起居作息、饮食睡眠、情绪调摄等日常生活和行为之中,为身体和心灵倍感疲惫的人们找到一条“尽终其天年”的健康之路。
展开
精彩书摘
  下篇第四章按摩导引术
  剖析古代按摩导引,它对人体产生的生理效应是促进血液循环,疏通毛窍,滑利关节,清除疲劳。这种效应,无论对于改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还是改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的健康状况,都有莫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按摩导引也不是随时可施的,比如当人体处于各种急性感染、热性病、传染性疾病、结核病,以及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开放性损伤、骨折时,就当视按摩为禁区了。
  东汉名医华佗所创的五禽戏,是按摩导引术中极为著名的一种。当时,华佗曾把这种五禽之戏介绍给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
  此外,传统按摩导引术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养心、养肝、养胆、养脾、养肺、养肾的“坐功”。其法见载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的《延年却病笺》中。
  养心坐功法。正坐,两手握拳,用力左右相虚筑各六次;又以一手按腕上,一手向上拓空如重石;又以两手相叉,以脚踏手中五六次。然后稍稍闭气,闭目,三咽三叩齿而止。此功的作用是清除心胸之中的风邪诸疾。
  养肝坐功法。正坐,两手重叠按胃的下方,慢慢转过身躯,左右各三五次;又以两手拽相叉,翻覆向胸三五次。然后稍稍闭气,闭目,三咽三叩齿而止。其功用能去肝脏平时积聚的风邪毒气。
  养胆坐功法。大坐,脚底朝天,以两手挽起脚踝动摇三五次;又以两手拓地,举身努腰脊三五次。然后稍稍闭气,闭目,三咽三叩齿而止。作用是祛除肾脏的风毒邪气。
  养脾坐功法。正坐,伸一脚屈一脚,以两手向后反掣各三五次;又行跪坐,以两手据地,回头用力虎视各三五次。然后稍稍闭气,闭目,三咽三叩齿而止。作用是去脾脏积聚的风邪,同时增进食欲。
  养肺坐功法。正坐,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以消却脏腑的风邪积劳。接着反过拳来捶击背脊,左右各三五次,以清除胸臆间的风毒。然后闭气为之良久,闭目咽液,三叩齿而止。
  养肾坐功法。正坐,两手止从耳左右引肋三五次,可挽臂向空抛射,左右相同。然后稍稍松动身体,两脚前后摆动十几次。接着稍稍闭气,闭目,三咽三叩齿而止。此功的作用是去掉腰肾膀胱间的风邪积聚。
  ……
展开
目录
前言 / I
上篇 中国养生长生思想概观 / 1
第一章 历史长河中的养生长生术 / 3
第二章 天人合一的养生长生观 / 21
中篇 日常生活中的养生长生术 / 29
第一章 平昔起居与养生 / 31
第二章 养生与居处风水及环境卫生 / 41
第三章 饮食的养生之道 / 49
第四章 烟、酒、茶利弊谈 / 59
第五章 性生活与健康 / 71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调摄 / 83
第七章 睡眠的学问 / 93
下篇 渊源深长的古代养生长生术 / 103
第一章 静里乾坤 / 105
第二章 气功启秘 / 115
第三章 药物养生 / 129
第四章 按摩导引术 / 145
第五章 美容与养生 / 161
第六章 儒家养生术 / 171
第七章 释家修性术 / 183
第八章 道家长生术 / 191
后记 / 2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