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周旋于奸猾的董卓和刚猛的吕布之间,足以表现出其胆量和勇气,为何当貂蝉看见吕布来寻她时,却“慌忙出”呢?故毛氏将“慌忙出”删除,这样才表现出貂蝉随机应变的镇定自若。还有貂蝉最后的一番话,吕布作何反应,罗氏并未描述,因而毛氏加上了“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一句,表明貂蝉言词所收到的效果。另外,毛氏将“今见将军至此,只可表妾诚心。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绝君念”一句改写为“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更突出了貂蝉的机智与假情假意。在李评本中,也有遣辞不当之处,毛氏作了正确的修改。
从以上两例表明,毛氏对字句的修订,是在理解原作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修改后的文字并没有偏离原作要表现的思想旨趣,而且改善了作者考虑不周的地方,凸显了作品意犹未尽之处。由此,语言既简单明了,又文意具足。
毛氏不仅注重文句的洗练简洁,而且也强调语言的雅驯。毛声山在《第七才子书自序》中言:“所谓文胜者何也?日:《西厢》为妙文,《琵琶》亦为妙文。然《西厢》之中,往往杂用方言土语,如呼美人为颠不刺,呼僧人为老洁郎之类.而《琵琶》无之,亦有似乎采风,则言不遗乎里巷,而歌雅则语多出于荐绅。是以同一文也,而《西厢》之文艳,乃艳不离野者,读之反觉其文不胜质;《琵琶》之文真,乃真而能典者,读之自觉其质极而文。夫是谓之文胜。”所谓“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以儒者自尊的毛氏父子在修改《三国》时,自然会追求文辞的雅正。因而,他们删改了一些不雅驯之言。比如,第一回删除了“正合弟机”、“正合吾机”之语;第二回将“刘县尉是何根脚”改为“刘县尉是何出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