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及其中国实践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71463
  • 作      者:
    洪光东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洪光东,1975年生,安徽庐江人,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意识形态理论。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参与出版著作3部,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江苏省党的建设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探寻历史之谜,创立社会形态理论,为人类解放指明方向,是马克思奋斗终生的目标与价值诉求。《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及其中国实践研究》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依据唯物史观的内在逻辑,分析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与主观基础,梳理了社会形态理论从理论的酝酿准备到初步形成再到发展成熟并在晚年实现完善与深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概括了社会形态理论包括方法论、社会横向结构、历史纵向演进、社会演进图式、社会形态跨越以及社会形态实证分析在内的主要内容,描述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俄、中两国的初步发展与实践,由此探讨了我国在初步实践的多维反思中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构筑起包括根本任务、根本路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在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论,并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转向
  从古代朴素历史观发展到神学历史观,体现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在生产力发展推动下的社会面貌的呈现与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的必然。神学史观极度贬低人的作用,推崇神性而压抑人性。但神本质上不过是人的外化,神的力量不过是包裹着神的外衣的人具有的物质力量,这暗含了社会历史观的发展路径与契机,即人一旦对上帝的信念发生动摇,自身便会从神的包裹中破壳而出,肯定并重视人的作用与地位的历史观的出现便成为必然。
  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种必然性。自15世纪起,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关系逐渐解体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开始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扫除其自身发展道路的障碍,在思想领域借“复归古代”之由掀起反对封建神学的文艺复兴运动,力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肯定入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提倡个性解放与个人幸福。在社会历史问题上,他们也主张由“人”出发,用“人”的眼光来审视社会与历史的发展。由此,社会历史观开启了人道主义转向,不同思想家在思考社会问题时均立足于“人”的视角,通过对神学历史观的不间断批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开辟道路。
  人道主义历史观的共同特点是从“抽象的人”出发阐释社会历史的动力、过程与趋势,这使得“人已经不再仅仅是世界本原循环往复的一个环节或最高理念的逻各斯自我展开的实现。人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存在和现实性,这种现实性与神性和上帝的意志毫无关系”①,显示其历史进步性。早期的人文主义者由于斗争需要,在论述中只是大力赞美人性,强调要把人置于自然和社会的中心,并由此阐述历史。但由于这种历史观的理论基石是抽象不变的人性,由此其体现的历史也与人性一样是性质不变的,表现为生与死、善与恶、幸福与灾难等受基本人性支配的人生琐事循环,失去其发展与进步的内容。同时,现实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日益显示,人性并不总是美好的,其也有卑污、虚伪和贪婪的一面,这些愈加显示出抽象人性论历史观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和西方文明史无前例的发展成就使人们开始质疑这种历史观,并在审视中认识到,这种进步与其说是抽象人性的作用,不如说是知识与科学即人的理性的作用。由此,早期人性史观逐渐让位于强调理性作用的理性史观。
  在转向中,17至18世纪初欧洲各国的一些早期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是重要的过渡。他们继承人文主义的传统并将之深化,极力主张用世俗眼光观察和研究社会问题,将人道主义历史观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弗兰西斯·培根便具体考察人的理性能力,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表达了在历史中人类的智力、经验、知识和力量逐渐积累与发展的事实,从而显示了历史进步的特征”①。唯理论者笛卡尔与斯宾罗莎虽然在对待宗教神学上有些妥协,但也都坚信科学理性,强调知识理性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说,这些思想家以理性代替抽象人性,突破了早期人本主义者的循环论,重新确认了历史的进步性。
  当然,论及这一时期的历史理论,不得不提及被推崇为西方历史哲学之父的扬巴蒂斯塔·维柯,他强调自己是用“培根改造得最确定可凭的哲学推理方法”来“研究人类民事事务”②。对于社会历史主体,他坚持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马克思对这个论断非常推崇,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道:“如维柯所说的那样,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①对于社会历史过程,维柯指出,人类具有共同的本性,这使得人类社会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和内在规律,并推动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演进的态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由此,他将人类历史看作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是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对于人类历史的阶段性,维柯依据埃及神话的启迪,认为一切民族与国家都会从神的时代发展到英雄时代、再发展到人的时代。人的时代是人类理性充分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社会走下坡路的起点,人们会由于安逸而转向腐化,逐渐失去创造力,这时历史就会重新回到最初状态而开始一个新的循环发展周期。与过去的简单循环论不同,维柯理论中的循环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与一切重新来过,而是在新基点上开始的又一个发展周期,这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体现进步原则的螺旋式上升与发展的过程,真正具有了进步论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柯开创了历史进步观的先河,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指出历史的进步性和规律性,这对其后的启蒙思想乃至德国古典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基础
一、社会形态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朴素历史观及神学转向
(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转向
(三)理性史观的确立和演进
(四)理性史观的扩展和深化
二、社会形态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
(一)资本主义进入新阶段
(二)社会运行机理的显现
(三)社会研究视野的扩展
(四)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
三、社会形态理论形成的主观基础
(一)突出的个人素养
(二)世界观的两个转变
(三)研究视角的两次转换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社会形态理论的酝酿与准备
(一)对物质利益的感悟:《莱茵报》时期的探索
(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德法年鉴》时期的审视
(三)历史的最初解答:早期经济学研究的成果
(四)理论形成的前夜:《神圣家族》的揭示
二、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与阐述
(一)理论的全面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阐发
(二)理论的补充论述:新哲学形成后的探索
三、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一)亚细亚所有制与马尔克制度:东西方社会的共性思考
(二)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成熟:《资本论》时期的剖析
四、社会形态理论的完善与深化
(一)原生社会形态的揭示:人类学研究的成就
(二)历史辩证法的丰富:俄国社会问题的探析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解构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主客体视角的统
(二)历史与价值的统
(三)抽象与具体的统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
(五)世界整体视野与世界历史视角的统
二、社会形态的横向结构剖析
(一)社会基本要素及层次的剖析
(二)社会矛盾运动及机理的梳理
(三)社会结构理论的概括性认识
(四)正确理解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
三、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定性
(一)社会形态存在的规定性
(二)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定性
四、社会形态演进的图式
(一)生产力社会形态理论
(二)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四)社会发展图式关系解析
五、社会形态演进中的跨越
(一)解构社会形态跨越的理论前提
(二)对跨越现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
(三)正确理解社会形态跨越的理论
六、对具体社会形态的分析与构想
(一)对原生社会的探索与阐述
(二)对资本主义的评价与批判
(三)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初步发展与实践
一、社会形态理论在俄国的初步发展与实践
(一)继承与发展:列宁对社会形态理论的贡献
(二)突进与退却:社会形态理论的曲折实践
二、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初步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形态理论的初步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社会形态理论视角的透视

第五章 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中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初步实践
(一)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中国的建构
(二)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成就与挫折
二、对社会主义初步实践的理论反思
(一)基于马克思历史方法论的反思
(二)基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反思
(三)基于马克思社会发展图式的反思
(四)基于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反思
三、在反思中科学界定现实历史方位
(一)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与超越限度
(二)现实社会主义的多维透视
(三)回归本位: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四、在反思中构筑初级阶段的建设论
(一)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二)根本路径:推进改革开放
(三)基本原则:全面协调发展
(四)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展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
结语在社会形态理论指导下走向更高阶段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