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国家解体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了一种新的表情——感觉到自己参与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事件,第二次巨大的转折。大家都活跃起来。看着这个表面上弥漫着热忱与欲望而实际上残酷的世界,别兰经常感受到自己那种沉静的喜悦,他的理想只是开办一家律师事务所。即使是如此简单的想法他也不急于去实现,他不想牺牲自己稳定的生活状态。抓住尾巴游泳更加可靠。好友回到祖国,依然不改对政治的关心。别兰回忆起自己的恩师,回忆起那个充满力量的时代。此时他想起了马雅可夫斯基的一句诗歌:“没有预支稿费,没有小酒馆,从此清醒。”有些评论家认为作者建造了一种“独立于任何意识形态”的理想的乌托邦。
伊利切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马蒂斯》(2007年)是一部关于“流浪”的小说,它讲述了主人公在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流浪。列昂尼德·科罗廖夫应该算得上是命运的宠儿和社会的精英。出生于1970年的他从童年起就显示出在物理和数学上的天赋,后来考入全国最好的一所数学物理中学读书,一时成为当地的名人,上大学当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在这以前他一直认为生活是单纯、美好和温暖的,没有什么复杂的事需要多想。
然而大学三、四年级期间,国家、社会发生剧烈动荡,这股狂风不仅使他生活无着,而且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观。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莫斯科的一个研究所上班,这里的科研人员已经锐减到苏联解体前的十分之一。
他看到了弥漫在整个社会中的一种害怕心理。这种害怕与老一代人的害怕有着不同的原因:老一代人害怕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因为来自外界的恐吓,而现在人们不知道为什么害怕,却强烈地感到害怕和不安。
不为那些高高在上的国家权力,而为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生活琐事担忧,害怕交通警察,害怕蛮横无理的人,害怕受侮辱、被侵犯。这些非常现实的“害怕”已经汇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思议的恐惧之流。
在这种惶恐的氛围中他苦苦支撑,终于在研究所领导被第三次更换后决定出国留学。在丹麦学习两年后他又回国写作论文,可是原来的单位对他不管不问。熬了三年后他被迫离开研究所,走上艰辛的谋生之路。
他当过工人、保安,也做过生意,在决定为了优厚待遇而到一家美国石油公司工作时,他忽然得了一场奇怪的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