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法国作家、文学理论家。布朗肖早年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研读哲学,并与列维纳斯结下友谊。40年代初他为《论争报》撰写文学评论,并陆续发表《黑暗托马》、《死刑判决》等虚构作品。“二战”后他成为了重要的批评力量,尤其是50年代起在《新法兰西评论》上的高产写作,确立了他在思想界的地位,影响了包括福柯和德里达在内的整整一代法国理论家。布朗肖虽在战后保持一种近乎隐士的生活,但他却是《121宣言》和“五月风暴”等政治运动和历史事件的亲身参与者。《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是其晚期的代表作之一。
夏可君,哲学博士,曾留学于德国弗莱堡大学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2007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已出版著作十余部,包括《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虚薄:杜尚与庄子》、《平淡的哲学》、《书写的逸乐》、《幻像与生命:〈庄子〉的变异书写》、《〈论语〉讲习录》、《〈中庸〉的时间解释学》、《姿势的诗学》、《身体:从感发性、生命技术到元素性》和《庖丁解牛:庄子的无用解释学研究之一》,另参与了《解构与哲学的未来》、《〈友爱的政治学〉及其他》、《解构的共通体》和《变异的思想》等书的编、译工作。
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宋体;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mso-font-kerning:1px;mso-ansi-language:EN-US;mso-fareast-language: ZH-CN;mso-bidi-language:AR-SA'>)的共通体,不也是友人(amis)的共通体吗?因为共通体就是爱(amour)的见证,虽然这爱也飘散在逝者的笑容和生者的泪水当中,在缺席的沉默者和到场的言说者之间,触摸那不可穿透的永恒之夜的界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