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所谓“辨体”,就是因词曲间彼此比较,丽观历史和形式两方面相互关系。如原是一体,或并非一体;进化的或退化的(说见前),可以晓得消长之原。第三步,所谓“计调”。调本是词曲所完全寄托的。词曲皆合乐的,这调的发生和变迁,正是乐的发生和变迁。词乐既变成曲乐,词乐即亡;词乐虽亡,还有词调。现在寻曲乐与词乐的变迁之迹,就不能不详究词调与曲调。词调在第二章曾经说过。杜文澜刻《词律》附《拾遗》共八百七十余调,一千六百七十余体,可算较完备的数目。譬如《钦定词谱》《历代诗馀》,调数虽多,不大可靠。至于调名,比体调还要复杂,可以分别统计:甲、补列宋元词调。万树与徐本立所编《词律》,摈除明清人的创调,而容纳元人的。不过元人创的调,颇多是曲。应当词归词,曲另归曲。杜、万、徐几家当时见到宋元人词集很少,自来笔记词话中谈词调的也不少,几家已引未引,我们都要留意,如果有遗调,便当补列。乙、搜汇明清词调。明清人所创调,虽不能与宋元有同等价值,但亦不应当抛弃了他。这种材料散见明清人集中。如近人《怀豳杂俎》里的《新声谱》就是这种工作,我们应广而正之。丙、统计词调别名。补列宋元人调时,往往遇着新异的调名而实际已见词谱中的,最容易被蒙混过去,应细加考订。何为正名?何为别名?这于整要词调上很有贡献的。至于曲调的统计,也可分三点:甲、罗列曲调数目。大概谱书愈古调愈简,后出的愈繁。有时却于应用的曲谱,僻调删除,较旧出为省。我们可就普通的谱书,分南北两项。按宫排比,填入调数,所有消长可考见出来的。乙、搜罗曲的遗调。《九宫大成谱》,是比较收曲调最完备的。但未收的也很多,如永乐时诸佛名歌里北南曲都有,而未采入。其他,元明曲本中也会有的。至于犯调,集曲,可仿搜明清人所创词调一例搜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