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刚教了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的老师抱怨道:“你说现在的学生呀,他们的想象力都到哪里去了?好好的一篇童话故事,他们读出了什么?学生说: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是课文写得不真实。唉,真是大煞风景!”这位老师有没有思考过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件怎样的事”,“看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讨论一下,你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啄木鸟一共做了几件事”诸如这样的教学提问、这样的话语充斥于课堂时,我们怎么能指望儿童进行想象力的驰骋呢?孩子们也不喜欢《皇帝的新衣》,甚至“自从学过了课文《皇帝的新衣》,就对所有的童话都恶心了”。因为这一课共有50多个自然段。每一段,老师都要他们概括段落大意,最后总结中心思想。脑袋都木了,你想不恶心都不行了。①是的,每一篇课文我们都采用同样的套路:先是字、词、句的学习;接着划分段落,分析结构特点,总结中心思想……在这样的引导下,那位有明显缺点又不失可爱的巨人,那些给巨人带来春天的孩子们,那句“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是你们才是最美丽的”的话语,到底让学生体会、领略到了多少不得而知。学生从《巨人的花园》获得多少心灵的温暖?恐怕也无暇顾及了。
笔者曾对多多孩子做过“你喜欢读童话吗”的调查。令人吃惊的是,有一些孩子回答“读课外书时喜欢。”“那语文书里的童话课文,你不喜欢?”“嗯,不喜欢,老师讲得一点味道都没有。”“我一下就读完了,老师还在那里讲讲讲。”……审美活动具有直觉性。而直觉是“不生分别”的,是一种心灵对对象的整体性把握,而不是切割分解。分解性思维是科学技术性认知的基本方法,而审美掌握则是整体有机性的掌握。所谓“七巧宝塔,拆开不成片段”,说的就是整体的美学价值。帮助儿童理解故事内容,并不可以对故事肆意肢解;让儿童理解作品内涵,也绝不就是归纳中心思想。实际上,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儿童真切地体验、感受、理解作品,得到语言、审美、情感、品德等多方面的熏陶。如果教师过多地条理分析讲解,就难以保证儿童有大量的阅读与欣赏,难以保证儿童获得对童话整体的感悟与体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