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到水穷处:班宗华画史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59871
  • 作      者:
    (美)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  美国中国画史研究专家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毕生重要论文,首次在国内结集出版。

▲  篇目作者自选,白谦慎组织校订,各篇由刘晞仪、刘和平、李慧漱、黄士珊、严守智、王仲兰、王正华、赖毓芝等曾经直接受教于班宗华的华人学生翻译。

▲  文章内容主要集中于宋画研究,兼及元、明及中西交流与影响。

展开
作者简介

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1934年生人,1963年获斯坦福大学学士,196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硕士,196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作为美国杰出的中国艺术史学者,班宗华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1967-1975;1979-荣休)、普林斯顿大学(1975-1979),并为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馆(Indianapolis Art Museum)、大都会艺术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作顾问指导。其著作《大明的画家》(Painters of the Great Ming,1994)曾获得由美国学院艺术协会向博物馆学者颁发的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H. Barr, Jr.)奖。

展开
内容介绍
  班宗华是美国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史研究学者,《行到水穷处 班宗华画史论集》收录了他致力画史研究以来的20篇重要论文,主要集中于宋画,兼及元、明及中西交流与影响,既有早年之作,也有新近的文章,展现了作者对中国早期绘画的鉴定问题以及欧美收藏中国绘画史的持续关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其毕生的学术成果,可资借鉴。
展开
精彩书评

尽管班先生对中国绘画史的研究维度很广,从五代绘画到20 世纪的中国画家,从浙派院体画家到八大山人这样的文人艺术家,他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观察和研究,但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始终对“宋代画家那不可比拟的成就抱有较高的兴趣”,这也使得他成为国际艺术史学界公认的宋画研究权*。

 

                                                             —— 白谦慎

 

展开
精彩书摘

编者序

(白谦慎)

 

本书所收班宗华先生论文20 篇,由他本人自选。除了少数文章早有中译本外,参与翻译的多为班先生在耶鲁大学培养的博士,他们是黄士珊、赖毓芝、刘和平、李慧漱、刘晞仪、王正华、王仲兰、严守智和我本人。此外,还有四位年轻同道也帮助了我们的翻译,他们是陈霄、华蕾、王明玉、俞乐琦,在此深表感谢。由于班先生的论文发表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杂志,部分文章的体例(特别是注释部分)有差异,若要完全统一,颇有困难,希望读者见谅。

由于我的中国绘画史素养不够,编辑过程定有疏漏,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大陆和港台关心艺术史的读者对班宗华先生并不陌生。但由于这是他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论文集,我想借此机会向读者们介绍一下班先生的生平和他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贡献。1934 年2 月4 日,班宗华先生在美国宾州的匹兹堡出生,在匹兹堡和周边的两个小镇(Ligonier 和Latrobe)长大。他的父亲是钢铁业的工程师,他所从事的行业在二战中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蓬勃,所以,虽有大萧条和二战,班先生早年的生活是愉快而又无忧无虑的。他的母亲在大学时学的是表演,终身参加业余的戏剧演出。班先生从少年时就喜欢艺术,1952年高中毕业后,到辛辛那提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在这个学院的一年中,他的主要兴趣是美术、音乐和文学。除了学习素描和绘画外,他还创作漫画书,并在不同的乐队中吹长号和弹钢琴,参加当地的合唱团。

1953 至1956 年,班先生在美国陆军服兵役。在此期间,他曾在位于加州的一所陆军语言学校进行了一年的汉语强化学习。21 岁抵达日本大阪,随后驻扎在东京和台北。在这些地方,他开始了与东亚接触的经历。1956 年 退伍后, 到宾州艺术学院学习,直至1959 年。1960 年1月,班先生到匹兹堡大学继续汉语学习,他的老师包括柳亚子先生的哲嗣柳无忌(“班宗华”即柳先生所起)、宋史专家刘子健先生、语言学家梅祖麟先生。此后,班先生转学至斯坦福大学,在那里他师从高友工先生和刘君若先生,并在1963 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62 年春,台北故宫藏中国艺术精华展在旧金山的杨博物馆举行,班先生随高友工先生去参观,他被范宽、郭熙、宋徽宗、马远、夏圭、赵孟頫、董其昌等的画作和书法所震撼,当即决定报考研究生院。此后,研究中国绘画成为他终生的事业。1963 至1967 年,班先生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在方闻(导师)、牟复礼(Fritz Mote)、高友工、陈大端、岛田修二郎等教授的指导下学习。1964 年的夏天,他曾到哈佛大学短暂地从罗樾先生(Max Loehr)学习。对于西方的中国艺术史研究领域来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令人振奋和充满挑战的时代,虽说个人与个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学术竞争触目可见,学者之间在理解中国绘画史时也产生了巨大歧异,但是,为以后西方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奠定下最重要的基础的那些学者,正是在这个时期涌现的。

1967 年,班先生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并开始在耶鲁大学教书。除了曾在1970 年代后半期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四年外,班先生的执教生涯都是在耶鲁大学度过的,直至2000 年退休,退休前为耶鲁大学John M. Schiff 讲座教授。班先生对中国绘画史的研究维度很广,从五代绘画到20 世纪的中国画家,从浙派院体画家到八大山人这样的文人艺术家,他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观察和研究,但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对“宋代画家那不可比拟的成就抱有最高的兴趣”,他也是国际艺术史学界公认的宋画研究权威。

班先生是一位负责而又严格的老师。记得我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学生们的每一份学期论文,都会有他批注和评语。凡有同学要参加学术讨论会,他都会亲自主持试讲会,让试讲者听取大家的意见,以做改进。他和博物馆、收藏界、鉴定界保持着密切关系,在研究和教学中始终注重作品本身。我刚到耶鲁大学读书的第一个学期,正值班先生休学术假,他请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何慕文博士(Maxwell Hearn)为我们上宋元绘画史的课。每个星期五的上午,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出发,坐火车到纽约,在大都会的库房里看画讨论,回到耶鲁已是晚上七八点钟。开车带着学生访问公私收藏,也是班先生的教学内容之一。我当学生时,他就曾带着我们一起去王季迁先生家和王南屏先生的儿子家看过他们的收藏。

在三十多年的教授生涯中,班先生培养了三十多位研究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博士生。由于美国博士教育的周期通常在6—8 年,这个数字在西方中国艺术史领域中是相当可观的。如今他的许多学生都在重要的大学、博物馆和研究机构任职,成为各自领域的中坚。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学界在近年来开始反思过于注重理论话语而出现的一些偏差,“作品”重新回到人们关注的视野。近两年来,梅陇基金会联合数个大博物馆为美国在校中国艺术史博士生举办了一系列仔细检视作品的工作坊,多位班先生的学生直接参与了这些工作坊的策划和教学,这也可以被视为对班先生从作品出发的教学和研究方法的肯定。

班先生退休后,和妻子住在美国西北部普吉湾的一个小岛上。在那里,他重拾画笔,每日作画自娱。但他对中国绘画的热爱依然如故:到美国各地的博物馆观看中国绘画,出席学术会议,发表演讲,撰写论文,他还活跃在艺术史学界。除了对中国早期绘画的鉴定问题的持续关注外,近年来他的学术兴趣还涉及欧美收藏中国绘画的早期历史,并开始发表这方面的论文。回首一生,班先生说,他花了33 年的时间成长、获取经验、接受教育,在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33 年,目前他正处在人生的另一个33 年轮,享受着退休生活中对艺术和智识的追求。我们衷心祝愿班先生健康长寿,在今后的岁月里继续和读者们分享他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心得。

白谦慎

2016 年6 月12 日拜撰于杭州

展开
目录

作者自序

编者序

 

早期论文选例

传巨然《雪景图》

李唐和高桐院山水画

陈嘉言画作系年

山水画中的人物

 

宋代山水画研究

传高克明《溪山雪意图》研究

闪耀之河:宋画中的潇湘八景

公元1085 年前后的中国山水画

弗利尔美术馆藏《秋江渔钓图》——李唐问题再探

三幅宋代山水画

《李源与圆泽》——一幅传为牧溪所绘的13 世纪画作

宋代绘画中的“拟真”实验

20 世纪对宋代绘画的再造——来自美国博物馆的三个案例

从传为张训礼的《灞桥风雪图》谈金代北方山水画

 

元明绘画研究

吴兴姚彦卿(廷美)考

异代宗师——探寻两幅宋元画的风格与意义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狂邪学派绘画

孙君泽《雪景山水图》及一些相关作品研究

弗利尔美术馆的一件新近收藏以及画坊经营运作之问题

 

中国艺术的外来影响研究

董其昌与西学——向高居翰(James Cahill)致敬的一个假设

亚历山大在中国?——关于中国考古学之提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