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伏牛传:一个社群品牌的内部运营笔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533023
  • 作      者:
    张天一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揭秘社群品牌运营背后的规律和逻辑
  90后创业者张天一白手起家,在伏牛堂创立一年之际,已是京城大众点评口碑佳湖南牛肉粉店、获得四轮数千万投资,他是如何做到的?
  餐饮品牌伏牛堂如何建设20万人的青年人生活社群“霸蛮社”,并快速成为知*品牌?
  随书赠送精美书签(即优惠券),扫码使用,单次在微信商城购买商品立减十元,不限次数,终身有效。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天一,伏牛堂创始人,北大1898咖啡联合创始人。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用10万元开始创业,迅速将伏牛堂打造成国内有代表性的社群经济型企业。业余爱好写作,著有《六道轮回历史上的亡国名君》《90`s:不为乌合不从众》。

展开
内容介绍
  《伏牛传:一个社群品牌的内部运营笔记》是一本餐饮社群品牌的内部运营笔记,90后创业者张天一记录了创办伏牛堂餐厅过程中建设霸蛮社社群的详细历程,并场景化揭示了社群品牌运营背后的规律和逻辑。
  伏牛堂米粉店怎样通过零成本运营社群品牌不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对策就是这支90后创业团队对T型战略的灵活应用。书中详细介绍了T型战略的五个法则:趴着说人话、制造情感不对称、人格化、归初心、打造自组织社群。
  针对当前很多创业者都感到困惑的社群品牌运营问题,张天一将亲自策划的品牌运营案例、运营过程中的所思所悟、积累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无私地在书中分享,总结了真实的体悟和简单易行的经验,记述了创业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出的打造社群的经验干货。相信对于创业者、社群管理者和企业营销人员具有实用的借鉴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说完了互联网和社群对实体经营的影响,我再讲讲我所理解的社群的几种模式。
  在列举这几种模式之前,我们需要清楚了解到的一点是:
  “从以主流用户为中心到以头部天使用户为中心的转变,决定了我们今天的社群建设公式有所改变”。
  今天的社群公式是:
  “社群势能=数量*质量的平方*连接频率的平方”
  这个公司的含义是什么?过去我们的企业一谈到自己的粉丝群,是以数量为优先级别的。很多传统老板经常会说,我们的会员有几百万几千万。但是你一问他,这里面他企业能够接触到的有多少,对方就说不上来了。因为这些所谓的会员不过是在企业这里填写了一些半真不假的信息,办了一张会员卡而已,基本上和僵尸差不多。
  比起过去要求数量的会员制模式,现在我们的企业做社群更加强调的是社群的质量(铁粉)和连接的频率。
  当时我做伏牛堂的社群霸蛮社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要做一个怎样的社群呢?于是我直觉地想到要参考一下当今中国做社群好的公司。那么,毫无疑问是要向小米学习了。于是我开始琢磨小米的社群模式。但是看了看小米,猛然觉得不对,小米这个不是社群群啊,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邪教。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小米的社群有明显的拜物教性质的。所有人都把雷军和小米手机当作偶像或者图腾,但是成员之间没有太多互动,这是一种典型的偶像崇拜式的“1 TO N”群组模式。可但凡“1 TO N”的,都不会是一个成功的社群。
  因为这种社群的生死完全系于这个“1”也就是社群的这个神化偶像身上,但是在现在的这样一个时代,所有产品和现象的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神”也不例外。当神的生命周期衰竭时,就是这个社群土崩瓦解之时。从2015年6.18大促小米手机销量被华为反超,从苹果的APPLE WATCH只销售了几百万件上面我们都可以看出来这种狂热型社群组织的后遗症。
  小米模式不可持续,我又开始梳理我的思路。我开始琢磨,社群的类型到底有几种呢?我自己觉得,大概有这样几种:产品型社群、人格型社群、社交型社群、传销型社群。
  产品型社群。前面提到的小米,其实是产品型社群的升级版。整个社群是以小米为核心的。但和一般产品型社群不一样的是,小米手机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产品,它还具有了神格和宗教图腾的性质。这样的社群的生死存亡完全系于产品一身。
  如果产品型社群需要生命力更长,那么这个产品的要求是本身具有性能的可延展性和文化的承载力。比如说,哈雷机车的发烧友俱乐部、跑车的发烧友俱乐部,都能够以产品为核心打造某一种文化,从而极大地延展该社群的生命力。所以小米社群的核心,就是在于手机这个产品是否能够延展出足够强大的文化。
  人格型社群。此种社群是以某一个人物或者人格化载体为核心的。比如孙燕姿的粉丝群、李宇春的粉丝群。这种社群的成立前提是有一个精神领袖来作为图腾,凝聚人群。
  社交型社群。以成员之间的扁平化连接为组织形式的社群。但社交这种功能通常也会以附属功能的形式出现在其他类型的社群之中。比较典型的社交型社群如陌陌的兴趣小组、腾讯QQ的兴趣部落等。
  传销型社群。以利益分成机制来组织的社群,微商的分销和代理机制形成的集群基本上我都总结为传销型社群。
  ……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生子当如张天一     李善友
前言
第一章   我眼中的互联网时代
一、引子:从海权和陆权之争看互联网时代
二、互联网模式的本质:产能过剩时代的卖货学问
三、互联网思维还是用于更好地卖货
第二章  社群:定义品牌的扩张边界
一、伏牛堂的跨界:餐厅?媒体?服装店?90后的入口!
二、如何理解互联网餐饮品牌的高估值
第三章  对策:用T型战略打造社群品牌
一、品牌对创业公司的价值
二、创业公司的时代品牌红利:T型战略
第四章   如何用T型战略零成本打造品牌
一、所有的传播都是基于社交而发生的
二、一场2万人参与的京东食品众筹
三、坚决把广告“狗”踢出“内容”的队伍
四、一次朋友圈14小时众筹50万元学费的复盘
五、六度分隔理论的失效与四级社群传播规律
第五章    T型战略进阶法则一:趴着说人话
一、为啥要说人话
二、企业应当说什么话
第六章  T型战略进阶法则二:制造情感不对称
一、什么是情感不对称
二、如何制造情感不对称?制造企业收费站
第七章   T型战略进阶法则三:人格化
一、人格化:新一代消费者的认知路径
二、人格化内容:黄赌毒与正能量
第八章  T型战略进阶法则四:归初心
一、少不了的那句废话:归初心
二、品牌怕什么
第九章  T型战略进阶终极法则:打造自组织社
一、欲谈社群,先谈用户
二、我的实践:伏牛堂的社群之路
三、内部管理不自组织,外部管理则无社群
四、社群的终极检验:伏牛堂50万人发布会
后  记  中欧创业营的奇幻漂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