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构型设计研究:从实验室、现场到展示厅:from the lab, field, and showroom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490395
  • 作      者:
    (芬)伊波·科斯基宁(Ilpo Koskinen)[等]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当代设计管理丛书·建构型设计研究:从实验室、现场到展示厅》阐述了如何做建构型设计研究以及如何建构研究项目。建构型设计研究,是指设计研究中,建构的要素,可以是产品、系统、空间或媒介,其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置于核心位置且成为关键手段。IlpoKoskinen和他的研究团队从实验室、现场到展示厅,展现出了设计研究与流程和产品融合为一的成功探索。《当代设计管理丛书·建构型设计研究:从实验室、现场到展示厅》架起了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的桥梁,对全球企业的产品开发研究人员、设计高校的学生和研究者,致力于创新实践的工程和软件设计的学生,以及媒体及商业学生而言都是有益的阅读材料。
展开
精彩书评
  ★《建构型设计研究》为今天和明天的数字产品架起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的桥梁。
  《建构型设计研究》一书论述了不同的理论架构如何弥补理解和制作、理论和实际解决方案的鸿沟……这里有发人深思的对典型案例的解析,启发读者去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体系。
  ——JaneFultonSuri IDEO管理台伙人,创意总监
  
  ★《建构型设计研究》将很快成为一本重要的书籍,无论你是刚开始进入设计研究领域,还是设计研究的专家,或是与设计研究者有合作关系都值得认真阅读此书。实验室、现场和展示厅是有效的分类方式,帮助研究者理解设计研究,它们有针对性,且带有设计师自然创作的特点,通过人造物、环境、服务和系统的创造描绘出——个更好的未来。这是——册难得的重要著作!
  ——JodiForlizzi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没计与人机交互副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代设计管理丛书·建构型设计研究:从实验室、现场到展示厅》:
  2.1以用户为中心:探索中间路线、
  设计方法运动失败后,设计师们转向了行为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试图找到新的开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在几个地方找到了立足点。18按照Nelson和Stolterman的说法,理性主义者就是寻找真理的理想主义者,而当这种寻找结束后,下一个关注的就是现实世界。
  从设计师的自我定位看,这一步并不激进。长期以来,设计师们一直认为自己是行业内的发言人。全球工业设计师协会(ICSID),定义了该职业的基本精神: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创建物品、工艺流程、服务和系统的多方面特质。因此,设计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关键因素。
  这个定义说明,设计师将自己视为行业内的支持者。特别是将设计师与工程师相比较时,这种自我形象的定位确有一定的道理。21这种自我形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研究人的重要性首次被强制引入到设计中,其中的主要人物是设计人类工程学的创始人亨利·德雷夫斯。德雷夫斯的《为人而设计》及《人体的测量》等书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业设计和新兴的交互设计经历了所谓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其主要理念是每个人都有某种专长,因此可以激发设计。回顾过去,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思想是建立在可用性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上。
  ……
展开
目录

前言
致谢
1 建构型设计研究简介
1.1 以设计超越研究
1.2 设计研究中的建构型研究
1.3 什么是“设计”?
1.4 工业设计和交互设计
1.5 “第二现代性”的设计研究

2 即将到来的建构型设计研究时代
2.1 以用户为中心:探索中间路线
2.2 用户之外
2.2.1 设计实践提供方法
2.2.2 技术导向
2.2.3 用户体验
2.2.4 设计传统的启示
2.3 设计的学科融合

3 研究计划
3.1 建构型研究计划的特点
3.2 以想象力渐入佳境
3.3 让想象力触手可及:研究中的车间和工作室
3.4 建构型设计研究如何产生意义
3.5 走向强大的社会知识

4 实验室:真的能在实验室里做设计研究吗?
4.1 富交互:相机原型的建构
4.2 作为知识基地的实验室
4.3 实验的控制
4.4 物理假说和设计
4.5 设计、理论与真实世界的关联性
4.6 从实验室到社会:去情境化的代价
4.7 研究走向何处

5 在现场:设计如何介入社会
5.1 维拉·罗萨里奥:棚户区公共卫生系统的重建
5.2 理解是设计的基础
5.3 用道具探索情境
5.4 分析中产生概念
5.5 评估转变为研究:现场中跟随想象力
5.6 作为案例的诠释
5.7 协同设计与新目标

6 展示厅:研究与设计和艺术的邂逅
6.1 展示厅的起源
6.2 不可知论的科学
6.3 重塑研究
6.4 超越知识:设计思辨
6.5 改善沟通的渠道:展览
6.6 策展人与研究者
6.7 如何避免成为艺术家
6.8 走向后批判式设计

7 如何应用理论
7.1 行动在世界之中
7.2 实验室:从语义感知到直接行动
7.3 现场:你无法独自生活
7.4 展示厅:受到攻击的设计与文化
7.5 框架与理论

8 设计事件:模型、情境、原型
8.1 有想象力的用户研究
8.2 工作室中获得直接洞见
8.3 概念设计与情绪版、模型和草图
8.4 原型制作
8.5 平台:将设计带至现场
8.6 研究中的设计事件

9 社会中的建构型设计研究
9.1 Luotain项目
9.2 研究同行们
9.3 研究面向设计传统
9.4 新包豪斯:数字与电子
9.5 商业需求
9.6 投入公共事业
9.7 社会背景下的建构型设计研究

10 研究计划的建立
10.1 超越理性主义
10.2 贡献与知识
10.3 如何建构研究计划
10.4 灵感与项目
10.5 研究计划与方法
10.6 更广阔的语境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