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防风邪
进入立春,也就意味着进入了春天的季节,但是不要以为到了立春,马上就会迎来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因为在立春时,冬天才刚刚过去,气候仍旧比较寒冷。老话有“倒春寒”一说,这一段时间里,一定要注意防寒防风。中医总结有六种气候会导致人生病:风、寒、暑、湿、燥、火。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风邪,中医理论讲“风为百病之长”,所有的寒气、热气或者燥气都会依附着风来侵入身体,从而导致人生病。春天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防风。
那么风邪是通过什么地方吹进我们的身体,从而导致人生病的呢?最主要的地方就在后颈这个部位。
有一句老话叫作“春捂秋冻”,到了春天,一定要做好“春捂”这个功课,不要马上把厚衣服去掉,很着急地换上一些薄的春装,这样很容易受风寒。春天的风是很厉害的,而且春暖花开时,人的毛孔跟着开放,而我们的身体防御体系相对脆弱,这时候更要保护好身体。
为了防止在春天受风寒,出门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两个功课:第一个功课是尽量戴帽子、戴围巾:第二个功课是在出门之前,用手掌把颈后的大椎穴搓热,这里是人体阳气的制高点,搓热这里的话,能提升人的保护能力,使人免受风寒。
中医讲,“春主升发”,在这个时节。人的阳气升发起来。阳气相当于人体的一个免疫机制,所以阳气升发起来,人就有很好的身体保护能力,不会感受风寒风邪。那怎么做才能帮助我们的阳气升发呢?在人体上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络,叫作胆经。《黄帝内经》讲,“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生则万物安”(《脾胃论》)。意思是说,所有脏腑经络的阳气都会依附着胆经升发起来,这强调了胆在脏腑活动中的重要性。所以在立春时节,我们早晨运动的时候,应该多敲一敲胆经。
胆经是在什么位置呢?如果看人体经络图会发现,胆经在我们身体的侧面。想减肥的女生们要注意了,敲这条胆经能非常有效地瘦大腿,所以我们也管这条经叫“瘦人忌”——如果您实在太瘦又不想减肥,那就可以不用去敲。
这条经络在大腿外裤线的位置,早晨起来的时候,握紧拳头双手用力地在大腿正外侧肌肉最丰厚的地方来回敲打,每天敲打10分钟,胆经得到激发,阳气升发,人这一天就都充满了活力。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的早晨敲敲胆经,阳气升发,会使我们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给一年开一个好头。
立春养生要养肝春天应该怎样更好地养生呢?这里要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的基本知识。
从中医的养生观点来看,人体有五脏六腑,其中五脏是心、肝、脾、肺、肾。我们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但对于养生来说,是有五个季节的——在春夏秋冬之间还存在一个叫“长夏”的季节。这五个季节就对应着五脏。
春天养生的重点是要养肝,中医上讲“肝主升发”,肝气升发符合春天万物生长的规律,所以春天要养肝。夏天则要养心,因为夏天热,而心脏最怕热气,所以夏天要重点保养心脏。在长夏的时候,也就是平常讲的三伏天,这时候可能湿气比较重,出现了所谓的“桑拿天”,闷热潮湿,就容易伤脾胃,很多人在长夏时会出现脾胃功能下降的现象,胃口不太好,所以在长夏要重点养脾。秋天气候干燥,而肺最怕燥,所以秋天要养肺。到了冬天,天气寒冷,五脏中肾脏是最怕冷的,所以在冬天要养肾。这是一年中五个季节的养生原则。
那么在立春这个节气上,人们应该通过吃哪些食物来养肝呢?第一个原则,在饮食中一定要尽量多一点颜色。春天养肝,而养肝要多吃青色或者绿色的食物。生活中什么样的食物是青色或绿色的呢?那就是各种蔬菜。所以一到春天,各种蔬菜要多吃,尤其是各种发芽的蔬菜,比如说豆芽。豆芽能非常好地提升身体的肝气升发的能力,还有香椿芽、豆苗等发芽蔬菜,效果同样不错。有一句老话叫“立春四芽炒”,就是把各种发芽的蔬菜放在一起来炒。
这些蔬菜在春天是很常见的,也非常适合在春天尤其是立春时节来进补。这是第一个原则,多吃一点青色食物。
食物的味道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酸甜苦辣咸,不同的味道会人不同的脏腑,能人肝的是酸味。但是到了春天,反倒应该少吃酸,为什么呢?因为酸味是有收敛效果的,会收敛肝火,当我们特别想吃酸味的时候,可能代表我们近期肝火偏旺一点。但是到了春天,人的肝气是升发的,我们就不要去收敛肝气,以免起到相冲、相反的效果。所以《黄帝内经》建议我们在春天的饮食上要少一点酸,多一点甜。为什么要吃甜呢?按五行生克来讲,肝木克脾土,肝火越是旺,肝气越是升发,人的脾胃功能反倒越下降,所以我们在这一段时间多吃一些甜味的东西能养脾,但是这个甜味并不是指糖,而是指甘甜的食物,一般就是粮食蔬菜一类。这是第二个原则,多一点甘甜少一点酸。
最后一个原则,因为春天肝气升发,人的脾胃功能受到克制,会偏弱一点,那怎么养脾胃呢?就是喝粥。中医认为粥为养胃第一物,所以越是脾胃不和、脾胃虚、脾胃不好的人,越要多喝粥食。
在这里要给大家推荐一款非常好的元神养生粥,这是每到春天我的家人都会喝的一款粥,可以很好地养心安神、补养脾胃、补气养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