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407461
  • 作      者:
    邵云飞,何伟,刘磊等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邵云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首批入选“四川省技术创新方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新兴技术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教学与咨询工作,在《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系统工程》、《管理评论》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合作专著3本,合作教材3本。其中《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能力增长研究》获得四川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何伟,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为本科、MBA学生讲授营销管理、市场研究、网络营销等课程。在网络影响等方面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曾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多项企业委托营销咨询项目。
  
  刘磊,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等,长期为本科、MBA、EDP等学生讲授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创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竞争的必由之路,而高校协同创新作为创新的重大支撑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是现有的文献并没有对高校协同创新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因此《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过四个部分分别对对高校协同创新的理论、现状、机制和人才培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了高校协同创新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展开
精彩书摘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机构对人才需求有不同的侧重:科研机构注重研究型人才,企业更注重对应用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并没有明显差异,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2-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中国只有10%,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013年6月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对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60份)显示,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为71.9%;就业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供大于求造成的,但更多是由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所造成的。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一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二是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四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与商业道德。但这些要求在很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往往存在缺失。2010年以来国家通过“拔尖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卓越计划”等,进行科研、行业、社会、国际等资源的协同整合,引导不同的创新主体参与人才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坚持协同育人,推动高校与国家部委、行业企业、地方厅局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合作,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李硕豪(2014)通过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首届500名毕业生去向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同高校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效果马太效应明显,500名毕业生中有24.8%的进人世界顶尖大学(学科)深造,总体拔尖率还有待提高;有近四成学生偏离基础学科方向,总体偏离率较高。林健(2012)对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概述分析发现: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不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系统性、交叉性、创新不足;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落后;工科教师队伍建设滞后。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全球经济面临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高信息化、高科技化、高服务化引导着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因而,如何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采取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存在偏差。首先,高等学校在角色和功能分化的同时,也存在专业重复和使命趋同的问题,致使多元化、特色化的办学格局难以形成。高校人才培养专业目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层次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指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合率较高,其中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等重置率在60%~80%。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中开设专业重合最多的分别是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和制造类,分别达1623所(78.90%)、1601所(77.83%)、1399所(68.01%)和1239所(60.23%)。刘向东、吕艳(2012)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及19所地方高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94所高校90%以上开设了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理学课程;教育学和哲学开设率也达到70%。教学内容中面向学生呈现更多的是系统理论知识,忽视通过实践教学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养。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体系的边界不断扩大,学科内容不断延伸,教学内容难以与社会协同发展导致培养过程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201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改革教学管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动实践教学,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刘智运(2011)研究发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可以有效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研究在教学中的作用,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当前,国内高校相继对本科生复合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主要的培养方式有:第一,基于“平台十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第二,改革教育教学体系;第三,创新管理机制。但是,在协同创新背景下现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明显局限:首先,培养平台滞后;其次,导师队伍力量薄弱;此外,教学管理制度的限制。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中对31个省(市、区)175所高校的2007级新生调查统计显示,平均只有38.96%的学生对所学专业“达到满意”,有61.0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未达到满意”。陆根书(2013)对全国15所高校3435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在大学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中,教师教学越强调基本技能、教学的水平及目标的清晰程度越高,学生越可能采用深层学习方式,并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越高。因而,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及社会实际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及教学内容。
  ……
展开
目录
第1篇 理论篇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理论体系
2.1 协同创新概念
2.2 高校协同创新的界定
2.3 高校协同创新与共生理论
2.4 高校协同创新与自组织理论
2.4.1 高校协同创新的自我生长特征
2.4.2 高校协同创新的自我适应特征
2.4.3 高校协同创新的自我复制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机理
3.1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3.2 高校协同创新的运作
3.3 高校协同创新的要素
3.4 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管理
4.1 高校协同创新的协同过程
4.2 高校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
4.3 高校协同创新的分配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2篇 现状篇
第5章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
5.1 高校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
5.2 高校协同创新的环境建设
5.3 高校协同创新的主体联系
5.4 高校协同创新的成果扩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及组织平台现状
6.1 协同创新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师的发展现状
6.2 协同创新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培养现状
6.3 协同创新背景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
6.3.1 创新平台多样化
6.3.2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
7.1 治理机制原因
7.1.1 利益分配机制
7.1.2 协同机制
7.1.3 保障机制
7.2 组织管理原因
7.3 人才培养原因
7.3.1 教师发展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2 大学生培养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国外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探索
8.1 美国典型高校协同创新
8.2 欧洲典型高校协同创新
8.2.1 德国
8.2.2 法国
8.3 亚洲典型高校协同创新
8.4 各国高校协同创新比较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3篇 机制篇
第9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力
9.1 高校协同创新动力的构成
9.2 构成要素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
9.3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9.4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协同过程
10.1 高校协同创新过程的理论
10.2 研究方案设计
10.3 多主体参与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型
10.4 高校协同创新过程的多案例分析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演化机制
11.1 高校协同创新的共生关系分析
11.1.1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单元
11.1.2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环境
11.1.3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11.2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体系
11.3 斯坦福工业园案例分析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12.1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内容
12.2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影响因素
12.3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模型
12.4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模型的应用
12.5 本章小结
第13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
13.1 外部保障机制
13.1.1 立法保障
13.1.2 政府计划的支持
13.1.3 管理与服务保障
13.1.4 人力资源保障
13.2 内部保障机制
13.2.1 高校的自我完善
13.2.2 企业的自我完善
13.2.3 政府的自我完善
13.3 高校协同创新的平台构建
13.3.1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原则
13.3.2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
13.3.3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保障
13.3.4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制度
13.4 本章小结

第4篇 人才培养篇
第14章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14.1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4.2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
14.3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育系统
14.3.1 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体系
14.3.2 高校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的价值系统
14.4 本章小结
第15章 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5.1 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15.1.1 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案例
15.2 国外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15.2.1 斯坦福大学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15.2.2 柏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15.3 中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
15.3.1 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特征
15.3.2 学生创新人才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培育
15.4 本章小结
第16章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培养
16.1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的培养模式
16.2 高校教师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
16.2.1 国内高校——电子科技大学
16.2.2 美英高校
16.3 本章小结
第17章 协同创新背景下人才培养对策
17.1 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17.1.1 研究型与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人才培养案例
17.2 人才培养创新教育环境
17.3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17.3.1 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案例分析
1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