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玩转IP(新媒体下的新商业法则)》:
“不受制于单一平台”指的是能够在多个平台继续发挥影响力,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抗日剧,单论收视率可能会高于《花千骨》和《琅琊榜》,但它成不了IP,因为它一旦流传到网络上,年轻的受众群体点击量锐减。
既然IP能在多个平台生存发酵,可见它的自由度是相当高的。在微博时代,IP内容的生产者非常自由,能通过一些碎片化内容进行信息传播,不过这种平台下的IP传播又由于公开性、无私密性受到掣肘。到了微信公众号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微信公众平台将以往的流量争夺过来,让微博、网站等其他内容平台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要么跟进,要么被抛弃。2015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三大门户和百度、QQ等都将流量分给了自媒体,于是在互联网上,很多内容生产者赢得了超过平台方的流量分配权。换句话说,在自媒体时代,制作者更加自由,~P2——稿多投而不必担心自己被拉进黑名单,这恰恰符合了IP的显著特征:多平台,自由度。
“微博+微信”构成了现如今自媒体的主要战场,目前很多微信上起来的知名自媒体,都不再满足只局限手机APP这块阵地,而是将自己的内容在各个平台上全面铺开,走一条“微信+微博”两条腿走路的路线。虽然这种套路无懈可击,但并不是哪个自媒体都能吸引和分配到流量,即便是重量级的公众号也如此,比如十点读书、哲学人生网这些大号,其真正优秀的原创内容也不是很多,只是因为涉足较早成为了大号,可替代性也较强,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风险。相比之下,商务范、毒舌电影这一类的公众号,不仅拥有优质的内容,而且与众不同,得到了粉丝的追捧,充分保有了流量。这些真正掌握了流量分配权的内容生产者,就是自媒体中拥有最强IP的例子。
由此可见,单一内容、单一平台的自媒体都存在着发展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无法真正掌控流量分配权,这些自媒体或者过于专注营销和传播方式,或者忽略了受众的偏好追求,而没有用心经营自己的原创IP,导致了流量的不稳定。
如今,很多投资方都对自媒体的原创IP产生了兴趣,这并非是资方对内容本身有了关注,而是对流量分配权的看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各个平台上争夺的都是“流量分配权”。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媒体中的IP具备能产生优秀内容的鲜明特征,而正是凭借这些内容才能在各个平台上分发甚至引流。
造成自媒体难以掌控流量分配权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少自媒体的制作者在布局方面走入了一个误区:他们只专注一个平台,却没有意识到平台上的红利越来越薄,风险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凭借分配流量为自己打造IP,反而扼杀了IP产生的土壤——多元化生存能力。
门户网站时代持续了差不多8年的时间,搜索时代维系了5年,后起之秀微博和新兴之秀微信持续了两三年,而现在的平台局势是多元化的,流量分配权不断更迭替代,这场争夺战也变得越发残酷和持久,内容生产者要想笑到最后,只有在内容制造本身上下功夫才行,同时还要避免在单一平台的苦战,要实现在多个平台赢得口碑和影响力,聚集新的粉丝群体。
那么,流量分配权靠什么争夺?自媒体原创IP。于是新的问题来了——自媒体IP如何才能产生,一个是新奇的话题,另一个就是情感共鸣。
所谓新奇的话题,就是不过时、有强烈争议性、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内容;所谓情感共鸣,包含了共同回忆和共同敌人两个因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