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海归经济学教授,抽掉教科书上枯燥的理论和数学,在框架上填充身边真实的社会热点。如张艺谋超生被罚太多了?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吗?外汇储备和地方债问题怎么解决?
2.让经济学家拿来故作高深的术语,回归其本来面目。如人民币的对内贬值、房价收入比、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M0、M1、M2等。
3.用宏观经济学的工具,精准决策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低迷买什么股票?去哪里买she侈品?理性ming牌毕业生PK精明上海丈母娘,用什么办法?是去国外工作还是留在国内?现在结婚成本太高,结不起?
德国海归经济学教授,抽掉教科书上枯燥的理论和数学,在框架上填充身边真实的案例。包括经济核算(被误读的GDP和房价收入比)、经济增长(东亚的成功靠什么)、经济波动(张艺谋应该罚多少钱?经济低迷买什么股票)、政府财政(如何解决外汇储备和地方债的问题?马云该不该捐)、货币政策与金融管制(货币政策有用吗)、开放的宏观经济(che侈品在国内卖得比国外贵)。五十多个案例,打通宏观经济学。
张艺谋应该罚多少钱?
2013 年网络爆出了张艺谋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和陈婷在无锡生养了三个子女。时隔半年后,无锡计生委开出罚单:罚款总计748 万!据说这是社会抚养费的新纪录!对此,学经济的同学你怎么看呢?
首先,我们在上《经济学原理》的课时会讲一些基本的经济学道理,其中之一就是:“时间是有价值的。”如果时间没有价值,那么今天的一块钱就等于明天的一块钱,金融市场的利率就是零。大家持有货币和出借货币并没有区别,也就没有激励去利用金融市场重新配置资源。所以,其实不需要等到本科生才来讲这个道理,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应该知道。
无锡计生委公告里所说的按照张艺谋2000 年、2003年和2005 年收入分别计算出的7 万元、221 万元和520万元的罚款金额,是必须在那几个年份缴纳的。他们因此把这三个不同时间点上的数字简单相加,得出总的罚款金额是748 万元,显然是通不过经济学原理的期终考试的!也罢,无锡计生委的官员或许不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吧。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果按照5% 的年利率计算,张艺谋的罚款当年未罚,拖延至今①应该是多少。2000 年的7 万元,按照5% 的年利率存到2014 年底,应该是13.86 万元;2003 年的221 万元存到2014 年底则是378万元;2005 年的520 万元则相当于2014 年底的807 万元。三者合计,一共是1199 万元!
当然这个5% 的年利率是一个合理的正常银行理财利率,也是相当于五年期国债利率,还远低于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利率计算张艺谋延期缴款,那么实际上张艺谋是赚到了!因为如果他挪用了这个罚款的钱去买房子,省下来的利息可不是一点点!那么如果加倍罚息,按照10% 的年利率计算,这个金额可就是1883 万了哦!
如果我们欠银行的款不还,银行可不会按照这个低利率对你计息。一般来讲,他会加倍罚息,而且这个罚息会随着你拖欠的时间的增长而超比例增长。这也是为啥你不敢欠银行钱的原因。那么我们的政府对我们欠缴罚款就是免息的吗?前一段时间,有新闻说,拉货的司机被高速公路收费站,或者公安局交警大队告上了法庭,对于应交未交的违规罚款课以重罚,累计金额达到几十万!不过现在看起来,无锡市计生委温柔得很:首先它这十几年充耳不闻,“民不举,官不究”;等到民举了,它实在是推诿不过了,却给了一个免息14 年的优惠打折。
说完了利息,又该来讲讲收入了。经济学有关消费者行为理论有两个假说:一个是当期收入假说,另外一个是永久收入假说。我们的生活决策(消费、投资等等)是根据当下自己赚到的钱来量入为出呢?还是根据自己一生可预见的收入来确定呢?如果是前者,那么张艺谋显然活不到今天,因为根据计生委公布的数据,2000 年张艺谋年收入是2760 元。这收入可能都能让他饿死,又如何能养起一个小宝宝?很显然,当时他既然能够做出生养孩子的决定,并不是认为他一辈子每年的收入都是2760 元了!所以,当代经济学比较流行的假说还是后者:永久收入理论。
张艺谋的收入是不固定的,这个可以理解。所以,他的生活决策是基于他对一段时间内的总收入做出的。因此,对于这个生活决策的激励或者惩罚,都应该是基于这一个时间段的。例如,今年我们发现,过去14 年内,张艺谋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养了三个小孩,那么我们可以计算他这14 年的平均年收入,以此为计算罚款的基础。这样就可以防止转移收入逃避罚款的事情发生。
我没有他除了上述3 个年份以外的其他11 个年份的收入数字。暂且假定,过去14 年的平均收入就刚好等于这三年(2000 年,2003 年,2005年)的平均收入,那么他的年收入是120 万。按照无锡计生委的规定,每次的罚款大约是240 万。然后我们可以还是按照上述的10% 计算利息,到2014 年,张艺谋应缴罚款总额是2162 万元!
在经济波动理论这一章里,我们以张艺谋开篇,并不是我们投机取巧一博眼球,而是希望大家理解:经济波动首先就需要理解时间在经济学里面是有价值的,这样才有跨期替代的存在意义。
绪 论 怎样看懂宏观经济001
第一章 经济核算007
GDP“不见得”就是幸福感/008
CPI 指数和物价上涨/014
如何理解中国的增长奇迹/021
平均和被平均/024
一个月饼引发的“学案”/028
被误读的“房价收入比”/031
解读《2013 年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情况》/035
想一想/038
第二章 经济增长039
看一眼GDP 这个江湖/040
拉得动经济的马车/043
马车上面的马车夫/048
为啥要逼着我浪费国家的钱/051
东亚的成功靠什么? /056
毛坦厂中学有感/060
互联网革命要了谁的命? /065
鱼和熊掌可不可兼得? /068
跨越贫困陷阱的威权之路/072
增长的极限/075
想一想/078
第三章 经济波动081
张艺谋应该罚多少钱? /082
经济低迷就该买消费类股票/085
储蓄的动机/088
结婚成本的上涨/091
劳动的决策(1):毕业就等于失业/094
劳动的决策(2):我要加班/097
是不是波动就一定是偏离了均衡? /101
想一想/104
第四章 政府财政105
公共物品的治理之道/106
垃圾围城:是“邻避效应”还是“政府失信”?/110
新型城市化和公共物品供给/114
中国的“青椒”为啥喊穷? /117
杀富是不是一定可以济贫? /120
政府的钱去哪儿了? /122
战争开支的经济效应/125
“李嘉图等价”与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127
中国地方债/130
农家乐的故事/133
马云的捐款/136
北京的地铁票价该怎么定? /139
税收的征收成本/142
想一想/146
第五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管制147
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148
货币政策有用吗? /153
余额宝一出天下惊/157
金融管制的是与非/160
保护高利贷的经济学之道/163
阿里巴巴开门的启示/166
经济增长和股市红利/169
中国股市的历史包袱和改革路径/172
想一想/181
第六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183
为什么奢侈品在国内卖得比国外贵?/184
让人心烦意乱的外汇储备/189
比利时荷兰的边境小镇/193
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吗? /197
经常项目下的赤字/200
货币互换:中国人真的吃了大亏? /202
为什么中国经济放缓对德国反而是利好?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