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十剂类方及验案选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751468
  • 作      者:
    刘之凤,耿贤华主编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刘之凤,女,生于1965年,山东省德城之凤中医诊所所长,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扶阳医学传承基地研究员、特聘讲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全国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圆运动学术会理事。擅长治疗妇科、儿科疾病及不孕不育等各种疑难杂症。善用圆运动理论、扶阳思想,五运六气,并据个体差异,科学辨证拟处膏滋方,并遵古法熬制,以调理脏腑,美容延年。
  
  耿贤华,男,生于1978年,主治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职山东德城耿贤华中西医诊所。师从山东德州名老中医孙朝宗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彭建中教授弟子,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先生再传弟子。临床以辨治各种妇科病、胃肠病、心脑血管病、温热病、肺病等为特长。
展开
内容介绍
  《十剂类方及验案选编》热可去寒类方,实为温补之方;湿可润燥类方实为滋养之方,都可归为补可扶弱类方。因此,书稿正文介绍了十二类方,而书名仍叫《十剂类方及验案选编》。
  方剂是在单方专药治病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发展是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又是专病专方与辨证施治相结合的过程。关于方药,前人有很多论述,如“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又有君、臣、佐、使之说,《素问》日“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李东垣谓:“主病之为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别之,此制方之要也。”
展开
精彩书摘
  《十剂类方及验案选编》:
  麻黄汤
  《伤寒论》
  麻黄9g,桂枝6g,杏仁9g,甘草3g。
  上药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日分2次温服。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主治:风寒表实,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义:《伤寒论》以本方治太阳伤寒,实为外感风寒表实症。治以发汗宣肺,使表邪得祛。方中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肺平喘;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杏仁宣其肺气,助麻黄以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临床应用与附方
  1.三拗汤:本方去桂枝,加生姜,治感冒风寒,鼻塞声重,语言不出,头眩,咳嗽,胸闷,四肢拘倦。
  2.华盖散:本方去桂,加苏子、桑白皮、陈皮、赤茯苓,治外感风寒,痰阻气滞,痰吐不利。
  3.麻黄加术汤:本方加白术,治风湿身痛。
  4.麻杏苡甘汤:麻黄、薏苡仁、杏仁、甘草,主治风湿身痛,或一身尽痛。
  5.大青龙汤:即麻黄汤倍用麻黄、甘草,加石膏、生姜、大枣,以发汗解表,清热除烦,无汗烦躁,脉浮紧。
  医家论粹
  1.张隐庵日:“麻黄空细如毛,气味苦温,主通阳气达于肤表。又肺主皮毛,配杏仁以利肺气而通毛窍,甘草和中而发散,桂枝解肌以达表,复取微似汗者,膀胱之津液,随太阳之气运行肤表,由阳气之宣发,而后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如大汗出则津液漏浅矣。不须啜粥者,此在表之津液化而为汗,非水谷之精也。”
  2.张锡纯日:“麻黄发汗,力甚猛烈,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
  医案选录
  1.郭某,男,42岁。高热恶寒,头身酸痛,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而数,查体温40.1cC。证属太阳伤寒,投麻黄汤1剂,次日高热见退,恶寒消失,头痛身痛等症悉减,再进1剂,症状消失,调治二三日,而愈。(李心机)
  2.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麻黄一钱,桂枝一钱,甘草八分,杏仁三钱。(曹颖甫)
  3.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生甘草一钱五分。
  汉栋服后,汗出,继以桔梗五钱,生甘草一钱五分,饮之愈。(曹颖甫)
  4.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生甘草三钱。(曹颖甫)
  ……
展开
目录
内经摘要
治有缓急,方有奇偶
气味方剂,治法逆从
治病之法,中外之治
六淫五郁之治
寒之而热,热之而寒及苦乐病治不同
邪至治宜早,随证而治
上取下取,有毒无毒而治

一、补可扶弱类方
四君子汤方
补中益气汤
参苓白术散
七味白术散
小建中汤
大建中汤
四物汤
归脾汤
肾气丸
黄土汤
温经汤
生化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补血汤
保元汤
升陷汤
玉液汤
右归饮
独参汤

二、重可镇怯类方
生铁落饮
磁朱丸
旋覆代赭汤
镇肝熄风汤
朱砂安神丸
孔圣枕中丹
礞石滚痰丸
大定风珠
荡痰加甘遂汤
参赭镇气汤
橘皮竹茹汤
橘皮汤

三、轻可去实类方
桂枝汤
麻黄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
四、宣可决壅类方
五、通可行滞类方
六、泄可去闭类方
七、滑可去着类方
八、涩可固脱类方
九、湿可润燥类方
十、燥可去湿类方
十一、寒可祛热类方
十二、热可去寒类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