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本书玩转IP:新媒体下的新商业法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820071
  • 作      者:
    张亮著
  • 出 版 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在新媒体流行的环境下,自媒体开始活跃,IP已经是一个火的不能再火的名词。然而,如何打造爆款新IP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一本书玩转IP:新媒体下的新商业法则》作者张亮深入调查研究,揭露了蹭IP、抹黑lP等不良的现象;梳理并提供了很多如何做一个与众不同的IP的方法;对IP的精准营销、文化新产品上市也提供了不少窍门。
  读者对象:对IP感兴趣、有意打造有个陛而生命力长久的IP草根人士,致力于打造品牌、实现产品效益较大化的企业管理者。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本书玩转IP(新媒体下的新商业法则)》:
  “不受制于单一平台”指的是能够在多个平台继续发挥影响力,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抗日剧,单论收视率可能会高于《花千骨》和《琅琊榜》,但它成不了IP,因为它一旦流传到网络上,年轻的受众群体点击量锐减。
  既然IP能在多个平台生存发酵,可见它的自由度是相当高的。在微博时代,IP内容的生产者非常自由,能通过一些碎片化内容进行信息传播,不过这种平台下的IP传播又由于公开性、无私密性受到掣肘。到了微信公众号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微信公众平台将以往的流量争夺过来,让微博、网站等其他内容平台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要么跟进,要么被抛弃。2015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三大门户和百度、QQ等都将流量分给了自媒体,于是在互联网上,很多内容生产者赢得了超过平台方的流量分配权。换句话说,在自媒体时代,制作者更加自由,~P2——稿多投而不必担心自己被拉进黑名单,这恰恰符合了IP的显著特征:多平台,自由度。
  “微博+微信”构成了现如今自媒体的主要战场,目前很多微信上起来的知名自媒体,都不再满足只局限手机APP这块阵地,而是将自己的内容在各个平台上全面铺开,走一条“微信+微博”两条腿走路的路线。虽然这种套路无懈可击,但并不是哪个自媒体都能吸引和分配到流量,即便是重量级的公众号也如此,比如十点读书、哲学人生网这些大号,其真正优秀的原创内容也不是很多,只是因为涉足较早成为了大号,可替代性也较强,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风险。相比之下,商务范、毒舌电影这一类的公众号,不仅拥有优质的内容,而且与众不同,得到了粉丝的追捧,充分保有了流量。这些真正掌握了流量分配权的内容生产者,就是自媒体中拥有最强IP的例子。
  由此可见,单一内容、单一平台的自媒体都存在着发展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无法真正掌控流量分配权,这些自媒体或者过于专注营销和传播方式,或者忽略了受众的偏好追求,而没有用心经营自己的原创IP,导致了流量的不稳定。
  如今,很多投资方都对自媒体的原创IP产生了兴趣,这并非是资方对内容本身有了关注,而是对流量分配权的看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各个平台上争夺的都是“流量分配权”。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媒体中的IP具备能产生优秀内容的鲜明特征,而正是凭借这些内容才能在各个平台上分发甚至引流。
  造成自媒体难以掌控流量分配权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少自媒体的制作者在布局方面走入了一个误区:他们只专注一个平台,却没有意识到平台上的红利越来越薄,风险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凭借分配流量为自己打造IP,反而扼杀了IP产生的土壤——多元化生存能力。
  门户网站时代持续了差不多8年的时间,搜索时代维系了5年,后起之秀微博和新兴之秀微信持续了两三年,而现在的平台局势是多元化的,流量分配权不断更迭替代,这场争夺战也变得越发残酷和持久,内容生产者要想笑到最后,只有在内容制造本身上下功夫才行,同时还要避免在单一平台的苦战,要实现在多个平台赢得口碑和影响力,聚集新的粉丝群体。
  那么,流量分配权靠什么争夺?自媒体原创IP。于是新的问题来了——自媒体IP如何才能产生,一个是新奇的话题,另一个就是情感共鸣。
  所谓新奇的话题,就是不过时、有强烈争议性、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内容;所谓情感共鸣,包含了共同回忆和共同敌人两个因素。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精准营销,如何给IP定位
1.掌控流量分配才能打造最强IP
2.解决受众的痛点,为IP打开门路
3.核心卖点决定IP价值
4.刷“存在感”就是给IP“刷脸”
5.炒IP先学会认清“自我”
6.细心筛选,留下潜力股

第二章 精识至上,IP的生财之道
1.鸡蛋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2.发酵有增值潜力的IP
3.经营公众号就是经营IP的掌上市场
4.拿出冒险精神
5.蹭IP是最实用的撒手锏
6.理清商业逻辑

第三章 第一印象,IP功夫要做足
1.你的内容,第一眼就要将人“斩获”
2.搜索时代,你的IP要排在哪里
3.整合关键词,提高IP出镜率
4.寻求差异化,做独一无二的IP
5.拒绝“素颜”,巧妙包装IP
6.开放思维,做“立体化包装”

第四章 谨慎第一,论IP的禁忌原则
1.超级文艺的公众号是怎么死的?
2.绑定粉丝就是绑定IP价值的最大化
3.口碑传播技巧决定IP生死
4.微博营销是IP的“二次投胎”
5.处理敏感度问题,别给IP抹黑
6.积累口碑,别让粉转黑成为IP的死穴
7.好IP也怕巷子深
8.警惕“IP裂变”

第五章 “萌文化”方兴,如何锁定IP的卖点
1.你要迎合的只有你自己
2.卖出一个吸引人的“紧俏IP”
3.过分接地气就是没底气
4.走心的IP胜过快速消费的IP
5.职业IP养成师——IP经理人

第六章 体验经济,匠心独具造IP
1.提供有价值的思维共享
2.做有互联网思维的IP
3.坚持提供原创让IP永不枯竭
4.IP授权须谨慎
5.好故事讲出最强IP
6.泪崩的情怀,亲民的IP

第七章 粉丝效应,IP养成法则
1.找准有效目标,生成“定制IP”
2.不商业化的IP不是好IP
3.从粉丝身上挖掘IP的模板
4.巴菲特如何玩转IP
5.话术致胜,IP怎样留住人心
6.打造属于自己的粉丝
7.多一点套路,少一点弯路
8.品牌如何转化“IP粉”

第八章 内涵为王,延长IP的保质期
1.软性传播,增加IP的适应性
2.IP复刻,让竞争对手教会你
3.培养第七感——网感
4.人格化营销是制胜之道
5.吸引力决定核心价值

第九章 玩转个人IP
1.个人IP潜力无限
2.寻找变现新途径
3.有个性才有独特的IP
4.个人IP和企业IP相互借力
5.从网红经济看个人IP的出路
6.网红经济是大众文化的崛起
7.草根IP一样能火

第十章 新媒体下的IP养成秘诀
1.新媒体成优质IP的爆发渠道
2.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
3.“红利消退”后的新玩法
4.打造自媒体的“专属IP”
5.传统媒体进化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