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曲,即各地白族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民歌,主要流行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洱源、大理等地。 《口头诗学视阈下的白曲研究》借鉴口头诗学及表演理论,以文本分析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白曲的创作、流布和接受过程进行系统地研究。其内容可分为“静态阐释”和“动态分析”两个层面,前者重点揭示了白曲中存在的程式以及程式化构词法、句法等,后者则聚焦于白曲的演唱语境,以歌手的修习为契入点,来诠释地域传承群体内部的“文化语法”等问题,并对白曲传承在当代社会面临的诸多“干扰”(如文字的普及、汉语借词的泛滥、电子传媒的浸润)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