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38575
  • 作      者:
    黄梵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黄梵,诗人、小说家、副教授。已出版《第十一诫》《浮色》《南京哀歌》《月亮已失眠》《等待青春消失》《女校先生》《中国走徒》《一寸师》等。曾获“2015—2016年度十大好诗”提名奖、紫金山文学奖、《芳草》汉语双年诗歌十佳奖、《作家》“金短篇”小说奖、金陵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汉语诗歌奖、博鳌国际诗歌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是作家、诗人黄梵在其系列写作课讲课录音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补而成。全书分为“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新诗写作的核心”“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等四堂写作课,针对诗歌创意写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路径展开讲解、阐释,是一本具有整体性、实操性的新诗写作指南。


展开
精彩书评

“文心无语誓愿通”,黄梵先生以此一卷书做到了。——王鼎钧

 

黄梵此书,兼有诗学课与写作课这样一种双重性质,其发力处,直指当代诗的读写要害,言之有物,读来令人感佩。——欧阳江河

 

黄梵老师写得太精彩了,“以美、诗意纠错”,黄梵老师说的是人对自身的提炼,去除人自身的原始兽性、非人性,从而由自身错误提炼出人之美,也证明人之伟大、高贵。更由此发展出为学生讲写诗。这其中有一整套创新,真是又新又奇。——灰娃

展开
精彩书摘

诗歌会把语言运用到接近无法表达的极限,甚至试图超越语法的规则,超越字典对字义的约定,抵达言外之意。

  

文学会消失吗?你只需看出,这个问题等同于人的审美需要会不会消失的问题,你就有信心说:不会!除非有一天,人们醒来晨起,蓬头垢面,不再梳妆打扮,不在乎自己是否体面,不在乎环境是否美观,如果人类真的变成那样,文学真的就会消失。只要人类还没有邋遢到那一步,你就可以肯定或有信心地宣布,每一代都不会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

 

个人经验并不隶属个人,它既是共同经验的个人解读,也是往昔经验的重新唤醒。

 

主观意象为新诗提供了浓稠的诗意,借助它,可以让一切单薄的诗行起死回生。它就像味精,用量得当,能让清汤寡水也变得美味。可是一旦用量无束,过于浓稠的鲜味会给人刻意、人工之感,失去自然、真实的灵性。

 

我想说,不管你想写什么,都应该从写诗开始,因为诗歌是一切写作的起点和终点。为何这么说?因为诗歌不只是对诗歌负责,它还对语言负责,它是民族语言的守护神。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离语言最近的。就算可以逃避诗歌,也逃避不了一直被诗歌影响的语言。

 

文学真实要比新闻或科学真实,神秘得多,让读者找出作品的唯一解释或意义,倒会让作品显得不真实。没有作家会认为,去发现作品的唯一含意,是令人鼓舞的事。文学真实的价值恰恰就在,关闭了通向唯一解释的通道,打开了多义、朦胧的大门。

展开
目录

第一堂课 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001


一、观念改变类似基因突变/003

二、人完全了解自己吗?/007

三、写作的真实过程/016

四、结尾写作法/028

五、作品的多重真实与主题/033

六、夸张:文学表达的实质/041

七、产生整体感的新观念/048

八、黄氏理论/054

九、方法比灵感重要/059

 

第二堂课 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067


一、诗歌是一切写作的起点和终点/069

二、客观意象与主观意象/077

三、新诗为什么会青睐主观意象?/084

四、用客观意象如何写诗?/090

五、用主观意象如何写诗?/112

六、用意象写诗的好处/138

 

第三堂课 新诗写作的核心/151


一、如何使主观意象的表达更准确?/153

二、主观意象的两种趣味和两个可为之处/166

三、如何平衡主观意象与客观意象?/181

四、最小诗意单元/189

五、新诗的形式/195

六、新诗的陌生化/201

七、停顿:转行、空行、空格、标点的作用/208

 

第四堂课 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221


一、产生整体感的音乐性方法/223

二、新诗的节奏/233

三、如何用象征产生整体感?/244

四、如何用隐喻产生整体感?/252

五、如何使用通感手法?/263

六、诗的部落化与三段式结构/269

七、写诗策略/279

 

新诗50条/28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