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吃:克服过量饮食的141个正念练习》:
斋戒,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重要仪式,关于斋戒有很多文献资料,我不知道你是否对此感兴趣。不过依我所见,这个兴趣你还真可以有。为了配合接下来的这项练习,我要告诉你,“斋戒”在这里指的是控制饮食的连续过程,从完全禁食只能喝水,到各式各样的饮食限制,就像人们在基督教四旬斋时所做的那样。做这项练习之前,请务必仔细研读斋戒对健康的好处,并咨询医生禁食对你而言是否安全。做好准备,选择一个法定节假日、私人节日、纪念日,或者是宗教节日,全身心地投入(当然,具体要多投入,视你的健康水平而定),然后开始禁食。如果你觉得在节日里禁食比大吃大喝要有意义得多,不妨考虑在每年的节日中至少禁食一次,对大吃大喝说一次不。
时间诱因
一天之中的各个时间点都可能会引发我们想吃的念头,我们吃东西的时间几乎与我们需要进食的时间无关。我们已经被社会化了,参照的是时刻表,而不是我们的生物钟。我们早上吃东西,不是因为饿了,而是因为我们认为早上必须吃早饭。我们在中午时分吃午饭,不是因为那个时候需要补充食物,而是因为那是午饭时间。午饭时间,顾名思义,就是吃午饭的时候。什么时候吃晚餐,通常也是根据家庭成员的时间表,或是电视节目播放时间安排的。一天之中的这些时间点不仅引诱我们吃东西,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食物摄取量。从生理层面上来说,这非常不合理。试想一下,你给汽车加油,参照的是时钟,而不是油表。不管汽车开没开,你到点就给它加油,这不是很可笑么?更可笑的是,在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间点,你还会给它额外地加点油。为什么呢?因为到点了嘛!当然,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于汽车,毕竟油箱容量有限。但是,我们体内的油箱——胃,它的容量可是能不断扩充的,再满一点都不在话下。
在吃上,我们会花多少时间呢?
花上一两周,记载每天你什么时候吃东西,每天在吃上花了多少时间,以及吃东西时是不是刚好饿了呢。为了方便和一目了然,把这些数据制成表格(以月或年为单位)。同时,你也可以考虑花上一两周的时间,试着改变接点吃东西的习惯(也就是“到点了就该吃东西”的习惯),让身体的直觉决定该不该吃东西(比如“我现在已经饿了,该吃点什么了”)。
引发进食念头的人
与某些人在一起的时候,吃,几乎就成了我们的本能行为;而与其他一些人在一起的时候,吃,则是应对行为。有些人对我们十分娇纵溺爱,与他们在一起,我们觉得很放松,可以做自己,不必费力去控制自己。还有些人,他们会不停地给你东西吃,直到你撑得有点晕头转向。因为他们不知道除了给你东西吃以外,还能怎样与你建立联系:或者,他们一直处于焦虑状态,总是担心你没吃饱。正是这些处于重压之下的人的存在,引发了你的情绪化饮食行为。找找是谁影响了你的饮食习惯和饮食选择。
……
展开
——微信公众号私席Seaty创始人 王蓓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