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000天阅读效应:0-3岁阅读启蒙及选书用书全攻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716384
  • 作      者:
    陈苗苗,李岩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在对早期阅读教育方法论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通俗地向年轻父母介绍、推广0~3岁各个年龄段孩子早期阅读启蒙的方式方法。该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阅读此书,年轻父母不仅会倍感亲切,指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更是胸有成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赵忠心

 

被国人误读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意是如果国家(和家庭)在0~3岁的早期教育上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孩子就相当于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今天的家长深陷早期阅读的热闹,却未必明白“非读不可”的门道。这本书有翔实的科学依据,又有手把手的方法指导,还有丰富的案例。1000天,滋养孩子关键的3年,成就孩子美好丰盛的一生。

                               ——《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主编 杨咏梅

 

儿童医院每天都会迎来很多家长和孩子。来到医院,大家的心情都是紧张、焦虑的,但有一样东西能够让家长和孩子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感受到舒适和愉悦,这就是图书。图书是让亲子关系更紧密,让父母和孩子更加了解彼此的纽带。想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想读到什么样的图书吗?这本书为家长提供了抵达孩子心底的路径。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院长 何定学


展开
作者简介

陈苗苗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童书育儿法”理论创建者。兼任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首席育儿官、亚洲青少年职业体验教育中心——蓝天城儿童职业规划顾问。编辑出版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多个图书奖项。近年来,专门从事0~6岁儿童家庭“童书育儿法”的研发与利用,线上线下服务近百万爸爸妈妈,是广受欢迎的实践派学者。出版作品有《书房是更好的学区房——0~6岁童书育儿法》等。

李岩

第二书房创始人,书包项目负责人。在政府、媒体、软件、互联网、投资等领域拥有从业经历。多年来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率先提出阅读推广应该从以“书”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成功策划“百城千群万里书香”“文化行走,阅读中国”等大型公益阅读活动。被评为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被《中国教育报》评为“推动阅读十大人物”,被《出版人》杂志评为“2016年度阅读推广人”。他们家曾获全国首届书香之家、全国更美家庭等荣誉。坚信并践行“有爱读书的孩子就有我们放心的未来,对一个家庭如此,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的理念。近年来致力于以阅读启蒙为核心的早期教育,以及与全民阅读相关的政策理论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今日父母越来越关注孩子“阅读力”的培养,因为阅读素养不仅和好奇心、专注力、思考力、想象力等能力品质密切相关,更是人生幸福力的基石。因此,如何从“0”岁开始进行阅读启蒙,日益成为新生代父母特别关注的教育话题。本书恰是对此的回答。

本书将0~3岁1000天小时光,细分为5个阶段,在对早期阅读方法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详尽分析各月龄段与阅读相关的发展特点、阅读需求、可选书单及阅读指导方式方法。书中指出的教育误区和给家长的建议,更是作者大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所在。

另外,针对早期阅读启蒙绕不开的两大主题——“如何给孩子选书?”“如何共读?”本书给出了由浅入深的解答。作者借助脑科学、信息传播学、心理学、儿童文学、童书出版学等学科领域的新研究成果,让家长对可选书单、阅读指导方法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求“知”若渴的家长一眼就能看到干货所在。

相信阅读此书,年轻父母指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会更加胸有成竹,收获更多惊喜。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作者在对早期阅读教育方法论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通俗地向年轻父母介绍、推广0~3岁各个年龄段孩子早期阅读启蒙的方式方法。该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阅读此书,年轻父母不仅会倍感亲切,指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更是胸有成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赵忠心

 

被国人误读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意是如果国家(和家庭)在0~3岁的早期教育上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孩子就相当于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今天的家长深陷早期阅读的热闹,却未必明白“非读不可”的门道。这本书有翔实的科学依据,又有手把手的方法指导,还有丰富的案例。1000天,滋养孩子关键的3年,成就孩子美好丰盛的一生。

                               ——《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主编 杨咏梅

 

儿童医院每天都会迎来很多家长和孩子。来到医院,大家的心情都是紧张、焦虑的,但有一样东西能够让家长和孩子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感受到舒适和愉悦,这就是图书。图书是让亲子关系更紧密,让父母和孩子更加了解彼此的纽带。想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想读到什么样的图书吗?这本书为家长提供了抵达孩子心底的路径。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院长 何定学


展开
精彩书摘

莫负1000天小时光——人生最初3年的阅读启蒙

这本书的诞生源于我和第二书房创始人李岩老师的几次“神谈”。

我在高校做“0~6岁童书育儿”研究,李岩老师以第二书房为根据地,在社会舞台为儿童阅读做实事。我们虽行走于不同轨道,却因“童书·儿童·成长”而产生交集。凡见面,必谈兴不败。

一个炎热午后,我们的话题聚焦到0~3岁阅读启蒙问题,从“赫克曼曲线”聊到“3000万词汇鸿沟”,从“中国历史上最早践行胎教的周文王之母”聊到“现代阅读胎教科学实验”,从“世界各地的婴幼儿阅读计划”聊到“当前中国家庭对婴幼儿阅读启蒙重视程度不够、观念及操作仍存在诸多误区的现状”,越聊越产生一种坚定而浪漫的信仰——让每个中国新生宝宝,都能畅饮童书的“乳汁”长大,因阅读而创造更美好的自我、更美好的未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李岩老师提出邀请我加入北京市妇联与第二书房联合发起的“第一书包”项目专家组。彼时正在开展“0~6岁童书育儿法”项目的我,在当下那一瞬间,我内心的想法是,如果项目组希望我做的是一本0~3岁阅读启蒙资料汇编式的书,那我就婉拒了。

所幸李老师也是一位信仰“取法乎上”的人,他完全赞同我的想法。我们都希望能完成一本全心全意服务于解决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问题的书,依托脑科学、心理学、儿童文学、童书出版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光建构“0~3岁阅读观”,更要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早期阅读教育方法论。就这样,本书开始孕育。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第一书包”项目的滋养。本书为各月龄宝宝提供的书单,正来自于“第一书包”项目。

这里有必要先浓墨重彩地介绍一下“第一书包”项目组。

项目专家组组长由国家图书馆少儿馆王志庚馆长担任。据我观察,他爱书如宝,同时又是位“鉴宝专家”,这使他和他的职业身份水乳交融。一次开会,他一进门就兴致勃勃地告诉大家,他淘到一本1956年出版的立体书《萝卜回来了》,“谁说我们中国的原创立体书诞生得晚呢?”为了这个“证据”,不惜自掏腰包、重金购买,志庚馆长的专业、敬业,对童书事业的痴迷,可见一斑。

项目专家组另外几位成员分别是王林、孙莉莉、李一慢,以及我。王林老师是我国首位儿童文学博士,与我师出同门,都拜在我国第一位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王泉根教授门下。莉莉老师是儿童早期阅读理论权威,兼具心理学与儿童文学双重研究背景,她很直爽很幽默,选书过程中常常抛出金句,和她一起工作很有趣。至于一慢老师,人如其名,情怀和人生都投入到了儿童阅读推广事业中。

正是由于背后有这个项目组做强大的智力支持,本书顺利实现创作初衷。当然,这看起来虽然是一本书,但其实它更代表了一个持续多年的研究工程。

10多年前,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儿童文学博士,常跟随业内同仁去国内各大图书馆搞学前阶段的亲子共读的研究,那也是亲子共读在中国一线大城市刚显露星星之火的时代。在活动现场,我从阅读推广者、家长、小宝宝兴奋的脸庞看到了信仰,但也发现亲子共读因缺乏方法论研究导致其效果大打折扣。亲子共读遍地开花,但如何落地生根呢?通过多年深耕,我在大学里,团结了一批有志于此的科研力量,创建了“童书育儿法”理论,并逐步推向社会。您眼前的这本书,正是“童书育儿法”理论在0~3岁宝宝身上最好的运用,这也是它区别于珠玉在前的同类型早期阅读指导读物之处。

再加上创作本书时,我正好也是一个“目标受众”。我的二儿子刚好1岁2个月,我一边从研究者视角思考本书如何做到专业、严谨、创新,同时又从孩子家长角度思考,获得什么样的内容才算享受到高质量帮助。

0~3岁婴幼儿家长在早期阅读启蒙方面最常提出哪些问题呢?可归纳为:

 

为了对“怎么选”“怎么用”这些问题给予由浅入深的解答,本书不仅运用脑科学、信息传播学、心理学、儿童文学、童书出版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家长对书单、方法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知识呈现方式上也做了“家长优先”,方便求“知”若渴的家长一眼就能看到干货所在。

具体来说,本书针对0~3岁婴幼儿家长的使用需求,做了四个方面的提升:

 

提升一:长知识!讲解各月龄宝宝与阅读有关的发展特点,让家长了解宝宝都有哪些说不出口的阅读需求。

为了方便家长找到自家宝宝对应的月龄段阅读需求,我们将0~3岁的小宝宝细分为0~6个月、6~12个月、12~18个月、18~24个月、24~36个月等5个月龄阶段。各月龄段与阅读相关的动作、感知觉、语言等方面具有什么样的发展特点,与之相对应有什么样的阅读诉求,我们也一一分析、梳理了出来。

比如,6个月的宝宝被发现通常能察觉到音乐中走调的音阶,展现出对优美音乐的感知力,无论他们面对的是熟悉的本土音乐还是从未听过的爪哇语音乐。这反过来也提示我们要多给宝宝念一些朗朗上口、自带优美旋律的童谣。

再比如,6~12个月,宝宝的触觉更加灵敏了,会主动探索各种物体的质地,表现为不断重复地抚摸手中物体的表面,如不停地玩弄布片。这其实是在暗示我们,“爸爸妈妈,快点给我准备触摸书哦!我想摸、摸、摸!”如果宝宝能从书上触摸到毛茸茸、滑溜溜、软绵绵的感觉,内心一定是欢呼雀跃的!会感叹:“哇!这个世界太棒了,宝宝真是不虚此行!”

又如,6~12个月的宝宝开始对因果关系(我的一个动作会导致一个结果的发生)感兴趣。如果我们能为宝宝提供一些有助于理解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书,比如一按就发声的书、带有简单机械连接的书,宝宝会感到“宝心甚喜”。这类书通常属玩具书行列,有时会被大人认为是多此一举之物,殊不知宝宝内心是有多渴望它们。

 

提升二:打通关!介绍0~3岁宝宝应该读的书单时,不仅说其然,更说其背后与脑科学、心理学、儿童文学、童书出版学、信息传播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相关的“所以然”,进而培养家长选书的眼光。

参加“第一书包”项目以来,让我最为感动的场面当属6500多本备选童书铺天盖地地陈列在第二书房,国家图书馆少儿馆王志庚馆长以组长身份牵头,我和王林、孙莉莉、李一慢等专家一起,从冬天选到夏天,最终从这6500多本书中精选出200本,送给0~3岁宝宝作精神食粮。说到此处,还要特别感谢项目组一位关键成员——秘书长宇瑾师妹,她身兼多职,既负责“第一书包”项目细则又担当第二书房橡树湾馆馆长的重任,同时还在读教育心理学硕士,因她的面面俱到,我们对6500多本童书的“勘探任务”顺利完成了。

面对6500多本童书,怎么选呢?

脑科学、心理学、儿童文学、童书出版学、信息传播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多年的实践经验,让“选”变得更严谨、科学、专业、公正。针对某一本童书,我们甚至会翻阅它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的用户评价,且特别聚焦差评,从而了解差评原因多大程度上出自童书自身,多大程度上出自家庭使用方法不当。

本书受限于篇幅,没法把选书背后的故事一一呈现,但在呈现适合各月龄宝宝阅读的书单时,条分缕析地讲述了选择理由。

比如,《脸,脸,各种各样的脸》入选了6~12个月宝宝阅读书单。这本书的口碑在家长和宝宝群体中的表现分别呈两极化趋势。有妈妈不解地问,这么丑的脸,有什么可看的呢?宝宝为什么喜欢呢?

在书里,我们给出了理论支撑。原来,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范茨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建造了一个小隔间,以此观察婴儿眼睛正在看什么。结果发现,婴儿喜欢人脸图形。再加上7个月大的宝宝越来越擅长识别大人的面孔和表情,所以他们对《脸,脸,各种各样的脸》情有独钟也就不难解释了。

又如,我们为6~12个月的宝宝推荐了“婴儿游戏绘本”系列,比如藏猫猫、挠痒痒等分册,有家长曾特别咨询,这有什么可看的呢?殊不知,这还真是小宝宝们的菜。10~12个月的宝宝搜寻物体能力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都有了大幅提升,看到大人把物体藏在哪儿后,能找到这个物体;看到物体局部,能够猜出物体全貌。“藏猫猫”游戏书就是这么应运而生的,它把我们和宝宝之间的生活游戏延伸到阅读中,算是架起宝宝通往阅读的桥梁。

本书按宝宝月龄段推荐了适读童书,每本入选童书都给出了入选理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这部分内容能帮助家长锻炼出自己的选书眼光,练就选书技能。

 

提升三:捅破“窗户纸”!普及童书出版专业知识,让每个妈妈都成为童书通!

都说中国妈妈撑起中国半边天,这话真不夸张。我认识的很多妈妈学习本领快通天了。就拿研究童书这件事来说吧,很多妈妈钻研得连曾在出版领域供职多年的我都快要感到惭愧了。但,隔行还是如隔山,虽然有时候只隔着一层纱。

比如常有妈妈问我,现在的童书,一会说洞洞书,一会说玩具书,一会说绘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本书会从童书出版专业视角,讲解童书的门类是如何划分的,我们应该为0~3岁的宝宝准备哪些种类的童书,以保证宝宝在阅读上营养均衡、不偏食。

此外,0~3岁童书由于特别强调游戏性、体验感,所以,洞洞、翻翻、触摸等形态,布料、纸板等材质被演绎得登峰造极,但这也容易让家长在购买时感到一头雾水。本书对这些五花八门、纷繁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讲解,方便家长再遇到每种销售标签时,能像个专业买手一样迅速加以分辨,找到自己心中所需。

了解0~3岁童书的主要类别、主要形态,除了能帮助我们变成更专业的童书爸爸、童书妈妈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宝宝的阅读变得更宽广、更多元,在精神食粮这一关上,绝对不缺乏营养。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非“读”不可的0~3岁

第一章 非读不可之意想不到的收获 / 003

第二章 不可忽视的1000天阅读效应 / 011

促进大脑的后天发育 / 012

丰富的认知刺激,让孩子更聪明 / 015

3000万词汇鸿沟 / 019

培育情绪脑 / 023

阅读上的“马太效应” / 025

投资回报率高,投入越早回报越高 / 028

从小培养宝宝5大学习品质 / 031

第三章 和全世界0~3岁宝宝同步阅读 / 035

英国:1英镑产出25英镑的阅读包 / 037

德国:每家一把“阅读测量尺” / 041

美国:给出0~3岁阅读教育目标 / 043

芬兰:0岁开始读诗歌 / 048

第四章 小心早期阅读的误区——观念误区、选书误区、用书误区 / 051

观念误区 / 053

误区一:小小婴儿不需要阅读 / 053

误区二:轻视早期阅读的游戏性,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 / 056

选书误区 / 058

误区一:字少,太不值了 / 058

误区二:自己读不懂或感觉过于简单没意思的,就不给

    孩子买 / 059

误区三:不能按照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书 / 061

用书误区 / 062

误区一:让手机、iPad或电视讲给孩子 / 062

误区二:把朗读视为唯一方法 / 064

 

第二篇 0~3岁宝宝的发展特点、阅读需求、

阅读书单及阅读指导

第五章 0~6个月宝宝发展特点、阅读需求、阅读书单及

     阅读指导 / 069

0~6个月宝宝与阅读相关的发展特点 / 070

0~6个月宝宝的阅读需求 / 077

0~6个月宝宝的阅读书单 / 082

0~6个月宝宝的阅读指导 / 088

第六章 6~12个月宝宝发展特点、阅读需求、阅读书单及

    阅读指导 / 091

6~12个月宝宝与阅读相关的发展特点 / 092

6~12个月宝宝的阅读需求 / 096

6~12个月宝宝的阅读书单 / 101

6~12个月宝宝的阅读指导 / 107

第七章 1~1.5岁宝宝发展特点、阅读需求、阅读书单及

    阅读指导 / 111

1~1.5岁宝宝与阅读相关的发展特点 / 112

1~1.5岁宝宝的阅读需求 / 116

1~1.5岁宝宝的阅读书单 / 120

1~1.5岁宝宝的阅读指导 / 125

第八章 1.5~2岁宝宝发展特点、阅读需求、阅读书单及

    阅读指导 / 131

1.5~2岁宝宝与阅读相关的发展特点 / 133

1.5~2岁宝宝的阅读需求 / 136

1.5~2岁宝宝的阅读书单 / 139

1.5~2岁宝宝的阅读指导 / 146

第九章 2~3岁宝宝发展特点、阅读需求、 阅读书单及

    阅读指导 / 153

2~3岁宝宝与阅读相关的发展特点 / 155

2~3岁宝宝的阅读需求 / 159

2~3岁宝宝的阅读书单 / 165

2~3岁宝宝的阅读指导 / 175

 

 

第三篇

第三篇 成为会选书、会用书的高手

第十章 关于宝宝书,你了解多少 / 193

0~3岁童书的主要类别 / 195

一、儿歌 / 195

二、认知书 / 200

三、图画故事书 / 208

四、玩具书 / 211

0~3岁低幼启蒙书的玩具形态 / 215

一、触摸书 / 215

二、闻闻书 / 217

三、洞洞书 / 218

四、立体书 / 218

五、翻翻书 / 220

六、拉拉书 / 222

七、异形书 / 223

八、玩偶书 / 224

九、贴纸书 / 224

十、AR书 / 225

十一、发声书 / 225

第十一章 28个妙招、6大原则, 让早期阅读卓有成效 / 229

28个妙招 / 230

第一招:做宝宝最好的“朗读者” / 230

第二招:使用肢体语言 / 231

第三招:用声音传递情绪 / 231

第四招:让宝宝多感官参与 / 232

第五招:点读指认 / 232

第六招:适时“演”书 / 233

第七招:挑战角色扮演 / 233

第八招:打通早期阅读与生活经验的界限 / 234

第九招:“游”书 / 234

第十招:读你千遍不厌倦 / 235

第十一招:及时给予反馈 / 235

第十二招:有“备”无患 / 236

第十三招:让宝宝的名字出现在故事里 / 236

第十四招:说唱结合 / 236

第十五招:培养宝宝的读图能力 / 237

第十六招:添油加醋法 / 238

第十七招:缩略法 / 238

第十八招:紧随宝宝视线,巧借宝宝注意力 / 239

第十九招:从“听故事”过渡到“聊故事” / 239

第二十招:故意读错 / 240

第二十一招:用认知游戏书吸引淘气宝宝 / 240

第二十二招:制作阅读记录单 / 241

第二十三招:慢阅读 / 243

第二十四招:增加书的含金量 / 243

第二十五招:童书巧收纳 / 243

第二十六招:周末带娃逛书店,过愉快充实的日子 / 246

第二十七招:一书多龄阅读法 / 246

第二十八招:砸掉电视背景墙 / 247

六大原则 / 248

原则一:不怕早也不嫌晚 / 248

原则二:互动至上 / 249

原则三:充满游戏精神 / 250

原则四:尊重宝宝 / 251

原则五:做彼此的阅读伙伴 / 252

原则六:贵在持之以恒 / 253

 

附录一  解读《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了解英文母语国家

     0~3岁宝宝的阅读现状 / 255

附录二 第一书包项目 / 258

附录三 中国儿童早期阅读启蒙计划 / 26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