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河青山勾勒对生命通境的无垠想象,以赤子之心构筑现代汉诗的语言之道。诗集完满呈现诗人精研自我的创作历程。
★随书附赠诗人杨键诗画明信片。
★杨键是当代著名诗人,也是一位风格鲜明,具有代表性与辨识度的诗人。本诗集收入其1993年至2020年的诗歌作品,诗作古朴、清远,情感饱满,从中可以读到无比辽阔而又绵延无穷的生命力。是杨键全新诗集,也是能全面反映其创作成就的一部诗集,可以一窥其创作风格与全貌。
《长江水:杨健诗抄1993—2020》是诗人杨键全新诗歌作品集,作品创作时间横跨90年代至今,共200余首,按时间顺序分为十个章节:一、古别离(1993—1995);二、心曲(1996);三、暮晚(1997—1998);四、何边柳(1999);五、在山脉与湖泊之间(2000);六、山水的气息统驭着我们(2001);七、跪着的母子(2002);八、觅祖的道路艰难重重(2002);九、荒草(2004—2013);十、一粒种子(2016—2020)。包括两个大的部分,一部分是精选其历年创作的诗歌精品,另一部分则是其近年来的新作。通过本诗集,既可以领略到诗人的创作全貌,又可以了解其近几年的写作成果。
长江水
汉字我一个也没有救活,
它们空荡荡,
空荡荡浩浩荡荡。
我写下的汉字全是遗物,
如同枯干的老人斑,
如同身首异处的人犯。
我是自己的遗物,
如一粒扣子,
是一件军大衣的遗物。
我告别,
以一双盲人眼,
看着残缺不全的长江水。
你看见我妈妈了吗?
你看见我妈妈了吗?
她长着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她从前殷实富有,现在一贫如洗,
她枯干、冷寂、连绵不绝。
她好像微弱疲惫的煤灰,
又像是明末清初的残迹零墨。
她颤颤巍巍密密麻麻写下的几十万字的家族史在一场火焰里消失,
她是灰烬里残留的字迹,是淡淡的秋意。
她像美丽晨星划过这条滔滔不息柔情万种的江水,
你看见她了吗?
她震惊于自己的大苦大难她亘古不绝,
你见过她吗?
渔民们说,闸口每天有这么多自杀的身体,
我们从没有见过你所描述的这样的母亲。
母亲
母亲保留了她当年扛煤炭时穿过的一双球鞋,
上面共有二十一个补丁,
干干净净(难以想象的干净)
呆在鞋柜里。
母亲好像从来没有年轻漂亮过,
她是如何从割麦子的女孩变成在长江边砸矿石,
在解放牌卡车上运水泥的妇女?
她一生做过十三种临时工,
为什么离开泥土一切都变成临时的?
她做梦都想变成正式工,
但一生也没有做成。
我想起成群结队在长江边砸矿石的妇女,
其中就有我的母亲
用那种蓝色的帆布做的帽子,裹着头发。
刚刚来临的工业把她们圈在混浊的
长江之边。
她们大都是从乡村,
同她们的男人一起来的。
我记得父母亲好像从来没有快乐过,
我们兄弟三个也没有,
为什么没有快乐也会遗传?
我保留了两张照片,
一张是我们全家的,
一样的呆滞、迷惘。
一张是我曾祖的,
表情肃穆、恭敬,只能来自于君主时代。
我凝视着这张照片,
久久不忍放手。
窗外的雨水再大
也引不起我的注意,
免得稍一走神,
又被卷入你的河流之中。
馈赠
树叶没有经过任何抵抗就落下了,
风,
又把它吹起,
它也是没有任何抵抗地“沙沙”作响。
在它瘦小、干枯的身体上,
爱,似乎比它在树干上的时候还要强烈。
是的,我是不死的,
也一定是这些树叶所赠。
卷一 古别离(1993—1995)
卷二 心曲(1996)
卷三 暮晚(1997—1998)
卷四 河边柳(1999)
卷五 在山脉与湖泊之间(2000)
卷六 山水的气息统驭着我们(2001)
卷七 跪着的母子(2002)
卷八 觅祖的道路艰难重重(2003)
卷九 荒草(2004—2013)
卷十 一粒种子(2016—2020)
杨键是最本质,最中国,也是具有超越意向的当代汉语诗人;悲天悯人,既置身废墟又立于源头。杨键的诗悲音不绝却辽阔深远,敦厚和尖厉并存。
——韩东(诗人)
杨键乃一古人,寥若晨星,他的诗仿佛得自天启。他的出现像某种时间的开始,使我想到了荷尔德林。
——于坚(诗人)
大千世界,我们在寻找着我们的诗人(而他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我们复杂、宿命的人生——它的悲、它的苦、它的乐、它的愁、它的生、它的老、它的病、它的死——每时每刻都在急切地等待着这位诗人来替我们感受并表达。现在,我们终于等到并找到了这位诗人。
——柏桦(诗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