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新闻报刊、论述、公文、描述及叙述、科技和应用等主要功能文体进行英汉翻译的探讨,并指出各个功能文体所包含的范畴、文体特征以及翻译要点。本书关注的重点是“理解”,第一章便提出“翻译与理解”的讨论;最后一张包含的是属于译文操控理论的三个分论;其余六个单元都是针对性很强的翻译对策与方法的探讨。该书理论阐述明白易懂,原文例句精辟。
论述文体的汉译要点
(一)透彻理解原文,首先是准确掌握词义。由于论述文用词比较严谨、端重,特别是多用比较抽象、比较具有概括性的词,因此词的正确理解和翻译就成为翻译论述文的首要任务。翻译者必须注意研究如何辨析词义,正确判断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的含义,必须比较熟练地掌握各种译词的手段,避免由于译词不当,造成行文上的阻滞梗节(Grittiness)。这是翻译论述文应当特别注意的。只要译者善于掌握词义辨析的方法,在反复实践中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译词的手段,就能够克服翻译论述文的这一个基本障碍,化阻滞、通行文。
(二)论述文重逻辑论证,因此翻译这类文章首先必须反复通读原文全文,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和谋篇布局的脉络;进而弄清作者的每一个论点和每一个论证环节,即作者逻辑推论的层次,因为语言只是思维的“ 外”,只有理清作者逻辑思维的层次,才能比较清楚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句型和章法来体现自己的思想。反之,如果译者不深读全文,没有抓住原文作者的基本立意,就动手翻译,结果必然是执着于原文中孤立的语言结构,越翻越糊涂。只重语言形式上的分析,不重文章内在的思维逻辑和论证脉络的深入探究,忙于动笔,急于成章,必然会使译文疏漏百出或不知所云。这种翻译作风,必须及时纠正。
(三)注意汉语论述文的一般用词倾向和风格、体式。翻译英语论述文时应注意译文与原文用词倾向、风格和体式的大体吻合,做到量体裁衣。一般说来,翻译英语论述文时汉语行文不宜太俗,忌用俚俗语或方言词语。同时,译者应注意不要因为原文用词、造句比较端雅或严肃,译者为了求雅,而将译文弄得文白夹杂,不伦不类。除非出于照应原文的特殊要求,汉语行文必须保持连贯性(Consistency)。论述文要求行文端重,翻译时请注意虚词的语域问题(见8.2.4),不要流于俚俗。
本位 本分 本色——《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序 001
本书体例及使用说明 008
本书中使用的缩略语 010
绪 论 1
第一章 理解与翻译 8
1.0 概述 8
1.1 解构意义:复杂性(Complexity) 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 9
1.2 交流语境强化了意义的复杂性 10
1.3 超文本意义 12
1.4 理解的文化障碍 13
1.5 翻译理解的对策论 16
第二章 新闻报刊文体 20
2.0 概述 20
2.0.1 新闻报刊文体的范畴 20
2.0.2 新闻报刊文体的特点 21
2.0.3 新闻报刊文体的汉译要点 33
2.1 翻译的基本策略是解释:兼论直译与意译 35
2.1.1 语际转换模式 35
2.1.2 推论与结论 40
2.1.3 可读性与可译性 44
2.2 英汉语序对比及翻译 56
2.2.1 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 57
2.2.2 修饰语的前置与后置 62
2.3 英汉语序特点及照应问题 74
2.3.1 新闻报刊标题的特点 74
2.3.2 英语后置修饰语的照应问题 82
第三章 论述文体 92
3.0 概述 92
3.0.1 论述文体的范畴 92
3.0.2 论述文体的特点 92
3.0.3 论述文体的汉译要点 96
3.1 词的翻译 97
3.1.1 英汉词义的差异 97
3.1.2 英汉词义辨析法 99
3.2 常见的译词法 110
3.2.1 推演法(Deduction) 111
3.2.2 移植法(Transplant) 112
3.2.3 引申法(Extension) 113
3.2.4 替代法(Substitution) 115
3.2.5 释义法(Explanation) 118
3.2.6 缀合法(Combination) 121
3.2.7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123
3.3 译词要点 124
3.3.1 准确掌握词的暗含义 124
3.3.2 准确掌握语气的轻重 126
3.3.3 准确掌握词的文体色彩 127
第四章 公文文体 132
4.0 概述 132
4.0.1 公文文体的范畴 132
4.0.2 公文文体的特点 132
4.0.3 公文文体的汉译要点 139
4.1 翻译英语句子的基本程序 141
4.2 常见的英语长句、难句汉译法 143
4.2.1 包孕(Embedding) 143
4.2.2 切断或分切(Cutting) 146
4.2.3 倒置(Reversing) 150
4.2.4 拆离(Splitting-off) 154
4.2.5 插入(Inserting) 158
4.2.6 重组(Recasting) 161
4.3 结语 164
第五章 描写及叙述文体 168
5.0 概述 168
5.0.1 描写及叙述文体的范畴 168
5.0.2 描写及叙述文体的特点 170
5.0.3 描写及叙述文体的汉译要点 173
5.1 情态的翻译 175
5.1.1 概述 175
5.1.2 英语情态动词(The Modal Verb)的翻译 175
5.1.3 结语 212
5.2 动词进行体的情态翻译 213
5.2.1 描写功能(Descriptive Function) 214
5.2.2 过渡功能(Interim Function) 216
5.2.3 表情功能(Emotional Function) 217
5.2.4 修辞功能(Rhetorical Function) 219
5.2.5 表示主语的特征(Characteristic)或倾向
(Inclination) 220
5.3 句子的情态翻译 221
5.3.1 通过变换句式表现句子的情态 221
5.3.2 变换语序 224
5.3.3 译出句中带情态的词语 226
5.3.4 增补适当的语气助词及其他虚词 228
5.4 超文本情态的领悟和翻译 229
第六章 科技文体 234
6.0 概述 234
6.0.1 科技文体的范畴 234
6.0.2 科技文体的特点 234
6.0.3 科技文体的汉译要点 243
6.1 英语动词的翻译 247
6.1.1 英汉动词对比及翻译 247
6.1.2 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 256
6.1.3 英语状语性分词结构的翻译 263
6.2 英语科技词汇与连词的翻译 272
6.2.1 科技词汇的翻译 272
6.2.2 科技术语统一问题 277
6.2.3 连词汉译问题 280
6.3 英语计数的汉译 288
6.3.1 倍数表示法(Multiplication) 288
6.3.2 计量转换 295
第七章 应用文体 299
7.0 概述 299
7.0.1 应用文体的范畴 299
7.0.2 应用文体的特点与汉译要点 299
7.1 英语代词的汉译 321
7.1.1 英汉代词比较 321
7.1.2 代词汉译的几个问题 323
7.1.3 代词的指代关系 335
7.1.4 不定代词one 的翻译 339
7.1.5 人称代词指代范围的扩大 341
7.2 英语介词、冠词及名词数的汉译 342
7.2.1 英汉介词比较 342
7.2.2 介词汉译的几个问题 344
7.2.3 复数的翻译 352
7.2.4 英文名词复数的变义 358
7.2.5 数量词必须符合汉语习惯 361
7.2.6 冠词的汉译 362
第八章 翻译三论 371
8.1 论严谨 371
8.1.1 概述 371
8.1.2 要义 372
8.1.3 译文不严谨的表现形式 372
8.1.4 结语 384
8.2 论修辞 385
8.2.1 概述 385
8.2.2 精心斟酌译词 385
8.2.3 恰当运用成语 393
8.2.4 正确使用虚词 397
8.2.5 灵活安排句式 403
8.2.6 谨慎掌握增减 409
8.3 论风格的翻译 412
8.3.1 概述 412
8.3.2 “返其真”:译文应适应原文文体风貌 413
8.3.3 “方寸之地”见功夫:译文与作家个人风格 420
8.3.4 关于所谓“翻译体”(Translationese) 425
简体字版再版后记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