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记:中国人的生活之美》是一本以物为线索的故事集。物的故事,也是历史故事,也是人的故事。全书讲述了包括建筑、床榻、团扇、笔墨纸砚、凤冠霞帔、阴文印阳文印等数十种器物的故事,旨在体现200年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人生活之美。
一对新人在结婚当天所穿的服饰就叫做"喜服",中国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喜服,比方说在遥远的周朝,喜服是黑色的,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或许有些不可理解,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婚礼是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之下所进行,不像后来那般喧闹、吹吹打打,而黑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庄重,正符合婚姻不可儿戏的寓意。
我们所熟悉的"凤冠霞帔"是明代的喜服,这是新娘的装扮,新郎则是状元服。一直到现在,
至少对于新娘来说,"凤冠霞帔"可以说是"中式喜服"的代名词,只不过现在不会再为新娘盖上头巾而已。
在过去依凭媒妁之言、完全由父母包办的婚姻,一对新人往往在结婚之前没有见过面,对于对方的长相只能凭着媒婆的描述加以想象,而大家都知道,媒婆为了积极促成这桩婚事,不免经常都会言过其实。因此,大喜之日,当新郎揭下头巾的时候,对双方而言都像是"开
奖",只要头巾一揭开,不管眼前这个人合不合你的眼缘,都得在一起过一辈子了。可以想
象,对于新人来说,要揭头巾的那一瞬间,一定相当紧张。
比如《浮生六记》中的沈复和芸,他们的婚姻不是传统意义的媒妁之言,事实上还颇有现代自由恋爱的味道。他们生于同年,芸是沈复舅家一个亲戚的女儿。清乾隆二十八年,芸在正月出生,沈复则是在十一月下旬出生。在沈复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随母亲回去探亲,见到芸所作的诗,非常欣赏,当下就很天真同时也很笃定地告诉母亲:"若为儿择妻子,则非淑姐不娶。"
芸姓陈,字淑珍,因为比沈复大,所以沈复称她为"淑姐"。沈复的母亲也很喜欢芸性情柔和,遂脱下金约指作为订礼,和芸的母亲商定亲事,就这样为两人缔了婚约。过了五年,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二日,两人结婚了,芸满十八岁,沈复实际上还要再过大半年才满十八岁。大喜之日,由于两人之前见过不止一次,也相处过几次,当沈复要揭头巾的时候两人自然都不会那么紧张。沈复形容,揭了头巾之后,两人相顾一笑。想必是幸福甜蜜的一笑,毕竟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呀。
接着,两人一起喝了"合卺酒",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据说起源于上古,经过几千年一直保留下来。直到今天,在结婚喜宴上,新郎新娘要喝的"交杯酒",就是从一起喝合
卺酒这个习俗来的。所谓"卺",是指古代婚礼上作为酒器的瓢。("瓢"就是把葫芦破开,
用葫芦干壳做成的勺)
古时候,"婚姻"两字原本都是写成"昏因",这是因为结婚当天新郎往往都是在黄昏的时候来接新娘,而新娘则都是因新郎而来,取"昏"和"因"两个字,合称"昏因"。而在新房内共饮合卺酒(也有一种说法叫做"合欢酒"),是一种既神圣又美好的祝愿,象征着两人从此将成为一体,所谓永结同心。后世把"卺"改为杯盏,慢慢就称之为"交杯酒"了。
其实古代的婚俗如果讲究起来规矩是很多的,从聘书(双方订亲之书)、礼书(礼物清
单)、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纳采(今天所说的提亲)、问名(今天所说的合八字)等等,相当繁复。
《浮生六记》中的沈复和芸在一起度过了二十三个年头,一直相亲相爱,按沈复的形容就是从新婚开始便"耳鬓厮磨,形影不离,爱恋之情,无法用语言形容",直到后来因为芸的病故才分离,如此神仙美眷,伉俪情深,着实令人称羡。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物件岁月长/1
结秦晋之好,余生皆卿/6
民居床榻帷帐/7喜服合卺酒银烛/19粉黛胭脂催妆礼/24
平淡生活,志趣相投/30
笔墨纸砚/31阳文印和阴文印/39翡翠钏/42团扇/44四君子/47
贫贱夫妻不哀,烟火深情如诗/52
八仙桌/53梅花盒/57杯箸酒壶/60竹帘/64女红、刺绣/67
布衣饭菜,可乐终身/74
镬与釜/75
静室焚香,闲中雅趣/82
香炉/83花园/87
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94
发髻、蝴蝶鞋和肩舆/95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104
元宵节/10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12
春节/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