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30711
  • 作      者:
    (南宋)杨士瀛撰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以及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心得编成此书,参附杨氏学术见解。卷一为活人证治赋;卷二伤寒总括;卷三伤寒证治;卷四—六分述发热、恶风、四逆、头痛等多种证候的证治;卷七介绍小柴胡汤加减法、伤寒诸笃证以及伤寒别名、戒忌、产妇伤寒、小儿伤寒等。现存元、明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春感清邪在肝,升麻葛根汤、解肌汤。
  夏感寒邪在心,调中汤、射干汤、半夏桂枝甘草汤。
  秋感热邪在肺,白虎加苍术汤;发黄疸,茵陈调五苓散。
  冬感温邪在肾,亦名冬温,萎蕤汤。
  土无正形,因火而名,当随经取之,此大概然耳。
  寒证者,圣散子、荧火丸、神明散可选用。圣散子内用术、附、豆蔻、良姜,只可施之寒湿,毋惑于通用之说。
  温疫通用败毒散。
  痰证、伤食类伤寒
  有痰头项皆和畅,外热憎寒寸浮上,
  头疼右数身不疼,左手脉平伤食状。
  痰证,寸口脉浮,发热憎寒,恶风自汗,胸膈妨满,气上冲咽,不能喘息,头不疼,项不强,为异耳。
  有热,用柴胡半夏汤、金沸草散、易简参苏饮;无热,二陈汤、温胆汤。
  非次头疼者,胸膈满,发寒热,亦是痰证,但脉紧而不大,瓜蒂吐之,此不可谓痰证例无头疼,当以他证参之也。
  伤食,右手关脉紧盛而数,头痛,发热,恶寒,但身体不疼,中脘痞闷,嗳噎食臭为异耳,热邪伏于脾胃则食不能消。经云: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人迎主外,风寒人之;气口主中,饮食伤之,是以有左右手之别。
  中脘痞闷,呕而热者,二陈汤加生姜、乌梅。
  寒多,不甚热者,治中汤、五积散。
  心腹满痛者,大柴胡下之。
  胸膈实而呕吐者,食在上脘,瓜蒂散吐之。
  ……
展开
目录
卷之一
活人证治赋
一、论风、寒、暑、湿、温、热诸种脉证治法
二、论阴阳虚盛、表汗里下及表里余证
三、论随变随应,不可拘以日数及荣卫腑脏受病浅深
四、论一证之中有表有里
五、论病在三阴当温,病在胸膈可吐,及合病并病治法,误汗、误下、失汗、失下诸变证
六、论审证投药不可轻用
七、论脉证顺逆及诸恶证不治
八、论变例法当通变

卷之二
伤寒总括
调理伤寒统论
阴阳虚盛、用药寒温辨义
袁里虚实辩义
六经用药格法

卷之三
伤寒证治
表里汗下二证
三阳三阴脉
三阳外证
三阴外证
汗下温正法
变汗法
变下法
变温法
伤寒伤风脉证
伤寒见风、伤风见寒脉证
三阳合病
太阳阳明并病
春温夏热
风温湿温
风湿中湿
温毒中暑
痘病温疟疫疠
痰证伤食类伤寒
虚烦脚气类伤寒

卷之四
发热
潮热
寒热
寒热似疟
热多寒少
汗后寒热
下后有热
恶风
恶寒
背恶寒
四逆

头痛
项强
咽痛
身痛
腹痛胀
奔豚动气
腹满
胸胁满
胁疼
自汗
无汗
头汗出
手足汗
不得汗
不可汗
不可下

卷之五
懊侬

结胸
气短

咳嗽
咳逆
干呕
呕吐
吐血
衄血
脓血
发黄
发斑
舌白苔
口燥咽干
烦躁

漱水不咽
可与水
小便自利
遗溺
小便难
大便下利
霍乱
失音

卷之六
怫郁
冒眩
心动悸
发狂
直视
俨语
摇头
战栗
瘛疭
筋惕身瞤
不仁
不得眠
多眠
瘥后昏沉
饮酒复
寻衣摸空
百合
脏结
两感
蛔厥狐惑
阴阳易、阴阳交
阴毒阳毒
阳证似阴、阴证似阳
阴盛隔阳
卷之七
小柴胡汤加减法
伤寒诸笃证
伤寒别名
伤寒戒忌
药有寒温相济
据脉
警省
药方
产妇伤寒
小儿伤寒
校注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