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法国革命进程的总记录,法国大革命作品,民国时期恢弘史学译著,绝版90年后重放光芒。
★不对照阅读马德楞的《法国大革命史》,就难以理解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一部血肉丰满的《法国大革命史》,讲述乱世强人的崛起与末路,再现大革命的轰然与纷扰,描绘一个或正常或异类的国王路易十六。
★《法国大革命史》的作者马德楞被誉为“法兰西第一大著史家”,是法国历史学家、《欧洲与法国革命》作者索勒尔的弟子,与创作《海底两万里》而闻名世界的儒勒-凡尔纳齐名。
★《法国大革命史》的译者伍光建被誉为“民国白话文第一大翻译家”,清末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弟子,中国翻译史“亿字翻译家”,深为盛宣怀、胡适、徐志摩、郭沫若、茅盾、梁实秋、老舍、曹禺、胡风等人推崇,更是被著名诗人“江左才子”毕朔望列为与玄奘、严复、鲁迅、傅雷并驾齐驱的中国五大翻译家之一。
★《法国大革命史》洋洋洒洒65万余字,简洁的写作风格,宏大的叙事方法,是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必读书。
★法国大革命,一场政治革命、一场社会革命;法国大革命,比1640年英国革命更激进,比1775年美国革命更彻底;法国大革命,开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时代。
★法国大革命在整个历史上的地位,是和它以前的文艺复兴,以后的产业革命一样的重要;所以,倘然没有法国革命,我们的世界也要不同。
★法国在大革命期间发布的《人权宣言》,其中涉及到的基本人权、人民主权、分权和法治原则,充分体现了近代宪政的基本精神,奠定了近代宪法的基础,其影响力远远超过美国的《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本书《法国大革命史》洋洋洒洒65万余字,让我们认清楚法国革命,让我们不要忘却法国革命的两大特点:1,法国革命是由真正的纯粹的民众热狂而生,他们有他们的要求,有他们的灵魂;他们不要领袖来宰制,不要凭着政客的阴谋来进行。他们是纯洁的革命份子。2,法国革命时的人物,固然各有弱点,但他们都是赤心以全生命来从事革命。
第四章 一七八九年之政府
(一)国王的晚景
国王的政府受了逼迫,只好招集议会:当日因为种种错误,种种失败,故有此举,上文已经说过了。有人说:“这是一人专制的日落西山。”有人说:“这是革命出世的如日初升。”在作者看来,一七八七同一七八八两年,是国王的桑榆晚景了。人人都是这样想:都说是路易第十四的太阳,要坠入西山了,后来几代的国王,是掩着两眼看不见。
然而解放国人的,就是一七八九年的政府!作者已经说过当时国中情形及政府的情形,与夫当时的风气。现在要说当国的人物了;法国是向革命的路上走,这是无疑的了。但是这次革命,是长时期的,抑或是短时期呢?是安静的革命,抑是暴烈的革命呢?是少有改革,抑或是全盘推翻呢?这是要看什么人当国,又要看当国的人的材具了。
当国的人,就是国王、王后、亲贵、大臣们。
(二)第一幕的角色
路易第十六完全不是他这一种族的苗裔。他奉教虔笃,变了入迷,爱慕贞洁,到了不理他自己的妻室。他不是波旁(Bourbon)族的苗裔,是斯坦尼斯罗(Stanislaus)族的苗裔。(波旁是指父气而言,斯坦尼斯罗是指母气而言。译者注)路易第十六的血管里头流的是斯坦尼斯罗族的血,不是痕立第四(Henri Ⅳ)的血。(痕立第四是波旁朝第一代之王,斯坦尼斯罗者,则后族也。译者注)路易第十六这个人不喜欢劳力,不喜欢恋爱,不好打仗,不好政事,他生平只有一样嗜好,就是专好打围。除了打围之外,只好作铁匠的手艺;他有本日记,记的都是打围的事。说起打围,他就有了精神,就有胃口;只有这一种,还算是乃祖乃父的诸般嗜好中之一,他只要有了这一门嗜好,对于毋论什么都是乐观的。一七九〇年,有一位美国的名人莫理斯(Gouverneur Morris)说过:“路易第十六身处这种环境,还是极能吃,极能饮,又能安睡,又能大笑,世界上再没得他这样欢乐的人。这样一个人,还有什么希望呢?”
他是非常之快乐,却是快乐得很粗俗的;故此大祸临头的时候,他还是能支持得许久。
(三)路易第十六
路易第十六虽然生得身材蠢笨,面貌粗俗,却并不是个傻子。著作家好形容他,未免说得太过火。有时他是极其机灵的,大臣们听了很诧异,有几次大臣们还斗不过他。有时候他的眼光是很好的,但是他脾气太好,太容易说话,故此办不成事。他性情是很慷慨,很大方的,又是个奉教诚笃的人,有人伤害过他,他也不计较,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他也受了当代思潮的影响;他也读过卢梭所著的书,很相信本善的话。他心地是慈善的。上一个国王死的时候,国里的人很盼望新君可以替百姓作点事,有人期望甚切,在新桥上痕立第四的像上,刻了“复生”两个字,可惜他太令国人大失所望了。
天理良心说的话,路易第十六心里因要挽回当时局势起见,是很有意思,要从自由路上及人道主义上作几件改革的事:读者不要忘记了他在一七八九年以前,也曾作过几件好事,还是甘心情愿作的,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压力来逼他作的。法国奉耶稣教的人,很亏他这个奉天主教的人;他很晓得他的好百姓受痛苦,在这十五年里头,很想作点事拯救他们。他还叫好些医士们替病人看病,他还改良自己,他又让别人乱弄钱,他自己却是省俭的;因为他作一国的表率,故不能不省俭,以身作则的意思。若是别人不学他的榜样,我们能够怪他吗?他的意思,原是要他人摹仿他的。
他有一特别性质,就是无主意。他最容易受人运动,但是有时候却又执拗到了不得,主意打得很牢。大概而论,若是有人对他说什么话,劝他作什么事,他是满脸笑容留心细听的,但是打不定主意。他身边有一位谋臣常对人说道:“毋论对他上什么条陈,他第一句话总是个‘不’字。”若是不强逼他,他是不作的。大臣们没有法责备他,或是王后责骂他,他才肯动一动。但是因为这样,这一方面的责备他,那一方面的人也责备他,他就东摇西摆,不知如何是好了。故此他自己的王后,他的亲兄弟,他的大臣们,他的百姓们,都不敢绝对相信他。一七八九年有一位议员说过:“路易第十六自己简直是没有主意。”反而言之,那时候宫廷里头,彼此倾轧,议会所作的种种冒险的事,及民间的暴乱举动,一毫都不理国王的动作。因为他们都晓得他的话,是可以不必算数的;毋论在朝在野,都是一样的话,说的是非强逼国王不可,强逼他原是不难作到的,为难只在要他不再改变。他的亲兄弟曾对人说过:“强逼国王作事,如同一手抓了好几个油泡象牙球,能够捉得牢吗?”
原来路易第十六有一个最大的毛病,这是最不好的毛病。说骨子里的话,他是怠于政事。读者试看他后来被囚的情形,就可以晓得了。这时候他过的是很简单很有条理很清闲家庭的日子,他还教他的小儿子读书,同家里的人一桌吃饭,他觉得欢乐到了不得。这个可怜的国王,他一向不晓得什么叫作欢乐,等到被囚的时候,才算是实行享受欢乐。天生他这个人,是只好作个闲人,享受清闲之福的。据说他行加冕礼的时候,就说这件王冕太重,害他头痛,果然是令他头痛。还有人说:“一七七六年有一个大臣当面呈递辞职表,路易第十六叹一口气说道:‘你的运气真好!为什么我就不能辞职?’”这个路易第十六真是个可怜人,他这句话真是由衷之言。一七九〇年,莫理斯至书于华盛顿说道:“路易第十六是个慈祥厚道人,是一个绝好的太平宰相。”有一位历史家接得好,说道:“可惜他的乃祖乃父,遗下一个革命给他。”这种势不可当,锋不可撄的革命,假使路易第十四看见了,也要有点望而却步的。路易第十六懦弱无能是有的,但是我要说句公道话,要可怜他,到了他在位的时候,劫运都一齐来逼压他,他也无法可施。我们还要替他说句好话,他始终不肯令百姓流血,宁可从容就死,流他自己一个人的血。读者后来看他死,他是很能牺牲自己的,很有可以称赞之处。我们固然是该可怜他,但是事实却不能隐。
在作者的眼光看来:我们要一个国王,不是要他死得名贵,是要他管理国事,王后常常唤他作可怜人。一七八九年,人人都说国王是个慈爱人。拿破仑有一次写信给他的兄弟说道:“百姓们若说国王是个慈爱人,这个国王,一定未曾把国治好。”
一七八九年法国的确是未曾治好,路易自己也不晓得他自己要什么。有一个人说道:“路易第十六见了人,就要问有什么好法子?有什么办法?我该怎样办?”他曾经转托马尔最弗(Malesherbes)问从前的一位大臣里发洛尔(Rivarol)应该怎么办?那位大臣答道:“你既然登场作国王,就该唱国王的戏。”但是路易第十六是绝对作不到的,因为天生他不是个国王材料。
(四)王后马利·安推涅特
若是路易第十六不是个国王材料,那末王后马利·安推涅特(Marie-Antoinette),她总可以唱国王的戏了。弥拉波说过的:“路易第十六左右只有一个人,就是王后。”这位王后相貌长得很美丽,性情又是很骄傲的,原是可以作点大事的,可惜她帮着忙把路易第十六毁了。批评她的议论很多,有说好的,有说坏的;但是说她好的,说得太过,说她不好的,也说得太过。可惜她这个人欠的是谨慎,不会打算,更有一层的短处,是不能忘记。凡是一国的国王,若是有人得罪过他,他终身都不会忘记的,这个国王,就不能治国;但是却不要像路易第十六那种过于宽纵,容易忘记,要有一种有条理有规则的忘记。王后这个人,既不能忘记她的仇敌,又不能忘记她的朋友,是一个恩怨太分明的人。在平常女人,原可以算作好处,若是一个王后,有了这种性情,就有大危险;况且她的朋友,还恃着这点交情,去作坏事呢。
廷臣们,王族们,很攻击她,很毁谤她,她很被他们中伤。她天生是个骄傲人,本来是能相信人的,因为受了许多攻击,就变作很悖戾,很失意,对待人是骄蹇到了不得,这就把她毁了。拉非厄特(La Fayette)说:“她能够抵抗危险,却不推倒危险。”她对于路易第十六不能说没有潜力,但是不能有一定,有时行得通,有时却行不通。她只能强逼他动,王后自己以为能使路易第十六出大力,但是可惜无毅力作到底,就未免变成一种无意识的暴躁举动。
(五)王弟布罗温斯伯爵
路易第十六的兄弟们又不能帮忙他的;王弟布罗温斯伯爵(The Comte de Provence),将来是要作一个奇特的国王。这时候不过还是一个好说俏皮话,好耍小聪明的人,多少有些哲学意想,很相信王室有无上威权,比相信上帝还要利害。第十八世纪的思潮,他也沾上多少。后来有一天,芮克把他的俸裁减了好些,他就立刻变了腔调,主张反抗,却是一种阴谋诡秘的反抗。他的心地,远不如乃兄;但是乃兄的聪明,却远不及他。路易第十六并不十分喜欢他,不相信他;更觉得他的贵弟,有点看不起他。
(六)王弟达多亚伯爵
还有一位王弟达多亚伯爵(The Comte d’Ardois),比布罗温斯可爱得多。这一位相貌既好看,人又来得活泼漂亮,也有勇气。遇有大事,很肯拔剑向前的,可以算作一位壮士。他与两位阿哥不同,是一个好钻脂粉队里的人,又自名英雄,动不动就要讲打讲杀;但是他头顶白鸟羽的军冠,只在维尔塞离宫的御花园里摇摇摆摆罢了,在别的地方,却看不见他。当革命的时候,他嘴里不离说拔刀护国,却向来未见过他的刀子出过刀鞘。他既是有这种性情,故此只听见他常说反对革命的话。对于王室只是有害而无利,他常时口出大言,偶然也还能够多少鼓舞路易第十六的精神;但是左右的人听见了,都觉得有点难为情,很讨厌他。他的态度,是很激烈的,他的脑海里却没有多少东西,若是同他筹划国家大事,是有极大危险的,若是听了他的话,不晓得要闹到什么地步?若是不听他的话,请他远远的走开,他是要乱说话,生出危险的。
这几位都是亲贵,路易有时偶然也同他们商量,他对于一班大臣,也是这样,不过也是偶然碰巧有个商量。在一七八九年的时候,大臣们总劝路易不要听亲贵们的话,他自己却永远拿不定主意,究竟是听亲贵的话好,还是听大臣的话好?这就是路易第十六最吃亏的地方。
(七)宰相芮克
一七八九年五月间有一位议员说道:“内阁就是芮克,什么事都在芮克一人身上。”
芮克原是日内瓦一个银行家,他的祖宗原是勃兰登堡(Brandenburg)人,此人以银钱可靠,及营业得法起家,因其办理银行有效,以为亦必能救法国,使不至于破产。
他却凭舆论得入政府的,一七八一年他退位,国人都很可惜他;一七八八年,他又入政府,国人自然是很欢迎的。其中却另外还有缘故,因为他从前在他的银行楼上开了一所好像招贤馆,专欢迎敷衍一班哲学家;哲学家有时却很感谢他这番美意,故此在一七八一年把他架弄入阁,一七八八年又运动他入阁。
但是他并不是个政治家,一年之后,穆内就说道:“以他的知识及他的人道主义,同他办事极有条理而论,在太平时候,很是一个好宰相;但是这时候是党争最烈的当口,他就很缺少对付的本事。”他所差的,同路易第十六一样,就是无决断。又有人说他既不晓得他自己能作什么?又不晓得他自己要作什么?更不晓得应该作什么?这是弥拉波批评他的话。弥拉波原是芮克的仇敌,所说的话,有点不公道。芮克何尝不作过一件事,但是只这一件事,如何能够支持当日的危局呢?他所作的就是先要整顿财政,既要整顿财政,就不能不招集国人帮忙,连第三级的国人也要请来商量。其意是要整顿一切免税免课的利益,要通国的人一样的捐纳,只要一旦改良,使国帑有着,不必再事更张。有一个人说道:“他的意思的确是造成一个为民父母的政府,所有国家收入,归一个头等财政专门名家管理,听命于一位最圣明君主之下。”
弥拉波说他是个“走得太慢的钟表。”即在一七八八年而论,已经是来不及的了。
他有一样大毛病是太过审慎,遇事不能撒手,这原是银行家的习惯:他的女儿得斯塔厄尔夫人(Mmede Stael)是最崇拜他父亲,有时崇拜过火,未免为人所笑。他的女儿也不能不说他父亲寡断。他的条陈何尝不是很好的,但是遇着突如其来的事变,或是从旁袭击的事变,他就对付不了。国王同议会都晓得他有这种弱点,故此马劳脱(Malouet)说他道:“他若是被人激恼了,就手足无措,不能办事。”他又有胃病,凡是一个人要当领袖的有了胃病,是不成功的。
一七八八年,他再入阁,以为是不过要对付财政;其实不然,要对付的是革命。他请路易第十六招集议会,还当是银行开临时会议,请股东来商议的办法。
一七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开御前会议,议他的政策,结果是赞成的。只有两位反对的,有两位不在场,有五位赞成;这一赞成,就算是路易第十六摔他的王冕了。
这总算是主意定规了,办法却未定;路易同芮克都不是对付眼前危局的人。据事实上说:这个政府的确是一个操守最好的政府,是法国向来所未曾有过的。毋如其不能对付危局何?
……
卷首介绍文
第一章 乱象
(一)招集立法议会
(二)宪法
(三)国王有专制权
(四)特别利益及重税
(五)教产之富
(六)最招怨之什一宗教税
(七)特别税
(八)盐税
第二章 知识进步
(一)不信旧学
(二)罗兰夫人
(三)百科家的潜力
(四)人道主义
第三章 三阶级危机
(一)贵族无力
(二)庸劣的教士
(三)下级教士的民主思想
(四)因反对不平等而起事
(五)农民之怨嗟
(六)平民与农民联合
(七)国王之懦弱
(八)军队之反侧
(九)革命份子
(十)上级人之精神萎靡
第四章 一七八九年之政府
(一)国王的晚景
(二)第一幕的角色
(三)路易第十六
(四)王后马利·安推涅特
(五)王弟布罗温斯伯爵
(六)王弟达多亚伯爵
(七)宰相芮克
第五章 选举及申诉书
(一)国王是国人之良友
(二)要国人递正式的诉词
(三)选举议员
(四)诉呈
(五)布勒通地方的会员
(六)弥拉波之被选
(七)诉苦书
(八)大众的要求是改良
(九)议员齐集维尔塞
第一卷 议宪会
第一章 议会(一七八九年五月至六月)
(一)在维尔塞之议员
(二)五月四日之宗教式游行
(三)第一次开会在消闲堂
(四)五月六日会议
(五)第三代表团不肯成立
(六)调停
(七)巴宜及西耶士
(八)宗教代表团与第三阶级代表团联合
(九)球场改作会场
(十)六月二十四日的御前会议
(十一)第三代表团不肯走
(十二)君主让步
(十三)三个阶级代表团之混合
(十四)革命是过去了
第二章 七月十四
(一)国王之听命于国民
(二)调兵到维尔塞离宫
(三)芮克之免职
(四)一七八九年夏间的巴黎
(五)盗匪
(六)对穆郎
(七)选民公会
(八)法国卫队的态度
(九)国民卫军之成立
(十)七月十二之御苑
(十一)路易第十五大街之冲突
(十二)强盗来了
(十三)七月十三的事
(十四)七月十四
(十五)攻破大监牢
(十六)对罗内被杀
(十七)流血惨剧
(十八)夫勒塞勒斯被杀
(十九)七月十四十五两日之维尔塞
(二十)代表议会赞成巴黎暴动
(二十一)国王与议员在市政厅
第三章 法国之瓦解
(一)自然发生的祸乱
(二)巴黎是反乱的中心点
(三)杀傅隆及柏提耳
(四)各省之扰乱
(五)大恐慌
(六)大蹂躏
(七)大杀官吏
(八)自治会之发生
(九)自治会无能维持治安
第四章 八月初四晚及公布(一七八九年七月至十月)
(一)议会有两种恐慌
(二)无土地之约翰
(三)放弃特别权利
(四)享受特别利益者之祷谢
(五)民权之宣布
(六)宣言书与宪法相矛盾
(七)宫廷的举动令人生畏
(八)王后的态度
(九)否决权
(十)巴黎人要往维尔塞
第五章 一七八九年十月
(一)法兰德斯军队驻扎维尔塞
(二)十月初一日的情景
(三)妇女们之冲动维尔塞
(四)议会内扰乱情形
(五)穆内进宫
(六)十月初五日王宫被妇女包围
(七)拉法夷脱到王宫
(八)十月初五之袭击
(九)王后之危险
(十)国王王后回巴黎
第六章 议会俱乐部及宪法
(一)议员在练骑学校开会
(二)国民议会
(三)弥拉波
(四)雅科俾会
(五)弥拉波之阴谋
(六)辩驳宪法
(七)议准君主否决权
(八)君主是一国的第一个长官
(九)中级国民反无政府的宪法
(十)自治会
(十一)割分各省为道
(十二)取消省议会
(十三)政府之飘摇
第七章 没教产为国产
(一)君主正式批准革命
(二)贵族之漠视
(三)省议会之反对
(四)工匠们的不满意
(五)教士们反对
(六)教产充公
(七)塔力蓝的议案
(八)芮克之为难
(九)教士们之痛恨
(十)议会之无结果讨论
(十一)宫廷之无用
(十二)国里无政府的情形日见加增
第八章 兵变及同盟
(一)军队之骚动
(二)军队反对军官
(三)议会之懦弱
(四)大同盟
(五)大同盟的庆祝
(六)欢迎国王及王后
(七)大同盟所发生于军队之危险
效果
(八)南锡兵变
(九)军队不服从命令发生出征意想
第九章 和耶战耶
(一)欧洲与革命
(二)一七八九年之欧洲
(三)欧洲对于法国革命之误会
(四)欧洲之分裂
(五)东方问题
(六)奥帝利欧破尔得
(七)日耳曼在亚尔萨斯的权利
(八)法国宣布抛弃一切侵略思想
(九)法国之据亚威农地方
(十)欧洲之惊惧
(十一)利欧破尔得侯路易第十六的请求
第十章 官制
(一)改宗教
(二)罗马与革命
(三)宗教改良
(四)马铁奴的报告
(五)为何不使宗教与政治分离
(六)关于宗教问题之辩驳
(七)不承认教王有无上高等教权
(八)路易第十六之烦心
(九)教士们消极的抵制
(十)国王批准新例
(十一)最好的教士都不肯宣誓
(十二)新主教之授职礼
(十三)教王斥责宗教官制
(十四)路易第十六与革命冲突
第十一章 革命之危机(一七九○年十二月至一七九一年五月)
(一)国王及王后有召外援的思想
(二)求救于奥帝
(三)逋臣
(四)达托斯伯爵轻举妄动之影响
(五)法国议会授外国以口实
(六)奥大利之迟疑
(七)喀德邻第二的阴谋
(八)内忧
(九)革命党之分裂
(十)弥拉波及拉法夷脱
(十一)弥拉波之死
(十二)王族之被逼
(十三)王族之执迷不悟
(十四)出奔的计画
第十二章 路易第十六出奔发棱
(一)出奔
(二)发棱
(三)王族被阻
(四)巴黎噪动
(五)拉法夷脱掌舵
(六)议长波哈内
(七)洛缪夫之在发棱
(八)回銮
(九)巴那甫、丕梯恩同拉菟尔·摩部耳接驾
(十)入巴黎
(十一)王后一夜发白
第十三章 大校场的排枪声
(一)国王停使职权
(二)被拐
(三)俱乐部主张废路易
(四)提议共和制
(五)议会还是维持君主制
(六)巴那甫
(七)雅科俾俱乐部之分裂
(八)斐扬党
(九)七月十七之大校场
(十)拉法夷脱及巴宜发号令放枪击群众
(十一)议会太疲乏了不愿有反动的举动
第十四章 议会之末日
(一)议会欲修改宪法而不成
(二)巴那甫亦主张修改,可惜太迟了
(三)不许改宪法
(四)名誉扫地的议会之精疲力尽
(五)匹尔尼次地方之议会
(六)吸收亚威农
(七)逋臣之骚动
(八)日耳曼帝王诸侯主张宽缓
(九)科不林士之布告书
(十)路易承认宪法批准颁行
(十一)庆祝宪法
(十二)议会解散
(十三)风雷将作
第二卷立法议会
第十五章 罗马议会
(一)新议员
(二)右党
(三)波尔多派
(四)波尔多的罗马人
(五)康多赛
(六)极端左党
(七)中党
(八)第一次冲突
(九)科不林士宣告书
(十)逋臣
(十一)奉行新制的教士之可怜
(十二)惩办逋臣律
(十三)贵胄们被召回国
(十四)反对教士之苛例
(十五)路易不肯批准苛待教士例
(十六)以宣战恫喝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