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符号·结构·文本:罗兰·巴尔特文论思想解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40633
  • 作      者:
    钟晓文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引论
一、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的伟大旗手与思想家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设想与方法
第一部分 巴尔特前结构主义时期文论思想
第一章 结构主义思想的萌芽:《写作的零度》
第一节 “风格”与“写作”
第二节 “写作的零度”:巴尔特的中性文论观
第三节 《写作的零度》的论述逻辑与结构主义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主题批评探索:《米什莱》
第一节 寻找主题,寻找“真正的米什莱”
第二节 建构作品主题结构,恢复作者整体一致性
第三节 主题批评视域下的米什莱式历史
第四节 独特的叙述方式
第五节 巴尔特的方法论实践:主题、文本与结构
第三章 大众文化的符号分析与意识形态批评:《神话集》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符号分析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批评
第三节 神话学理论的构建
本部分结语:文学结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准备

第二部分 巴尔特结构主义文论思想
第四章 结构与精神分析双重视域下的文本批评:《论拉辛》
第一节 “拉辛人类学”的构建
第二节 拉辛悲剧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拉辛悲剧的内驱力:厄洛斯、恐惧与仇恨
第四节 巴尔特对新文学研究方法的倡导
第五节 结构主义文本分析的完整演绎
第五章 法国文学批评的“新旧之争”与《批评与真实》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法国文学批评的“新旧之争”
第二节 学院派批评:“批评的拟真”与“说示无能”
第三节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思想的全面阐述
第四节 文学结构主义理论的成熟
第六章 文化符号理论的建构:《符号学原理》
第一节 索绪尔结构语言学:巴尔特符号学的理论基石
第二节 符号学术语系统的构建
第三节 巴尔特符号学特点:与格雷马斯符号学之比较
第四节 “文本”概念的拓展与巴尔特符号学的贡献
第七章 结构主义理论与方法的完成:《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第一节 句法分析: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方法论模型
第二节 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方法论构建
第三节 文学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完整体现
第八章 “作者之死”:作者中心论的终结与读者时代的开始
第一节 “作者”:写作的神话
第二节 文本:“编织物”与结构
第三节 论《作者之死》之后的“读者”
本部分结语:文学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发展与完成

第三部分 巴尔特后结构主义文论思想
第九章 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向:《S/Z》
第一节 《萨拉辛》的叙事结构分析:符码、阐释与意义增补
第二节 后结构主义的阅读概念: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
第三节 《S/Z》:“写下阅读”
第四节 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向
第十章 后结构主义的阅读理论之探索:《文本的愉悦》
第一节 文本:一种生成性“织物”
第二节 文本的愉悦
第三节 写作的愉悦:语言定型之背弃
第四节 阅读的愉悦:读者的“贵族气派”
第五节 巴尔特的文本间性理论
第六节 传统阅读的颠覆与文本形式的破坏
第十一章 解构主义的文本实践:《恋人絮语》
第一节 《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
第二节 《恋人絮语》:一个“欲望、想象、心迹表白”的文本
第三节 文本整体性之颠覆:“絮语”与“断片”
第四节 文本秩序之颠覆:“断片”的字母排列
第五节 解构主义文本中的结构主义视角
第六节 《恋人絮语》的后结构主义意义
本部分结语:对结构主义的反思与突破:片断、意义与阅读
结论:20世纪文论多元话语中的巴尔特文论思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符号·结构·文本:罗兰·巴尔特文论思想解读》共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巴尔特前结构主义时期文论思想、巴尔特结构主义文论思想、巴尔特后结构主义文论思想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