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经》论病、证
汇编于西汉中后期,唯一流传下来,系统记载汉以前医学成果的《内经》记载了300余种病证,涵盖了临床各科。《内经》对许多疾病辟专篇进行论述,如咳嗽、发热、疟、水肿、痿、痹等。《内经》认识疾病,采用以脏腑、经络或病因等为纲领的理论,因此,《内经》里详细记载了古人分析疾病的方法,以及对病证进行的分类。《内经》还提出了病机的概念,认为治疗疾病首先应该明确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这样,对疾病的治疗才有针对性。这种观念实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医学理论精髓——辨证论治的含义。因此,我们说《内经》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内经》讨论疾病,多称“疾”“病”和“候”。但在《素问·至真要大论》里,通过黄帝与岐伯对话疾病的治疗,而提出了“证”的概念,这就是辨证论治所要辨析的“证”。因此,在《内经》里除了讲病的表现外,更多的是分析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病变发生变化原理,这便是“证”和“病机”的概念,由此奠定了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以诊断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
那么,什么是“病”,什么是“证”呢?如咳嗽可以因风热、风寒、痰湿等病因所致,这时,咳嗽是病(以症状命名的病),风热既是病因,也是因感受风热而形成的病机,也就是病机表现于外的见证(即证)。因此,风寒、痰湿等也都是证,证是病机的外现,它包括对病因、病位或病势等的概括。不同的证,就像是某商品具有不同的型号、序列号一样,证就类似于型号、序列号,表示具有不同的产品特点(疾病表现的不同特点)。与西医不同,中医治疗同一种疾病,可能采取完全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药物,这是由于证不同,因此,证是指导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