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实用临床中药手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785190
  • 作      者:
    何清湖总主编
  • 出 版 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为临床医师服务,除介绍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和一些常见病的治疗研究进展外,特别为辨识药物的真伪提供了相关知识。其主要特点是:①紧密联系中药临床实践,注重实用。②内容新颖、通俗易懂。③条理清楚、醒目,简明扼要,查找方便。
展开
作者简介
  郭建生,1982年7月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聘为湖南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1999年又受聘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审中心专家,一直参加湖南省及SFDA中药新药的审评工作。并参与中药新药研究指南的研讨、修定等工作。现为湖南中医学院中药学学科负责人,中药疗效与毒性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并为我省唯一受聘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的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中药功效分章节,以便选择同类药物,并以辞条形式共收载900多种常用中药,每个辞条均设有药物别名、来源、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性状鉴别、主要成分、药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配伍分析、临床应用等项目。内容新颖,科学实用,文字简练,重点突出,力求对临床中医师、药剂师和有关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为便于读者阅读查找,书后设有索引。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解表药一、解表药〖1〗(一)发散风寒药一、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麻黄
  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草质茎。
  【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一般在10~11月,用镰刀离根茎2厘米左右割取草质茎。采收后,除去杂
  质,阴干;或晾至五六成干,扎成小把,再晒干。
  【炮制】
  1.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洗净,稍润后切小段,干燥。
  2.麻黄绒取净麻黄段,碾成绒状,筛去细粉。
  3.蜜麻黄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麻黄段搅拌均匀,闷透,置热锅内加热,炒至黄色不粘手,取出,放凉。每麻黄100千克,用炼蜜20千克。
  【性状鉴别】
  1.药材
  (1)草麻黄茎细长圆柱形,略扁,少分枝,直径1~2毫米,有时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节明显,节间长2~6厘米,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有细纵棱线,微有粗糙感。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毫米,下部约1/2合生成鞘状,上部2裂(稀3裂),裂片锐三角状披针形,先端灰白色,反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纤维性,外围黄绿色,髓部圆形,暗红棕色。气微香,味微苦、涩。
  (2)木贼麻黄分枝多,直径1~1.5毫米,无粗糙感。节间长1.5~3厘米。膜质鳞叶长1~2毫米,下部约2/3合生成鞘状,上部裂片2(稀3),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断面髓部略呈椭圆形。
  (3)中麻黄分枝较多,直径1.5~3毫米,有粗糙感。节间通常长3~6厘米。膜质鳞叶长2~3毫米,下部约1/3合生成鞘状,裂片3(稀2),先端锐尖,微反曲。断面髓部常呈三角状圆形。
  均以色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
  2.饮片麻黄为圆柱形短段。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上有细鳞叶。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蜜麻黄形同生麻黄,微有黏性,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具蜜香气,味微甜。
  【主要成分】左旋麻黄碱(ephedrine)、右旋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左旋去甲基麻黄碱(norephedrine)、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norpseudoephedrine)。
  【药理】有发汗、利尿、平喘、镇咳、祛痰作用,有抗炎、解热、抗变态反应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还有中枢兴奋作用和强心、升压作用;有利胆、降血糖作用。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嗅鼻或研末敷。生用发汗力强,发汗,利水用之;炙用发汗力弱,蜜炙兼能润肺,止咳平喘多用。
  【使用注意】体虚自汗、盗汗及虚喘者禁服。
  【配伍分析】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麻黄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善走卫分、开发腠理,辛开苦泄遍彻皮毛,发汗之力冠辛温解表药之首;桂枝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辛甘温煦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而祛风邪,但发汗之力弱。两药同入太阳经,一发卫气之郁以开腠理,一引营分之邪达于肌表,相须之中又有相使之用,为发汗解表之峻剂,共奏解肌表散风寒之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临床应用】
  1.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伤寒论》麻黄汤)
  2.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言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闷气短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份。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
  3.治水气病,皮水无汗者甘草二两,麻黄四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至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金匮要略》甘草麻黄汤)
  4.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甘草(炙)二两,石膏(碎,绵裹)半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5.治疗痔疮麻黄、杏仁、甘草各10克,石膏25克。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湖北中医杂志》,1990,5)
  6.治疗小儿肺炎金银花、连翘各8~12克,麻黄、杏仁各3~6克,石膏15~20克,甘草3克。随症加减,每日1剂,频频口服。(《四川中医》,1987,2)
  7.治疗小儿咳喘麻黄、杏仁各60克,石膏、鱼腥草各300克,甘草30克,蒲公英、大青叶各150克,葶苈子100克,当归50克。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1200毫升,冷至60℃,1周岁内小儿每次10~15毫升,1~2周岁每次15~20毫升,2周岁以上小儿每次30毫升,每日服3次。(《浙江中医杂志》,1991,10)
  8.治疗阳痿麻黄32克,马钱子18克,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各3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10克,每日服2次,10日为1疗程。若无效,停服10天后,可再服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10)
  9.治疗咳喘炙麻黄、炙枇杷叶各10克,炙紫菀、炙款冬花、炙白前、炙桑白皮各15克,葶苈子、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五味子、菟丝子、贝母、法半夏、炒陈皮各10克,杏仁、桔梗各15克。水煎服,2日1剂,每日3次。(《陕西中医》,1991,7)
  10.治疗皮肤病麻黄4.5克,蝉蜕10克,槐花6克,黄连3克,浮萍10克,甘草3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中医杂志》,1964,7)
  桂枝
  桂枝【别名】柳桂。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每年3~7月剪取嫩枝,置通风处晾干或晒干;或趁鲜切1~2毫米斜薄片,晒干。
  【炮制】
  1.桂枝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稍泡,洗净,润透,切1~2毫米斜薄片,干燥。
  2.蜜桂枝取净桂枝片,倒入稀释后的炼蜜中,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老黄色不粘手,取出,放凉。每桂枝100千克,用炼蜜10千克。
  【性状鉴别】
  1.药材枝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0厘米,粗端直径0.3~1厘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小疙瘩状叶痕、枝痕和芽痕,皮孔点状或点状椭圆形。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可见一淡黄色石细胞环带,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以枝条嫩细均匀、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
  2.饮片桂枝本品为类圆形、椭圆形的薄片或不规则形的段。皮部红棕色至棕色,表面有时可见点状皮孔或纵棱线,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类圆形或略呈方形。质硬而脆。有特异香气,味微辛。
  蜜桂枝形同桂枝,老黄色,质硬而脆,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
  【主要成分】桂皮醛(cinnamaldehyde)、苯甲酸苄酯(benzylbenzoate)、乙酸肉桂酯(cinnamylacetate)、β荜澄茄烯(βcadinene)。
  【药理】能扩张血管促进发汗、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有镇痛、镇静、抗惊厥、利尿、利胆等作用。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膀胱、心、肺经。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克,大剂量,可用至15~30克;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配伍分析】桂枝配白芍:调和营卫,发汗解肌。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气薄升浮,辛能散邪而解肌,温阳通脉而祛邪;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性涩收敛,敛阴液养营血而入营和里。二药相合,一气一血,一散一收,一寒一热,一动一静,桂枝得白芍酸寒而不伤阴,白芍得桂枝辛散而不恋邪,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开合相济,共奏调和营卫、缓中和里之用。
  【临床应用】
  1.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
  2.治妇人有孕,伤寒脉浮,头重,腹中痛桂枝、芍药、当归各一两。上挫细,水煎服,每服一两。(《济阴纲目》桂枝芍药当归汤)
  3.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桂枝(去皮)三两,甘草二两,大枣(擘)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建中汤)
  4.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桂枝、麻黄各9克,茯苓、白术、泽泻、半夏、厚朴、杏仁、防己各15克,知母21克,薏苡仁、枳实各30克,黄芪6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服3次,夜服2次。(《辽宁中医杂志》,1991,6)
  5.治疗面神经麻痹桂枝30克,防风20克,赤芍15克。水煎趁热擦洗患部,每次20分钟,每日2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湖南中医杂志》,1987,2)
  6.治疗低血压桂枝、肉桂各40克,甘草20克。混合煎煮分3次当茶饮。(《中国农村医学》,1985,5)
  7.治疗虚寒性胃脘痛桂枝、炒白术、生甘草各30克,生龙骨、党参各20克。共为末,过120目筛,每次5克,每日3次,红枣、干姜各5克,煎汤为引冲服(忌姜者用缩砂仁10克),20日为1疗程。(《浙江中医杂志》,1990,10)
  8.治疗消化性溃疡桂枝12克,干姜10克,白芍、炙甘草、海螵蛸、黄芪、白及各20克。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陕西中医》,1990,8)
  9.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桂枝、芍药各15克,生甘草、麻黄各6克,白术12克,知母、防风各10克,附子(先煎1小时)30~60克,生姜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时珍国药研究》,1991,4)
  10.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桂枝、甘草各10克,羌活6克,乳香、没药各5克,水煎服。(《新中医》,1987,1)
  紫苏
  紫苏【别名】桂荏、邹紫苏、红苏、黑苏、白紫苏、香苏、臭苏、苏麻。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茎、叶。其叶称紫苏叶,其茎称紫苏梗。
  【产地】我国南北均产。
  【采收加工】每年6~8月即将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或剪取嫩叶嫩枝,晾干或晒干;或趁鲜切成1厘米的斜片,晒干。
  【炮制】
  1.紫苏取原药材,除去老枝及杂质,入水中快速冲洗,稍润,切1厘米斜片,干燥。
  2.蜜紫苏取净紫苏片,倒入稀释后的炼蜜中,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取出,放凉。每紫苏100千克,用炼蜜25千克。
  【性状鉴别】
  1.药材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碎破,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厘米,宽2.5~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毫米,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2.饮片紫苏叶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碎破,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质脆。带嫩枝者,为不规则的小段,枝的直径2~5毫米,紫绿色,切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无杂质,无霉蛀。
  蜜紫苏本品为薄片状丝和方形斜段。黄色。质较脆。气清香,味甜、微辛。
  【主要成分】紫苏醛(perillaldehyde)、柠檬烯(limonen)、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及芳樟醇(linalool)。
  【药理】有镇静、解热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还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止血、升高血糖、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主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胸脘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食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煎汤洗。
  【使用注意】阴虚、气虚及温病者慎服。
  【配伍分析】生姜配紫苏:发汗散寒,解毒。生姜发散在表之风寒(参见大枣配伍);紫苏气薄能通,味薄能泄,可散表邪而清头目,泄肺气而通腠理,专能解肌发表。二药皆为温性解表药物,相须为用,倍增发汗散寒之力。另外,二药均解鱼蟹之毒,合而用之则解毒效果更佳。
  【临床应用】
  1.治伤风发热紫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两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2.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3.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4.治脚气上气,不问冷热一切气紫苏叶(锉)一两半、白茯苓(去黑皮)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普济方》紫苏汤)
  5.治水气虚肿,小便赤涩陈皮(去白)一两,防己、木通、紫苏叶各五钱。上为末,每服二钱,姜三片。水煎,食前服。(《赤水玄珠》香苏散)
  6.治阴囊生疮溃烂,皮脆子欲坠者,此名脆囊症,乃湿热也用紫苏叶为末,湿则撒之,干则清油调搽。(《片玉心书》)
  7.治妊娠犯伤寒。专以清热和胎为主。各随六经所见之症治之,不可与常病同治,恐致损胎,宜此方为主紫苏、黄芩(酒炒)、白术(土炒)各钱半,甘草一钱,葱、姜引。(《医方一盘珠》四味紫苏和胎饮)
  8.治疗平常疣将疣及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平贴表面将突出部分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中华皮肤科杂志》,1965,6)
  9.治疗子宫出血将紫苏制成每毫升含2克生药的水提取液备用,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中医杂志》,1988,8)
  10.治疗呕吐紫苏叶、连翘各12克,黄连8克,姜汁5克。前三味药水煎取汁100~150毫升,姜汁兑服,根据病情轻重,每日1~2剂,频服至呕吐完全停止。(《陕西中医》,1991,9)
  ……
展开
目录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1
桂枝2
紫苏4
生姜5
香薷6
荆芥8
防风9
羌活10
白芷12
细辛13
灯盏细辛15
藁本15
苍耳子17
辛夷18
葱白19
胡荽20
芸香草21
百里香22
山蜡梅叶23
羊耳菊23
黄荆子24
白云花根25
毛叶丁香罗勒26
鸭儿芹26
牡荆叶27
地椒28
香青草29
罗勒29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30
牛蒡子32
蝉蜕33
桑叶34
菊花35
蔓荆子37
柴胡38
升麻39
葛根41
淡豆豉42
浮萍44
西河柳45
大头陈45
天青地白46
云实皮47
火绒草47
落新妇48
虎耳草49
桃叶50
桉叶50
风轮菜51
剪刀草52
牛至53
唇香草54
香青兰54
九头狮子草55
一枝黄花56
断血流57
水蜈蚣58
神香草59
糙苏5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