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24200
  • 作      者:
    傅宁军著
  • 出 版 社 :
    华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军人的称谓象征着什么?军人应该是永不言败的强者。象征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容背叛的忠诚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每一个从大学校园走入军营的年轻人,都会遇到如何融入军营的严峻考验。大学生与军营的碰撞成为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一张张年轻的履历,就是勇敢者的证明。他们走进军营所欠缺的,并不是学识,而是意志。青春激荡,似乎与同龄人迷恋的时尚元素无关,与买房买车实现物质需求的个人奋斗无关。与所有的浪漫、放任、轻狂、不羁等色彩无关。
展开
作者简介
  傅宁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大学生村官》、《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此岸,彼岸》、《李敖:我的人生不可复制》、《科学之剑:院士写真》、《走进澳门》等十余部.中篇报告文学《亲历震区:谁在感动我们》、《生存之道》、《让微笑灿烂成春》、《苏通大桥:人生能有几回搏》等数十部,以及散文集《淹没在江涛中的书简》。
  作品被收入《中国纪实文学年选》、《中国报告文学年选》、《中国非虚构年选》、《中华散文精粹》等多种选本。
  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报告文学大奖、徐迟报告文学奖、江苏紫金山文学奖、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
  拍摄电视纪录片百余部.其中,担任总撰稿的8集纪录片《血脉》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南京市作协副主席。南京文联签约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如果你希望和平,那就准备战争吧!”这句被无数人引用的军事家名言,为什么至今还没有过时?
  今天社会变得如此现实物欲,平头百姓都朝着小康奔,成为军人的大学生又有怎样的得失观?
  每一个从校园走入军营的年轻学生,都得面对融入军营的严峻考验,为什么站在猎猎的八一军旗下,他们能朝气蓬勃,焕发新的光彩,书写新的人生?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傅宁军采访数百位各类人物,著成《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与读者分享当代大学生军人的成长体验。与描写部队科研院所的其它作品不同,作者将热切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最基层的作战部队。以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为参照,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代为背景,折射出新时期军队构成知识化的重大变革,聚焦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人才建设基石。
  作品依托于扎实的采访,在高等教育与作战训练的融合中,书写当代大学生军人的群体风貌,既有大学生军官、大学生军嫂,又有大学生士官、大学生士兵,突出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思想脉络。他们不回避挫折、失败与痛苦,最终得以重塑自我,不辱使命,谱写了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之歌。
  《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南京市文联参与前期策划。
展开
精彩书摘
  从缓征到应征
  如果你是大学生,有人问你,愿意选择色彩单调的绿色军营,携笔从戎献身于国防事业吗?你愿意怎么回答,当然是你的自由。
  经历过高考的拼杀换来的大学生身份,意味着今后的人生道路可以有更多选择。大则做一番骄人的事业,在优胜劣汰的疆场成为胜者;小则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过上幸福庸常的小康日子。既然知识改变命运,一切似乎顺理成章。
  然而,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不能没有一支军队。
  尽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尽管各有各的追求,别人管不着;尽管有人不从军,也允许有人不选择军营……但是,军人这一行必须有人干,选择一种并不安逸也不平静的另类生活,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疆土与百姓的安宁。
  和平的岁月远离炮火硝烟,战争的话题在此时显得太突兀,如同一个有些残酷的不和谐音符,无奈在于,它恰恰是一个真相。
  战争不在我们身边,不等于就应该彻底忘却。你可以淡漠,你可以回避,但战争并没有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万众欢腾,以为战争恶魔从此寿终正寝,事实证明,只是善良人们的良好愿望。60多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战争接连不断,已经超过2万次之多,枪炮的尖厉呼啸在我们这个星球仍然回响。
  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一位资深军事专家的见解一针见血:一个国家出现和平思潮是非常危险的。和平思潮是有威胁的思潮,在当今世界中,容易使人麻痹,使人不清醒,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消磨我们进取的勇气。
  这位资深军事专家告诫自己的同胞: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强调危机意识、国防意识,到西方发达国家参观可以看到,人家的匡l防教育、国防训练都是全民性的。国家越发达,战备意识越强,美国都是这样,我们现在有什么资格搞和平主义呢?所以,领导层、理论界不能倡导这种和平主义。这种东西一旦蔓延开来,变成一种社会思潮,就会削弱人们的危机意识,削弱人们的奋斗精神。
  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一句被无数人引用过无数次的名言,至今没有过时:“如果你希望和平,那就准备战争吧!”
  因为百年屈辱而渴望富强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渴望和平。无情的悖论说明,为了和平绝不能放松警惕之弦。确实,有军人存在才有和平,而军人存在就是为了防止战争,显然,现在还不到马放南山的时候。
  也许有人会说,服兵役不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吗?凭什么高中生参军见怪不怪,大学生参军就值得称道?大学生从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笔者也是揣着这个问题开始采访的,北上南下,刨根问底,一路追踪大学生从军的源头,一直追到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其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支革命武装,自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之时起,除了高级领导人和部分将领,部队的主体就是贫苦工农。识字不多,敢打敢拼,凭着小米加步枪,与装备精良的敌人浴血奋战,成就了一大批战功显赫的草根英雄。这般传奇的军队结构,贯穿了整个武装斗争的全过程。
  即便如此,党与军队的领袖对于提高官兵的文化素质,仍然给予极大的重视。毛泽东的那句名言影响至今: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随着红色根据地的形成,先是有红军大学,后又有抗日军政大学,在作战间隙培养军队指挥人才,一页页学生花名册就是一部部璀璨的名将录。
  我曾请教著名军制专家刘岩将军,他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投入军队干部工作文献史料整理的浩大工程。主编过军队干部制度沿革的专著。他告诉我,当日本侵略者践踏半壁河山的时候,全国各地奔向延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多达3万多人,其中初中以上占70%,其余也是初小毕业,这在文盲甚多、教育极不普及的旧中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他们所体现的,是救亡图存的洪流中,青年学生对于民族独立理想的集体认同。他们用知识服务于党和军队,后来成为新中国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
  1949年10月1日,走过雪山草地、走遍大江南北、走过炮火硝烟的人民解放军官兵,头戴缴获的美式钢盔,身穿黄色棉粗布军装,手持卡宾枪和三八大盖,伴随着军乐队吹奏的嘹亮的雄壮旋律,挺胸大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新中国领导人的检阅。据统计,这支在八一军旗辉映下骁勇善战的军队,初小以下文化程度占80%,有的连队找个写写画画的文书极难,高小或初中生绝对是宝贝疙瘩。
  1952年,抗美援朝的纷繁战事还没结束,迅速改变军队指战员文化知识结构的重大决策,已经在中央军委的办公会议上酝酿成熟。1952年6月1日起,全军执行以文化教育为中心的训练任务,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普及工作。随后,一大批战火中提拔的沾满泥土味的中高级军官,陆续进入军事院校深造补课。
  新中国诞生后一段时间,大学生何以仍在军中难觅?
  我采访了对于兵役法规颇有研究的王书峰博士,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受益于北大“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严谨学风,在他的论文中就有对比悬殊的数字考证:新中国刚成立,军队总员额550万。1950年6月,全军参谋会议推出精简整编方案,规定全军员额精简至400万,当年复员23.9万。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整编工作终止。到1951年,全军员额627万,为解放军历史上兵力最多的时期。与之相比,1950年全国普通高校仅193所,在校学生仅13.7万。
  显然,新中国在千疮百孔的战争废墟上崛起,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大学生数量远远不够。随着建设蓝图的陆续展开,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首先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军队只能服从大局。
  王书峰对我说,当时大学生真是“缓征”的。
  我没听说过,缓征?哪一级规定的?
  于是,我看到了王博士提供的文字依据。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公告称,从1956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该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正在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就学的年满十八岁的学生,按照国务院的命令征集或者缓征,正在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缓征。”
  原来,大学生“缓征”曾是国家的法令。
  虽然法令规定对于大学生“缓征”,国防科研战线仍享受特殊政策,高级知识分子直接入伍,甚至直接担任高级职务,并不是个案。客观地说,在军队科研院所,大学生作为业务骨干是不能没有的,任何时候都需要高学历的知识分子。。1963年9月,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通过的《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明确将“个别征召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作为现役军官平时补充来源之一。
  当时的大学是干部的摇篮,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分配到哪里都是干部身份。国防尖端技术领域成为“个别征召”大学生的首选,至于军队主体的基层部队,由于国家培养大学生的数量所限,无法列入“统一分配”的去向。
  因此,笔者理解大学生与军队的关系有了一个参照系。大学生的总体“缓征”,使得个别大学生入伍成为例外。可惜的是,知识分子的形象被极左岁月的偏见所裹挟,大老粗因为根正苗红时常受到肯定与赞扬,人们看到了许多放牛娃出身的一代英杰,而大学生这个受人瞩目的群体,似乎与基层官兵渐行渐远。
  1977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被“文革”十年中断的高考正式恢复。在那个汗流浃背而又充满希望的炎热夏季,570万考生走进了全国各地的考场。既有生不逢时的“老三届”,也有刚毕业的高中生。同场大考的年龄之悬殊,竞争之激烈,可谓新中国之最。恢复高考是一个风向标,开启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前奏。
  当年高校录取人数为27万,录取率4.73%。不难想见,一个大学生所赢得的荣耀,与一次高考淘汰率所意味的难度系数,是成正比的。
  此后的中国逐步清理“文革”动乱的危害,改革开放的帷幕艰难地拉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各行各业以重新思考的活力。
  高等教育是“文革”的重灾区,当新技术浪潮席卷世界的时候,中国的教育却陷于“政治挂帅”的泥淖不能自拔。恢复高考意味着高等教育不再停滞乃至倒退,饱受摧残后迎来蓬勃生长,它不只是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而且给闭关锁国以最后一击。
  毫不夸张地说,在“文革”思潮尚未彻底清理的特殊状态下,当时高校最先大胆引入先进的理念与知识,跨进高校大门的学生也确是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勤奋读书的校园氛围积聚着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巨大能量。
  ……
展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抉择
从缓征到应征
一项破冰之举
新新英雄情结
人才接轨军营
入学就是入伍
不回头的箭

第二章 砥砺
“大笨”并不笨
跌倒了爬起来
坚持就是胜利
军人没有例外
无情却又有情
缺什么补什么
第三章跨越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