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来中国做生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9204440
  • 作      者:
    (日)加藤隆则编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1、内容贴合实际:如实反映当下市场形势,汇聚企业原始经营数据,教科书式呈现外企先进管理经验和外贸前沿动向。

  2、编写阵容强大:撰稿人中有获得“苏州荣誉市民”、“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等荣誉称号的日本人,也有在日本创业成功后又回到国内开展商业活动的中国人;有与共和国同龄的企业家,也有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学者。

  3、极具参考价值:书中汇集由经营者亲自解读的代表性商业案例,所涉及商贸领域横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三大产业,既有对食品、模具加工这些传统外贸项目的拓展,又有对环保、养老等新型合作领域的探索。

展开
作者简介

  加藤隆则,1962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1986—1987年在北京留学,学习语言。1988年入职读卖新闻,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任读卖新闻上海支局局长,2011年6月起任中国总局局长,2013年9月起任读卖新闻驻中国编集委员,2015年5月31日离职。现为自由记者。著作有《“反日”中国的真相》(讲谈社现代新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集中了30余名日本企业家在中国投资经营的过程和经验之谈,他们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分析日资企业在中国该如何立足和发展,所涉及的商贸领域横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三大产业,选择的商业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除了模具生产和食品加工等传统合作项目之外,还有关于养老机构、环保设计等新兴领域的探索。既有对既往商业经验的总结,也有对今后开展多方面合作的启示。对其他在华经营的日资企业以及与之合作的中国企业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要增进日中两国的相互理解也只能从民间, 尤其是通过经济来加强,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政治来解决。本书恰好包含着这种正能量,作为ZUI新的报告文集,它还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书中的文章反映和见证了日中关系“质”的变化。

  ——本书总编  加藤隆则

  日资企业如今在中国处于怎样的境地?是否能与中日经济环境割裂开并独立生存下去?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对于企业当事人,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值得关注的。关于这些问题,活跃在中日经济第一线的人们发出了声音,写出了这本书。

  ——日本侨报社主编  段跃中

  如果要寻求“在中国如何取得成功”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回答应该是这样的:“在中国拓展业务的风险很大。然而,这里却是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重要市场。竞争对手如云,胜者为王败者寇,关键看你怎么去面对。”

  ——江上志朗(共同通信集团 NNA 编集委员)

  “日本品牌就等于高品质、最适合中国人的品牌”这个概念曾经屡试不爽,如今难以再打动人心。业绩优秀的日资企业在销售策略上的共同点是:通过踏踏实实的“一对一”沟通,让中国媒体及消费者切实了解自己产品的高性能和高附加价值。

  ——三泽志洋(维酷公共关系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客户经理)

  我们很少有意识地、主动地去让对方了解自己,让对方对我们感兴趣。也许只有当你面对他们时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不仅限于商业领域,人际关系和政治领域也同样。多年来,我一直强调,不仅应该去“努力了解对方”,也需要为“被对方了解”而努力。

  ——横山达也(财团法人“日中经济协会”上海事务所所长)

  我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社会化问题的举措中大有商机,同时它也是我们人类必须去完成的使命和责任。

  ——西冈贵弘(福冈县上海事务所所长)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其当务之急是需要扩大以消费为中心的内需。在这种背景下,外资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就取决于其能否提供中国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菊池洋(国际协力银行北京驻在员事务所首席驻在员)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来中国做生意》:
  因友好城市关系结缘 正如新干线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象征一样,在中国,高铁也如实地描绘和见证了这个国家令世界瞩目的经济腾飞。不幸的是在2011年7月,浙江温州发生了高铁追尾事故,人员伤亡惨重,令人痛心不已。但在此之后,中国政府加强和落实了相关安全措施,高铁线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平均时速也由20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以上。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说:“(中国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中国政府还计划到2020年时将其延伸至1.6万公里。
  提到高铁,我不由得感到些许的欣慰和自豪,因为将高铁轨道固定在混凝土台板上的金属固定件就是由我们公司生产的。以前的铁路,是用一种叫做“狗头道钉”的钉子把轨道固定在枕木上面;而高铁出于安全考虑,轨道是安装在长约5米、宽约2,米的混凝土台板上。我们公司原先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后来我们获得了约合5亿2千万日元的高铁订单,即生产上海至南京的300公里高铁(于2010年7月1日开通)中一半区段要使用的道钉,由此便开始了高铁零部件的生产。发展到今天,高铁零部件已经占到了整个公司销售额的10%到20%。尽管今天一切已经走上正轨,但回想当初跟中国的结缘其实也是极为偶然的。
  那还是30年前的事情。我父亲是公司最早的创业者,他叫盐谷由荣。1949年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日本石川县金泽创办了一家铸造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也一点一点地稳步发展起来。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到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启动,地方之间的交流渐趋活跃。1981年,缘于同样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金泽市与江苏省苏州市结为友好城市。随后,苏州市提出,希望金泽市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提供支持和协助。于是受金泽市的委托和派遣,父亲于1984年访问了苏州,并同意向其提供铸造技术——这便是我们公司的起源。关于自己的经历,父亲讲得不多,他出生于大正时期,属于“战中派”(即在二战时期度过青春时代的人),也有过从军经验,曾经穿过广袤的中国大陆到了越南河内。初次来到苏州时父亲已经64岁了。我想,他当时大概是带着赎罪的心情吧,觉得自己在有生之年必须为中国做点事情。当时,中国与日本的技术水平差距很大,大概相差四五十年。因此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说是完全不计成本的“尽义务”。尽管父亲在1983年就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作为公司顾问仍然频繁地往返于日中之间。在他去世前的14年时间里,他共计访问了中国200多次。
  同甘共苦的中国同事 由于我是次子,所以父亲便把中国工厂的重任交给了我。我从1987年开始到苏州国营铸造七厂进行技术指导,当时除了技术水平之外,日中双方在对制造业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对此我感受颇深。那时的铸造厂,真的就像过去吉永小百合主演的电影《化铁炉林立的街道》里所描绘的那样,把焦炭铲进炉子,用高温将铁块熔化成铁水,然后再将其注入到用型砂做成的铸型里面。那可是真正的“3K工作”①。
  车间里面尘土弥漫,黑乎乎的,几乎伸手不见五指。
  随着技术的进步,日本工厂的工作条件己经大为改善,但是在中国当时采用的仍然是陈旧的传统工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广东深圳涌起的改革开放大潮开始席卷大江南北,国营企业永不破产的神话开始破灭。国营企业都在拼命地寻找新的资本和技术,于是有人找我们谈合资办厂的事情。考虑到我们这种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承担投资风险,好几次我都放弃了这个念头。然而,就在答复时限的最后一刻,一直为日中双方牵线搭桥的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女翻译对我讲了这样一番话: “帘子的背后有可能是美味可口的苹果,也有可能藏着一条蛇。盐谷先生您因为肚子不饿,所以害怕把手伸进去。但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会变成什么样,您不鼓起勇气伸手去试试怎么可能知道呢?如果只考虑眼前的话,怎么可能有未来呢?” 直到最后的最后,我一直为此伤透了脑筋。父亲也只甩下了一句话“你自己拿主意吧”,便不再过问。在1994年我终于做出决断,以合资方式设立了苏州石川制铁有限公司。这里面既有对父亲中国情结的考虑,还包含着与当时同事们的感情,7年来我们一起流汗,一起被熏成“黑包公”,我们的关系怎么能说断就断了呢?如果不继续干下去,之前的努力岂不是付诸东流了吗? P3-5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技术力撬动大市场

日企铸件助力中国高铁腾飞

小工厂实现大愿景

打破固有观念至关重要【评论】

“日式双肩包”勇闯中国市场

购物中心里的游乐场【专栏】

第二章 如何应对“反日”情绪

“去日本品牌化”公关的尝试

本土化——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撤资与扩大——日企的两极分化 【访谈】

第三章 “和”的真正价值

一本旅游文化杂志所传播的日本之美

连接日中两国的樱花之桥

日本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设计——日中交流的另一种语言

了解与被了解——两个努力都不能少【专栏】

第四章 环境问题与老龄化社会中的机遇

迷惑不安的时代

解决社会问题——日中合作大有可为

“80 后海归”献身中国环保

日本式服务与中国式人情

21 世纪的遣唐使【专栏】

第五章 13 亿人的“美食”生意

服装、有机蔬菜与樱花

让咖喱走上中国人的餐桌

火锅连锁店掀起“服务革命”

中国人会喜欢上“冷酒”吗

香港建筑师开的日本酒吧【专栏】

第六章 日中经济未来愿景

中产阶级日趋注重生活质量

开展培训项目——共享技术文化

渐趋务实的日中地方交流

改革新动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从数据看日中经贸交流现状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