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219267
  • 作      者:
    尹增强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尹增强,1973年9月生于河北省南官市。1997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专业,获理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捕捞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人工鱼礁效果评价。自1997年至今一直在大连海洋大学从事渔业资源评估、渔业海洋学、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大连海洋大学副教授。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0余篇,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项。2015年作为主要参加人获大北农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共分五章,从理论与方法到实证研究讲述人工鱼礁效果评价。
  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有关鱼礁生态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调查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体系作简要介绍。
  第二章为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阐释鱼礁的定义、建设目标、种类和作用;分析鱼礁生态效果产生的机理,并根据产生机理,探讨鱼礁生态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析鱼礁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评价参数和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等;分析和探讨社会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第三章为人工鱼礁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根据作者几年来对鱼礁综合评价的应用和理解,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现场调查与社会调研资料,形成人工鱼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出本书选定的鱼礁效果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运用AHP法确定了生态效果和社会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权重。
  第四章为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实证研究。包括浙江嵊泗人工鱼礁效果评析和人工鱼礁效果评价体系应用实例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浙江嵊泗人工鱼礁拖网调查数据分析鱼礁对鱼礁区优势种鱼类个体生长、渔业资源生态容纳量、群落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有序度的影响;根据浙社会调研数据和潜水资料,运用工程经济学方法评估嵊泗鱼礁项目的经济效果,计算鱼礁工程的环境改善价值(包括游憩价值、C02固定的价值、制氧价值、水质净化价值和消减风暴潮价值等)。第二部分根据东海区两个鱼礁项目效果监测数据,运用鱼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进行评价。
  第五章为总结,对研究结论进行概括总结,对存在的不足和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
  2.1.4 人工鱼礁的建设目标
  人工鱼礁的效果评价必须与人工鱼礁的目标联系起来。人工鱼礁建设效果关键看鱼礁发挥的功能是否达到了其最初的建设目标。因此归纳总结当前的鱼礁建设目标是相当必要的。Grove和Wilson(1994)指出“栖息地改良的最终目的是生态和/或社会经济效益”。“人工鱼礁的评估必须以目标为导向”。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工鱼礁建设的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2.1.4.1 提高手工渔业和商业渔业产量,增加养殖水产品产量
  手工渔业是指自给自足式的渔业。设置人工鱼礁提高手工渔业的渔获量是最古老的目标。这也是目前全球鱼礁设置目标中最多的目标之一。该类型鱼礁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增加水产品供应量以满足人类对鱼类蛋白质的需要,有时也可增加沿岸个人,家庭或者团体的经济收益。世界上有约40个国家开展了此类鱼礁的建设,例如在印度,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设置鱼礁(比如18世纪就已出现大树鱼礁)。此外加勒比海、西太平洋和西非也是设置该类型鱼礁较多的地区。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用鱼礁来增产龙虾,在90年代马来西亚开始建设人工鱼礁以改善幼鱼栖息地。
  商业渔业是以获得经济收益为目的的渔业。目前世界渔业发达国家已将大量资金用于增殖海洋渔业资源提高商业渔业产量。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政府从1952年就开始投资建设鱼礁以提高渔业产量。1995-2000年日本建设人工鱼礁用于增加水产品供应,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资金达到了6000亿日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9.3%的日本沿海渔业区域,200m水深以内的鱼产量都有所提高。
  提高水产养殖产量是人工鱼礁最新目标。该目标是把人工鱼礁作为海洋牧场的一种形式,当水生生物长大到一定程度或某一生活阶段时被捕获。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亚德里亚海建造了鱼礁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亚德里亚海较浅且营养充足初级生产力较高,但其海床只能为双壳贝类提供有限的空间,为了提高牡蛎、鱿鱼和贻贝产量意大利制定了一个25年的人工鱼礁建设计划。
  2.1.4.2 垂钓、潜水和旅游观光
  人工鱼礁娱乐性的用处包括提高钩钓或用鱼叉捕获的鱼产量。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鱼礁项目较多是以此为目标,因为两个国家在休闲渔业上投入最多。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娱乐型鱼礁建设一般均不作为正式的政府项目,因此没有足够的资料去统计它们的数量具体有多少。在美国,个人、政府或者是私人组织都可以独自开展鱼礁工程建设,有时会得到联邦政府的资助,但大多数情况夏是志愿者捐赠建造鱼礁。仅1991年,美国沿岸海域就有650多个人工鱼礁建设地点。
  在人工鱼礁区域潜水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热点旅游项目。例如在佛罗里达沿岸海域预先沉设的废旧游艇可以将潜水者从那些大受欢迎的自然礁区吸引过来。最近,在一些热带的清洁水域,专家建议那些想要繁荣旅游业进而发展经济的人们,建造人工鱼礁以吸引珊瑚礁附近的鱼群和潜水者。海洋旅游公司已经在巴哈马和夏威夷建造了人工鱼礁。但是关于人工鱼礁作用(例如潜水者的满意度,经济效益)的评估还没有公开的报道。
  2.1.4.3 资源分配和保护
  人工鱼礁作为物理障碍设置于某些海域可以达到起到保护栖息地和控制捕捞死亡率的双重作用。为了减少拖网对海底区域的破坏,人工鱼礁被设计成物理障碍在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以此为目标的人工鱼礁的礁体笨重,不容易被海流或拖网拖走。海藻场是一些重要的商业鱼类的生殖育肥场所,可增加渔民的收入。但是海藻场很容易被拖网破坏。地中海沿岸多数国家规定“禁止在浅于50米的海域进行拖网活动”,从中可以看出栖息地的价值。手工渔民常在沿岸设置一些对海藻场无害的定置渔具,从事捕捞生产,但定置渔具常被拖网拖走或破坏,这大大损害了当地手工渔民的利益,并且破坏了海藻场。人工鱼礁的设置则可起到渔业资源保护墙的作用,及保护了渔业资源,也维护了手工渔民的利益。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过度捕捞
1.1.2 环境污染
1.1.3 生物栖息环境退化
1.1.4 人工鱼礁的大规模建设
1.2 国内外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1.2.1 生态效果
1.2.2 经济效果
1.2.3 社会效果
1.2.4 鱼礁效果调查方法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
2.1 人工鱼礁的概念、作用、种类和建设目标
2.1.1 人工鱼礁的概念
2.1.2 人工鱼礁的作用
2.1.3 人工鱼礁的种类
2.1.4 人工鱼礁的建设目标
2.2 人工鱼礁生态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
2.2.1 人工鱼礁生态效果产生机制
2.2.2 人工鱼礁生态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
2.3 人工鱼礁社会经济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
2.3.1 人工鱼礁的经济效益
2.3.2 人工鱼礁的社会效益
2.4 小结

第三章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
3.1.1 评价的概念
3.1.2 评价指标
3.1.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3.1.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3.1.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2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1 生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3.2.2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3.2.3 社会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3.3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测度与评价标准
3.3.1 生态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测度与评价标准
3.3.2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测度与评价标准
3.3.3 社会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测度与评价标准
3.4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3.5 小结

第四章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实证研究
4.1 浙江嵊泗鱼礁生态效果评析
4.1.1 浙江嵊泗人工鱼礁生态效果评价
4.1.2 浙江嵊泗人工鱼礁社会经济效果评估
4.2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体系应用实例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1.1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
5.1.2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体系
5.1.3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实证分析
5.2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附录
附录1 遗传算法的MATLAB程序
附录2
附表1 东海区主要经济种类体长体重关系式
附表2 嵊泗鱼礁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净现金流量表
附录3 人工鱼礁效果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定的判断矩阵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