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身体、性别意识与黑人女性文学:酷儿理论视域下的女性书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55351
  • 作      者:
    李雪梅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当代外语研究论丛》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学术平台,旨在探索当代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多角度展示研究成果。文库在为当代语言学、外国文学、外语教学法、翻译学以及跨文化比较研究、发展提供学者间交流机会的同时,继续学科融通、兼收并蓄的编辑理念,崇尚原创作品,力推新人新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身体、性别意识与黑人女性文学:酷儿理论视域下的女性书写》通过梳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概貌、女性书写历史以及罗列托妮·莫里森和艾丽丝·沃克的作品中性的异态化现象,以酷儿理论为主要视域,还原隐藏在这些异态化背后的人性之美、和谐之美、情愫之美、抗争之美,从而使读者对黑人生活和乃至黑人文化有一个正态的认识,对美国当代黑人文学有一个完整的解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身体、性别意识与黑人女性文学:酷儿理论视域下的女性书写》:
  3.2.3酷儿理论与精神分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至1939年9月23日)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至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他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启了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也对女性主义思想和酷儿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撑。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从而使精神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领域,广泛涉及人类诸多的社会文化领域。重新审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有关男女性别形成的独特阐释,将有助于人们对“社会性别”加深了解和认识。
  精神分析的工作是帮助被分析者辨明和理解他的欲望,并最终让他自己下决心按照其欲望去行动,最理想的情况是在辨明自身的欲望后尽可能地抛开一切阻挠欲望的东西,真正做到忠于欲望,而不顾快乐或现实与否,这便是精神分析伦理学的核心。弗洛伊德先验地将男女婴儿置于一个业已性别化了的情境之中,预先设定了“性别”为个体实际存在的经验性特征,并证明最终男性婴儿成为社会意义上的男人,女性婴儿成为社会意义上的女人;通过解释生理意义上的两性必然成为与其相应的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两性,描述了父权制社会再生产的循环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有关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性别”作为个体本质身份而存在的论证最系统、表达最深刻、想像最丰富的言说形式;它是披着“性生物决定论”外衣的性别文化建制的形象阐释。正是他的深刻洞察,为我们揭示了女性人格成长的痛苦而又屈辱的历程。
  弗洛伊德深入研究了儿童性心理,进行了“前俄狄浦斯阶段”和“俄狄浦斯阶段”的划分。在最初的前俄狄浦斯阶段,男女婴儿都依恋母亲,母亲是男孩儿和女孩儿共同的欲望所指。对于男孩儿来说,这一阶段以“俄狄浦斯情结”的出现而告终。但是,为了逃避父亲的阉割,在经过这一过程之后,他最终放弃了最初的爱恋对象——母亲,进而服从于自我与超我的指令,与“男性气质”的性别身份融为一体。自此,“俄狄浦斯情结”让位给了“阉割情结”;男孩儿通过抑止他对母亲的原始依恋而被迫内化了文明社会的道德禁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男子汉。如果说在前俄狄浦斯阶段依恋母亲的男孩儿到了俄狄浦斯阶段将利比多依然指向其母有着一定的承递性和规律性,那么,在俄狄浦斯阶段女孩儿突然将力比多指向其父的转变就显得突兀而难以自圆其说。既然在前俄狄浦斯时期女孩几依恋的对象是母亲,那么,在其“俄狄浦斯阶段”女孩儿必然恋父。正是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弗洛伊德求助了“男权中心”的社会化理论的思维逻辑:女孩儿发现男孩儿拥有自己所不具备的阳具,并认定了自己是阉割之后的产物;在产生强烈的“阳具妒羡”的同时,又陷入深深的性别自卑。正是由于缺少博得母亲满足的“阳具”,女孩儿丧失了继续依恋于母亲的信心,转而承担了与父亲相对的被动的女性性别身份。正因为女性没有体验过由“阉割情结”带来的焦虑,她们所建构的“超我”才没有男人的那般完善和强大,“阉割情结”与“阳具妒羡”都是以生物学意义上的女性次于男性的假设为理论前提的。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女性书写的主题
1.1 女性书写的内涵
1.2 女性书写的逃离主题
1.3 女性书写的母女主题
1.4 女性书写的文化冲突主题
1.5 中西方女性书写的对比

第2章 抗争、自我和包容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2.1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母体
2.2 早期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2.3 现代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2.4 当代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第3章 专为边缘群体赋权的酷儿理论
3.1 酷儿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3.2 酷儿理论的思想源流
3.3 主要的酷儿理论思想家
3.4 酷儿理论与黑人女权主义

第4章 托妮·莫里森的酷儿书写
4.1 身体的贬损与解构
4.2 《所罗门之歌》的伦常禁忌
4.3 正常心灵与女性的《天堂》

第5章 艾丽丝·沃克的酷儿书写
5.1 “妖女”——秀拉和莎格
5.2 身体的诉求与突围
5.3 性别的道德酷儿

第6章 黑人女性书写的文化与叙事
6.1 女性书写中的黑人社团
6.2 女性书写中的文化意指
6.3 苦痛记忆的碎片化叙事
6.4 黑人文化的精神传承——母亲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