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米什莱以文学语言所写的享誉一时的系列科学散文《山》《海》之精选本。它取材于作者广阔的世界之旅,展现山的高大、宽容及趣味,以及人类同这种高大自然物的友谊关系;同时也写海的自然生态,追问每种生物小小灵魂的秘密,力求洞彻自然的精神。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高度的文学价值。
从日内瓦出发,一路经过景色平淡、相当乏味的地区,到了萨朗什,猛然发现景象那么宏伟,不禁目瞪口呆。阿尔沃河一转弯,景色完全变了,令人惊诧不已,大大出乎意料。左边,一座巨大的山峰尖顶,瓦朗斯由风化的石灰岩构成,高高矗立在路边,杉木林似乎支撑不住了,威胁着道路;右边,覆盖着树木的山峦,仿佛一座大型剧场的第一排阶梯座位,若在别处眺望,就会认为那是一座高山(高达五六千尺)。然而,在那后面隔一段距离,则横空出世、巍然屹立着一座大山,显现暗淡积雪的峰巅。
不要拣夏季少见的晴天来到这里,因为灿烂的阳光会骗人,它给整个地区披上盛装,赋予万物同样一张笑脸。随意挥洒的阳光制造耀眼的魔幻,就连坟墓都笼罩在欢快的气氛中。太阳是个大骗子(哲学证明这一点),在阳光的照耀下,萨瓦最穷困、最寒冷的山谷,看上去就像有着意大利特点的瓦莱灼热的山坡谷地。
我来到这里时,天空灰蒙蒙的,当地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这种天气。我来到山脚下,能看到当地的本来面目:平庸而贫困,被这群高山压垮了。只有阿尔沃河,一条普普通通的湍流,似乎要漫溢出来。一座座小花园、一片片小果园,冷杉林树木相当高大。再往上看,便是那寒冷的巨峰。
这里竟然有温泉,着实令人吃惊。要说比利牛斯山脉,那些被称为火的老姑娘大量提供滚烫的泉水,倒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这里,披着积雪和冷杉林的巨大外衣,却从地下涌出热流,真让人惊异,也引人深思。我们心中暗道:在这冬季寒冷的表象外景背后,还有另一个物体在下面,不为人所见的一个人。冰层对他来说,只是一件衣服。一个坚毅如花岗岩的人埋葬在里面,他是大地从前生育的孩子。那从前的一声浩叹,一次冲动,使他在黑暗中走向光明。不过,这颗灵魂在积雪的坟墓中,同他处于幽邃中的母亲一直保持亲密关系,一直从深处接受来自母亲的温暖。
宇宙的史诗——代序埃米尔·左拉
译者附记李玉民
山
白朗峰的前厅
白朗峰冰川
冰川之谜
阿尔卑斯山脉
瑞士的眼睛
阿尔卑斯山脉(二)
比利牛斯山脉
比利牛斯山脉(二)
神秘的极地
火山
海
岸边观海
沙滩、石滩和悬崖
沙滩、石滩和悬崖续篇
水圈、火圈——河流与大海
海洋的脉搏
风暴
1859年10月的风暴
灯塔
繁殖力
奶之海
粒子
血之花
世界的建造者
鱼
鲸
美人鱼
万国的新生活
在《山》这本书中,他带着我们攀登那些纯净自由之风劲吹的山峰。对他而言就是这样,自然科学总是持续揭示进步的法则。他坚定地相信,等到我们终于相互了解的那天,我们就会如兄弟般相爱,而科学一旦阐明事物和生物密切的亲缘关系,世界就将沉浸在一座大熔炉里了。
——埃米尔·左拉(法国著名作家)
米什莱赋予大海一种朦胧的动物性、一种有意识的母性;他讲述这些事物,用他独特的语言,每句话都打开一个深渊。
——皮埃尔·洛蒂(法国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