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少年一起努力
傅佩荣
推广国学是我这几年的生活重心,在讲堂上经常看到父母带着孩子来听课,这时我会觉得特别开心,下课之后忍不住会问年轻的孩子:“很欢迎你来听课,你可以听懂吗?”
我所专注的国学是指儒家与道家的经典,我期许自己要,让大家“听得懂,想得通,做得到”。因此,青少年的认可,对我而言是有重大意义的。
把一句古文译为今天使用的白话还不算难事,因为许多专家做了准备工作。但是接下来还需考虑什么?我参考西方诠释学,提出理解及解释一段文本的四个步骤,可以在这里说明一下。
一、“这句话的原文在说什么?”谈到原文,古代经典在传抄与刻印的过程中确实可能出现错误,而历代专家的考证也未必能有共识,明白这一点,就会保持比较开放的心态,使自己有更大的思考空间。
二、“这句话想要说什么?”这牵涉经典文本的历史及社会背景,以及原作者的意图。譬如,孔子的学生多次向老师请教“仁”是什么,而不曾有人问过“道”是什么, 这表示孔子思想的创意与关键在于“仁”。至于老子与庄子,则经常讨论“道”,但又承认不可能说得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想要说的往往意在言外,值得进一步厘清。
三、“这句话可能在说什么?”一句古文历经两千多年,对每一代的学者都会有所启发,因此它可以有多种意义的解读。譬如,在研读《论语》时,我看过大约四百家注解,发现没有一句话是没有争议的。这不是缺点,反而鼓励了我们做深入的探讨。
四、“这句话应该在说什么?”经过前面三个步骤的磨练,我可以并且必须判断文本的意思,这时所谓的“应该”,就不是主观的臆测,而是有所依据。我要以经解经,把经典讲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然后以自己的经验去印证经典,看看能否提升心灵境界。
以上是我研读经典的方法,而其成果则是我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易经》这七本经典的译解与阐释。现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从这些著作中,编选整理了四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内容,加上一本西方哲学的入门书,希望我的学习心得可以与更多年轻的朋友分享。我感谢出版社编辑的用心,书中的插图与链接,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感谢叶莲芬、宋宝珠、林碧莲三位志工辛勤的校对。我们的愿望是一致的,希望与青少年一起努力。
二
保持学习动力的秘密
人有理性,可以学习。但学习的内容、方法与目的是什么?两千多年以来,《论语》是大多数中国人最先接触的一本书,其中的开篇第一句话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认真实践,不也觉得高兴吗?在此,我们要了解:学习的内容是传统的五经六艺,学习的方法是配合个人的思考与反省,学习的目的是修养德行、提升能力与启发智慧。
【诵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学”与“习”要配合
学而时习之,熟读经典、掌握技能,并适时地进行实践,这是孔子对学习的基本定义。会不会学,学习方法尤为重要,那么在《论语》中孔子特别强调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要谈的主题是,如何学习。说到学习,孔子本人,特别有经验。史书上一些资料记载,孔子曾经向师襄学习乐。古代的音乐,除了理论之外还有操作的部分。孔子跟老师学音乐的时候,学着学着老师说弹得很好了,可以换一首曲子。孔子说不行。我只懂得这个曲的基本的旋律,但它的技巧还不太熟悉。老师只好让他继续练。练到后来老师说,技巧非常好了,可以换一首曲子了。孔子说,我只懂得它的技巧,但还不了解做这个曲子的用意是什么。老师一听,这个学生很特别,让他继续练,练到最后老师觉得弹得实在太完美了,跟他说换一首曲子吧。孔子说,我懂得它的用意了,但还不知道这个曲子所描写的人,长什么样子。再隔了几天孔子说,我领悟到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了。这个曲子所描写的人啊,瘦瘦的,黑黑的,高高的。如果不是周文王又是谁呢?老师听了吓一跳,因为这个曲子叫做《文王操》,就是描写周文王的。老师就离开他的位置,向孔子鞠躬。为什么?这样的学生,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学生只是问道比较晚一点,不见得一定要永远在老师后面。孔子就是这样的学生。
教学相长。老师教导学生,学生有时候也会启发老师,就像韩愈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孔子的学生中,谁能带给孔子启发呢?《论语》里提到的只有一个子夏。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子夏请教说:“‘笑眯眯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睛真漂亮,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子夏接着说:“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是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整整小四十五岁,是文学科的高材生。他对于文献知识、《诗经》《书经》都特别熟悉。有一次他请教老师说,《诗经》里有一句话我不太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呢?前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是在形容一个女孩子天生丽质,一笑起来眼珠滴溜溜转,很好看;可是后面又加上一句“素以为绚兮”,穿上白色的衣服,非常光彩耀目。子夏觉得奇怪了,为什么非要穿上白色的衣服,才会很吸引人呢?
孔子回答了四个字:绘事后素。古代的绘画是先上各种颜色,最后以白色分布其间,使众色凸显出来。这与后来的绘画不一样,后来人们能造出很好的白纸,画画是在白纸上绘彩色。而现在挖出来的汉帛都是有颜色的,接近咖啡色或树木的颜色,所以孔子那个时代画画要最后上白色,白色一上,前面黄的、红的、绿的、黑的全都凸显出来。换句话说,白色本身没有颜色,却可以凸显其他彩色。
孔子回答“绘事后素”,意思是说一个女孩子天生丽质,底子好,不必多作装饰,只要穿上白色的衣服就很漂亮了。本来这时候可以下课了,子夏突然心血来潮,接着问了一句,“礼后乎?”“礼”是不是也是后来才产生的呢?孔子一听,非常高兴,“起予者商也”,能够带给我启发的是子夏啊,现在可以跟你谈谈诗了。为什么孔子听到子夏的问题很高兴?这与他对人性的观察有关。很多人认为人是一张白纸,学了“礼”之后,等于是加上了彩色,说话有礼貌,行事有分寸,文绉绉的。事实不然,按照孔子的理解,人性向善,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而礼是后加上去的,是白色的,学礼是为了使人性原有的美质展现出来。因为任何彩色都需要真诚的情感,“礼”就是把人真诚的情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由此可知,儒家推崇“礼教”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的内心感受有一个表达的形式,这个形式是社会人群所共同接受的;而不是教人礼乐之后,变成一种包袱,反而束缚了人的自由天性。
《易经》里有一个“贲卦”,卦象上面是山,下面是火,亦即“山火贲”。《序卦》说,贲,饰也,代表它可以作为装饰。讲贲卦时,有一句“上九,白贲,无咎”。《易经》每一卦分六爻,最后一爻叫上九或上六,这一爻大部分都有凶兆或不利之兆,但在贲卦里却是“无咎”。意思是:你占到贲卦,本来是要装饰的,但记得用白色来装饰,就没有灾难了。为什么?因为白色是最好的装饰,能让你纯朴的本质和内在的本性凸显出来。孔子认为,礼就是白色的,它不是要给人性加上什么色彩,而是把人内在向善的本质表现出来。
孔子钻研探索的学习精神和教育方法,在《论语》中都一一体现出来。开篇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提炼出关键字就是“学”“时”“习”。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对这三个关键字又该怎么去理解呢?
我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老师这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孔子说,学了以后时常复习,不也觉得高兴吗?我们听了都觉得,孔子太不了解我们了,学了以后时常复习就要考试,那谁高兴呢?所以我们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听到这句话就跟孔子保持距离,觉得这个老人家不了解我们。我后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才发现,孔子被误会了。这一句话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以他以前当学生、现在做老师的丰富经验,他说这个话到底在表达什么?
这里要讲三个字:学、时、习。第一个“学”,古代的学,学什么?五经六艺。五经指《诗经》《书经》《易经》《礼经》《乐经》。里边包括文学、历史学,生活礼仪、音乐、艺术、哲学;你把这些学会,才能担任国家的领导,才能带领整个社会往正确的方向走。六艺是六种基本的技能,礼乐射御书术。礼和乐既有理论的部分,也有操作的部分。你理论讲得再好也不够,需要能够演奏才可以。射是射箭,御是驾马车,书是书写,术是计算。你懂得六艺,你才有办法担任官员,领导百姓,从事重大的政治活动。所以孔子所说的“学”有具体的内容,指五经六艺,加上他个人对于当时许多事情的评论、观察及心得,这是他希望教给学生的。
我们接着看第二个字:“时”。我仔细研究,在《论语》这本书里面,“时”这个字出现十一次。它用得最多的含义指“适当的时候”,比如“你说话要找适当的时候”,别人才不讨厌你。“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你要让老百姓服劳役, “使民以时”,在适当的时候让老百姓服劳役,百姓就不会责怪。对吃东西,孔子有一句“不时不食”,不是这个时候的蔬菜他不吃,因为它不一定健康啊。第二个是当做季节,指春夏秋冬四季。或者人生阶段,譬如年少之时,没有当做时常讲的。
孔子教导学生,能够做到随时点拨,因材施教。有一次他带着弟子经过一座山上的桥梁,看到几只山鸡“色斯举矣,翔而后集”(《论语·乡党》),人的脸色稍有变化,山鸡就飞起来了,在天空盘旋了一阵之后,再聚到一起。为什么人的脸色一变,山鸡就飞走了呢?在旅游景点或广场之类的地方喂过鸽子的朋友大概会有类似体会。这些观赏鸽有时候赶都赶不走,在你身边跳来跳去,希望你给它一点食物吃,但是如果你起了念头,心想我抓一只来吃烤鸽,它立刻就飞走了。为什么?因为鸽子会看人的脸色。人一有意念之后,就有一种力量表现出来。譬如我们看武侠小说,常常看到一个人还没出现,杀气就来了,因为这个人动了杀人念头;念头也是一种力量,亦即所谓的“念力”,动物很敏感,看到人的脸色一变,就知道这个人恐怕要对我不利了,所以立刻飞走。飞走之后,看看没事,再飞回来。孔子看到这种情况,就称赞这些会看脸色的母山鸡,“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说它们懂得时宜,该飞就飞,该停就停,能够判断时机。子路听见老师称赞山鸡后,就向这些山鸡拱拱手。结果他一拱手,山鸡又飞走了。
从这段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随时随地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加工之后作为教材来教导学生。孔子通过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人也应该依时机而行动,懂得判断“时”的重要性。孟子就曾推举孔子为“圣之时者”,能够随着“时机”改变而调整观念与行为,当进则进,该退则退,做任何事都能够恰如其分,这非有高度的智慧和修养不可。我们学习儒家,也要注意“时机”的重要,随时随地去寻找启发自己的机会。因为老师不见得常常在你身边,你自己要培养出比较敏感的心灵,看问题看事物时,要想想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学到什么样的教训。只要有任何一点可以让你学习的,就要珍惜它,然后在生活里加以实践印证。人生其实没有秘诀,就看你如何把握时机,“学而时习之”,用心专注,不断提高能力,让自己不断成长。这样的人生,肯定愈来愈丰富。
我们再进一步看看,“习”这个字,你可以把它当练习来说,也可以把它当实践来说。但是实践包含练习在内,练习不见得包含实践。譬如练习背书,这跟实践无关,但是我实践的话,一定要懂得书的道理,我才能实践。我们把这句话重新翻译一遍:孔子说,学了做人处世的道理,要在适当的时候去实践,不也觉得高兴吗?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学习效果何在?效果在于,人的德行、能力和智慧使我们要去追求最高目标。你如果不断去实践,德行会增加。譬如孝顺,光学会没用,没有实践不行啊。能力也一样,譬如我今天学做木匠,学开车,学任何事情,我去实践,才能提升能力和智慧。要将书本上的知识,转成我的智慧,也需要实践。整个儒家思想是偏重身体力行的。所以你学的做人处世的道理,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实践,不是会觉得很高兴吗?通过这样的一个简单的研究,在《论语》里面,对一些常用字词互相对照,你会发现,孔子说的是什么?他告诉你:你学的这些经典或是六艺、做人处世的道理,都要在适当的时候去实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