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好长时间睡不着,似乎又迷迷糊糊。1968年12月21日,早晨醒来,火车已经进入了晋南,有同学说,快到临汾了,他们还说,临汾有个不小的钢铁厂。看着窗外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还有那不时闪过的杨树,我们知道,离夏县不远了。上午,大约是10点多钟的样子,火车把我们送到了水头,同蒲线上的一个小站。下车一看,四周黄乎乎的,杨树倒是不少,因为是冬天,都是秃秃的,只有那地上的麦苗,一片片的,泛着生命的绿色。
水头,是夏县一个公社的所在地,这个公社也是夏县最富的一个公社。在车站集合了一下,我们便被领着在水头那条唯一的街上接受欢迎,街两旁是当地欢迎的人,大部分是中小学生,倒也鼓乐喧天。
欢迎完了,我们被带到一个大院里(大车店?还是轧花厂?记不清了),该吃饭了。这是我们到山西吃的第一顿饭:一人两个馒头,一碗小米粥,一碗肉+豆腐+白菜。肉肥肥的、白白的,煮得半生不熟。就在院里房子屋檐下的台阶上,站着,喝了粥,菜凑合吃了几口,放在那儿了,被同行的同学批评是“资产阶级大少爷作风”。我可不是“资产阶级大少爷”,只是这一天一夜的火车,一晚上几乎没睡,和亲人离别的伤感,使我实在吃不下去。
吃完饭,我们这一组被带到了一个空场上,那儿有汽车、拖拉机和马车。我们被带到了几辆马车旁,上了马车。我们老想象着,生产条件好的地方,一定是汽车,而来马车的,一定是生产条件不好的,见接我们的是马车,不禁有几分失望,却也伴随着几分雄心。
赵小平、梁少英帮我把行李装到马车上,让我坐好,他们才上车找地方坐好。车把式一声鞭响,大车上路了。路上,我们问接我们的老乡,是不是开汽车来的生产队富?老乡告诉我们:不是,开汽车来的路远,在山里面,“苦着咧!”而我们插队的村是胡张公社西晋大队,离水头只有15里,村里还有滩地即水浇地,条件好。对我们即将插队的村子,我们充满了好奇,在马车上,同接我们的老乡聊着,向他们问这问那,希望能早一点了解它。就连梁少英带来的小黑狗,也不时从书包里探出它的小脑袋,往外好奇地张望着。
大瓦房
翻过了一道坡,走了大约一个小时,见得路边的小杨树整齐了,赶车的老乡说:“就要到咧!”
临近村口,只见路边站着两排小学生,还有老乡,这是村里在欢迎我们,敲着鼓,奏着乐。在欢迎的队伍中,我们被带进了村口的小学校,小学校的门对面,有一块硕大的白灰墙板,上面是手书的几百个正楷大字,写的是毛主席关于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文章,而且是竖版的,写得非常漂亮,不禁惊叹村民们的文化水平之了得!
进了学校的门,终于看到了工宣队说的贫下中农为我们准备好的“大瓦房”:小学校腾出来的四间教室,窗户糊上了白纸。进屋一看,一条长长的实心大炕,炕前是一条能过一个人的通道。在门口,离炕不远的地方,是一个新盘好的、没有烟囱的炉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