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如何养育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了解原因 找出对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81892
  • 作      者:
    (法)让娜·西奥-法金著
  • 出 版 社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一本不可多得的家教书,了解孩子的学习困难,给予孩子真正的帮助。

  ★法国高智商研究专家让娜?西奥-法金的代表作,她创建的Cogito’Z中心,是法国*早的诊断及援助校园学习障碍的诊疗中心。在校园学习障碍研究领域,本书是*读本。

  ★究竟是什么在阻碍孩子学习,甚至让父母绞尽脑汁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都失灵?本书正是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学习困难、了解操纵学习行为的机制、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并对如何帮助孩子积极学习提出具体建议。

  ★学习是复杂的精神活动,仅有智力是不够的,面对学习困难的孩子,父母需要自我调整并介入孩子的学习当中,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本书正是从父母角度,帮助父母解除教育之痛苦,成为孩子一生的良师益友。

  ★小开本盈手可握,轻型纸轻便悦目。

  ★《孩子:挑战》原班团队制作,只为家长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知育书”系列,《良好家教十诫》《孩子与时间》《资优儿童》《如何养育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知如何育人,方是尽责父母。


展开
作者简介

  让娜?西奥-法金

  法国临床心理学家、高智商研究方面公认的专家,曾在巴黎及马赛的数家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已出版《太聪明所以不幸福?》《资优儿童》《如何养育有学习障碍的孩子?》。

  她创建的Cogito’Z中心,是法国*早的诊断及援助校园学习障碍的诊疗中心。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养育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是让娜?西奥-法金关于如何诊断孩子校园学习困难并给予孩子专业帮助的*作品。学习*成功的目标是开放的、待选择的。作为父母,任务是给予孩子指导。理解突如其来的校园学习困难以及学会陪伴孩子,准确找出孩子学习困难的根源与影响以及对症治疗的方法。父母成为孩子身边明白事理的合作者,充满善意,使孩子实现充分的发展。

  《如何养育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以充满理解的态度,从学习机制上分析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从临床经验上分析了导致学习困难的认知障碍和心理障碍,对国内时下非常普遍的自闭症、忧虑症、强迫症等都提供了富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还从心理学的角度给父母提供了如何看待学习障碍以及如何有效应对的具体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成功的挑战

  当学习出现困难时

  孩子学习困难同样是父母痛苦的来源。孩子学习困难打击父母的自尊,学校毁灭了父母的理想。父母形成成功的观念,而孩子不符合这种“完美”的标准。学校因此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以及父母与周围人群之间一切担忧、不安和争论的中心。

  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机构中,80%的心理咨询与学校问题有关。关于学习困难的咨询率不断上升。

  面对学习困难,父母们很快陷入焦虑。奇怪的是,他们反而认为孩子睡不好觉、食欲不振、把自己关在房间不想见人等都是小事;当孩子连续两个学期成绩糟糕、得到老师的负面评语时,他们马上警觉,全力行动起来。

  如今,在学校里取得成功已不仅限于学习方面。

  学校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有时候这种联系非常危险:

  ——如果在学校一切顺利,那么孩子一切安好。

  ——如果在学校过得不好,那么就存在问题需要解决。

  有时候确实如此,但并非总是这样。对某些孩子而言,在学校取得成功,甚至成为校园里的佼佼者,反而可能预示着深层次的问题。焦虑不安的孩子可能把学习当作焦虑的发泄渠道:通过投身智力劳动来缓解他的不安。到了青春期,这种保护机制可能会突然崩溃。到时候所有人,尤其是青少年,会惊讶地发现自己陷入无人预料的处境当中。我们要对此保持警惕。

  为了成功不惜代价?

  一项惊人的研究动摇了很多现存观点:显然,好学生长大成人后大多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但让人震惊的是,他们成年后承受压力和焦虑的比例也更高(12%),而同样的情况下,当年学习磕磕绊绊的学生成年后承受压力和焦虑的比例相对较低(8%)。当然,没必要夸大这种联系,难道不如学业成绩一团糟,以防止成年后产生心理问题?然而,这组数字仍提醒我们重新思考成功的定位:仍需要注意平衡。既防止过分强调,又要避免只字不提。

  学习优异成为个人价值的标志

  孩子优异的学习成绩给予父母一种满足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完成了使命,成了好父母。对孩子来说,做一名好学生是获得别人认可的重要原因。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众人瞩目的焦点,他必须“在学校用功读书”。成功对孩子和父母而言具有同样的满足感。成功的人才有“价值”。成功与他人的认可之间存在着十分强烈的共生关系。孩子与成功绑在了一起。

  “他赌上自己的未来”

  赌博让人感觉非赢即输。具体到学校里,失败是不能接受的,更确切地说,“失败是可以的”这种看法让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感到担忧。人们向孩子传递了这一信息。“学校决定未来”,抱有这一观念有时会造成过分的压力和期待。

  在做心理咨询时,屡屡碰到的表达方式是:“您要知道,他正在糟践自己!”这表明在学习困难和“浪费”生命之间画等号是人们的普遍想法。学习遭遇失败的孩子,相当于生活受到挫败的人。这一恐惧感折磨着父母们,他们不断地“督促”孩子,绝不“放弃”孩子,准备为孩子拥有成功而付出一切。

  “孩子的学业问题在他出生前就让我感到焦虑。”一个5岁男孩(表现出色)的妈妈承认。

  学校的压力变得很大,且到处可以感觉到这种压力。如果不是始终如一地联系到学业的成功,人们就想不出如何促进孩子的发展。

  学校的地位

  近年来,学校的地位及作用大幅攀升。家长对学校期望巨大,而且不仅是在学习方面。他们期望学校成为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父母拥有话语权的场所。在学校获得成功,是成为“优秀”儿童的证明。不仅对父母,对学校和社会而言亦是如此。因此,这种期待变得令人不安,它重重压在孩子的肩膀上。学校是儿童教育的核心场所,人们以学业的成功来“衡量”孩子。

  你觉得这话说得过于严重了?可以试试周围人的反应。比如你这样说:“朱利安遇到困难了。”你的对话者不言而喻地把它理解为这个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了。

  或者你向最好的朋友倾诉,你担心女儿的失败,你的朋友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学校之外的失败吗?很不幸,不是这样的。

  TNS市场研究公司1的一项调查得到相同结论。对于如下问题:当你想到自己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你最担心的是什么?53%的家庭承认是学习成绩,远远高于孩子的校外发展(5%),甚至高于孩子跟家人之间的关系(12%)。

  还有更加令人不安的:家长往往期望学校能够提供远超学习成绩之外的“成果”。学校被赋予广泛意义上的教育使命。如今的家长往往缺乏有关孩子教育的评判标准。一切标准都在发展变化,他们不知道何时该允许或该禁止,不知道什么该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也不知道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

  举个例子:我是否应该允许女儿在嘴唇上穿孔?儿子是不是到了使用手机的年龄?我是不是应该接受青春期的孩子跟我说话的语气,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应该这样?

  家长们隐藏心底的想法是,学校应该向孩子们灌输连他们自己都弄不清楚的教育标准,解决那些无法在家庭中解决的问题。他们不言自明地要求学校承担这种他们自己无法胜任的教育使命。他们做不到的,学校可以做到。父母时而感到无力应对,于是推卸责任,转身就把并不属于学校的教育职责丢给学校!学校马上就被认为要对孩子的一切不当行为负责。

  而学校方面,面对这些常常难以对付、几乎不愿接受大人的制约和管教的孩子,则把教育责任推脱转嫁到家长身上。

  作为问题核心的孩子,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都无法找到行为标准。于是他就在家庭和学校里寻找能让他心安理得的界线……然而,由于没人能够画出这一界线,暴力升级的危险就很难避免了。教育事业的所有参与方——学校和家庭——都把儿童暴力的责任推卸给对方。

  学校起到什么作用?

  家长、教师、孩子等各方对学校的期待存在很大差异。然而我们倾向于认为,对于为何上学的问题,大家的态度是一致的。

  家长的看法:学校应该给学生打好知识学习和全面素质的坚实基础(60%),极为重要的是为未来做好准备(18%的人认为要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14%的人认为要为继续深造做好准备)。

  教师的看法:学校的任务是教给孩子进入社会的基础知识(25%),培养综合素质(25%)。

  孩子的看法:61%的孩子希望学校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并且教授今后继续深造所需要的知识。

  这真是让人吃惊!期望最为具体、最关心孩子未来的竟然是孩子们自己!正是他们自己把学校看作将来的人生以及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资源。教师和家长等成年人仍然保有书生式的观念和更加泛泛的认知。更加让人吃惊的一点是,相当比例的教师认为学校应当承担教育学生融入社会的职责!他们认为自己作为教育的参与者,职责远远超过传授知识技能的范畴。

  这些数据让人对学校的职能更加迷惑:人们应该对学校持有何种期待?如果听孩子们的意见,让学校真正成为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准备的机构,结果会怎么样呢?

  你从来没有听过孩子抱怨学校教的东西毫无用处,他们永远不会用吧?

  即使人们不应该全盘接受这种评价,即使接受基础性的综合知识以及思考和逻辑训练对我们的孩子而言非常重要,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学校通常远远无法满足当今一代孩子的需要。

  让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影像时代。他们从早到晚被灌输各种影像:电视、广告、电子游戏、漫画……此外互联网提供了铺天盖地的信息,其中包括大量的视觉资料。然而学校从不教授学生如何解读这些影像、如何理解其中的深层信息和隐含的意义。于是他们只能全盘照收,不加过滤,不懂得如何分析。

  X、Y、Z……相继到来却彼此不同的每一代!

  这些名称让人感到惊奇,但是它们代表着一个时代,更确切而言是一种文化归属。这种文化润物无声,感染我们的行为、信仰和价值观。社会在变迁,我们随之而变!虽然这种变化只是在大体方向上,但仍然无法否认。

  X一代人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出生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里,把工作看得很重,需要“拥有”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他们积极参与技术革命,促进通信方式的转变。他们看重社会地位,具有强烈的家庭价值观。

  Y一代在20世纪80年代与互联网一起来到这个世界上。相比其他人,他们接触到全球互联网提供的丰富信息。Y一代的孩子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小皇帝”发号施令管用的时代。一家人围着他团团转,仿佛众星捧月一般……他有什么愿望?希望拥有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互相平衡的生活。保持平衡是这一代人的核心诉求,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最后是Z一代人,他们在2000年之后崭露头角,今天他们还是青少年。他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他们来说不再新鲜,相反,他们颠覆了成规。不再是“人人为我”,而是大家一起来!“合作”的时代已经到来,合租、拼车……合作是他们的主题词。他们是分享的一代、团结的一代,更关注人类的挑战和地球的未来。他们感觉自己更加关注这个世界,比上代人更加关心每一个人的福祉,他们是世界公民……他们将把我们带向何方?

  对孩子来说,什么是学习失败?

  面对学校,孩子很容易心生恐惧。他清楚地看到成功面临挑战。众人的期待压在他的肩上。我们知道,在很长一段时期,甚至在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漫长的时期当中,孩子们是为了父母和老师的高兴而学习的。直到青春期后期(甚至更大年龄),孩子都不是为自己学习的。他们不是为自己而害怕失败,而是为别人。他们担心让别人失望,担心达不到别人所期待的高度。

  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尽可能地接近父母给他们树立的榜样。孩子被包围在这些爱意浓浓的目光中。当辜负周围人的期待时,孩子深感失败。因此,对失败的看法正是周围的人们对他的苛求所决定的。父母设置的标杆越高,失败感就越夸张地脱离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家长们对失败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孩子们对失败的看法跟家长形成对照。客观上孩子能做到的与父母的期待之间,极少能画上等号。父母的期待所依据的是他们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并没有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和局限进行调整,是他们自己对成功观念的具体化。正是这一差距造成孩子的焦虑不断增加。

  14岁的马丁很开心:法语老师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好批语。这

  可是破天荒的事!但是他的成绩仍然低于平均水平,爸妈惩罚了马

  丁……父母认为成绩代表学习的质量。马丁看重的是他付出了努力,

  并得到了老师的承认……

  学习的失败是孩子面对学校时首要的焦虑原因。女孩的比例(69%)比男孩的(59%)稍高。

  对失败的恐惧是孩子最关心的事情。这是不是让人感到不安?更重要的是,学习的快乐、发现的快乐、思考和理解的快乐并不是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首要驱动力,这多么可悲啊!实际上,孩子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更多地是为了避免失败,而不是徜徉于为学习和成功而努力的乐趣之中。

  害怕失败,削弱了孩子对于自己拥有取得成功能力的信心。然而积极的自我意象1跟取得成功的能力是直接相关的。坚实可靠的自尊心,是成功的最佳因素,胜过包括智力在内的所有其他能力。与其拥有超常智力,不如拥有积极的自我意象。

  影响学习生涯的两个等式

  害怕失败=焦虑→失败的高风险。

  认识自己的能力=自信心→成功的高概率。

  成功与自信心呈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


展开
目录

成功?Iv

写在前面学习失败的幽灵1

1如何学习?

第一章什么是学习?27

第二章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不一样71

2什么在阻碍学习?

第三章认知障碍93

第四章心理障碍当孩子的心理不适妨碍学习之时163

3成功之路

第五章父母首当其冲199

第六章动力?动力?你说动力?219

第七章成功是为了谁?成功是为了什么?229

第八章提出诊断259

第九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283

结束语305

保持联系306

鸣谢3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