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档案研究.第一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082041
  • 作      者:
    赵彦昌主编
  • 出 版 社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赵彦昌,1978年6月生,河北晋州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辽宁大学中国档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档案史、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中国古文书学等。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辽宁大学学报》《山西档案》《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北京档案》《兰台世界》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档案学》转载,出版专著5部。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18项。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二等奖;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获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辽宁省第十三届(2011-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省级教学科研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档案研究:第一辑》主要内容包括:青年应为档案而奋斗、档案学基础理论、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变化对文件管理的影响度分析、档案现象论、从解释学视角解析档案的形成及其价值的发挥、档案双元价值论与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论的比较研究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档案研究:第一辑》:
  2.4完整性保障原则
  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记录社会活动真实面貌的具有有机联系的电子文件及其他形式的相关文件数量齐全;二是每一份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没有缺损。完整性是电子文件价值的重要保障,残缺不全的文件留给后人的是残缺不全的社会记忆,必将影响到电子文件的价值,因此,维护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是文件与档案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同一事件的全部电子文件是一个具有密切有机联系的文件群体,维护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我们始终要坚持和努力实现的,加拿大档案学者露西安娜·杜兰蒂认为,只有保存了这种联系,我们才能保证100年以后的读者能够看懂与同一事件相关的所有文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管是纸质文件还是电子文件,我们都应如此,但同一事件的全部电子文件可能是在不同的系统中分散形成的,且为不同的媒体等,只有将同一事件的这些电子文件收集齐全并保持有机联系才符合完整性数量要求,此外,收集和捕获电子文件时不能仅关心内容信息,还必须关心结构信息和背景信息,否则仍是不完整的。
  2.5可读性保障原则
  文件的可读是文件存在和能实现利用、实现价值的一个基础,任何文件都应如此,电子文件也不例外。电子文件的可读性是指电子文件经过存储、传输、压缩、加密、媒体转换、迁移等处理后能够以人工可以识读、可以理解的方式输出,并保持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文件不能顺利读出,文件中的信息便成为“死信息”,价值再大的文件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可是电子文件信息读不出来的现象时常发生,如不具有兼容的计算机系统、过时的文件格式、病毒感染、载体损伤、加密文件无密码等都将直接影响电子文件的顺利读出,导致文件不可读。
  电子文件的可读是我们的永恒要求,因而,保证电子文件可读的措施应该贯穿于全程管理的始终。归档时应注明电子文件的存储格式、软硬件环境、相关参数及数据;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同时收集其软件型号、名称、版本号和相关参数手册、说明资料等;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原则上应转换成通用型电子文件,不能转换时应将该软件与电子文件同时归档;加密电子文件应解密后再归档,确需以加密方式保存的,应将其密码同时归档。
  2.6分布式保管原则
  电子文件的连续管理模式不仅是指电子文件在其全生命过程中实行连贯一致的管理,而且也可是指由文件形成机构自始至终保管自己的电子文件,而不是将进入非现行期的电子文件改变其存放地点和管理机构移交档案馆保管,档案馆对于非现行电子文件的保管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具有一定的控制权,这种保管模式显然与非现行纸质文件的保管模式完全不同,不同单位形成的具有第二价值的非现行纸质文件进入档案馆集中保存,而电子文件如果采用连续体模式,则不同单位形成的具有第二价值的非现行电子文件依然各自存留在文件形成机构内,没宥进入档案馆集中保存,呈现出分布式保管的特点。
  ……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学者寄语
你说我听
——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档案学者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青年应为档案而奋斗
档案学基础理论
载体类型和记录方式变化对文件管理的影响度分析
档案现象论
从解释学视角解析档案的形成及其价值的发挥
档案双元价值论与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论的比较研究
中国档案史
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朝文书工作制度
中国古文书学
中国古代契约文书汇编编纂方法研究
宋代伪造官文书研究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
模式探析
档案联合开发论析
社交媒体信息全民参与保存模式研究
实践经纬
平衡的艺术——新时代档案馆发展趋势研究
解读档案利用六大操作流程
——以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利用为例
档案信息化
机构电子文件管理的能力体系构建
国内代表性档案管理系统的比较及选购策略
档案学术评论
漫议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兼论档案学术研究中的“理论派”与“实践派”
中国当代档案学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趋势探析
基于批判性视域的中国档案学范式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