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耕国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57891
  • 作      者:
    黄志强编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李耕国画研究》收录了从徐悲鸿、蒋兆和等现代人物画开创者和当代一些青年学者对李耕艺术成就的评价与研究成果。尤其是黄志强作为李耕艺术研究的学者,对李耕现有文献所进行的系统梳理,这无疑为我们编辑出版此书,以及更深入地研析李耕,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
  《李耕国画研究》实际上是用了一个世纪的眼光来审视李耕的艺术和李耕那样的古典人物画家的历史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李耕国画研究》:
  佛经上说,凡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是佛。艺术也是这样的,只要人们肯付出辛勤的劳动,也一定能证得正果的。李耕的宗教题材在继承我国古代优秀佛像画遗产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艺术创造,故在画坛产生极大的反响。它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与生活动态,也反映了作者的艺术信念,因而在民间,赢得普通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三、坚守“逸而雅”的创作心法
  李耕的创作思想俨然坚守着民间艺术与文入画笔墨相结合的艺术思想,其“入而脱,脱而逸,逸而雅作生”的创作心法也体现在他立意构思、布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笔墨中。
  “艺术”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注为:“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来反映生活中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可见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李耕的古典人物画艺术,其高贵的品格是独创新意,于有法处变无法。例如人们熟知的李耕讽喻莆田国民党驻军二三九旅旅长钱东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创作的作品《六子戏弥勒》,不仅不墨守1日本,而且还联系生活,因而拓宽了弥勒佛题材的表现范围,别开生面,令人过目难忘。此幅作品也成为李耕古意和新意结合的最好的作品。
  绘画是一门造形艺术,能否抓住它的典型性,使立意更深刻,表现力更强,素来为画家所重视。李耕作画,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炭稿的立意构思,他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追求“画佛三千喜典型”的缘故。例如李耕画《张僧繇画龙轰壁>,画面上不画龙,说明龙去壁空,更能扣紧“轰壁”题旨;若画之,反而变成“添足”。因此,不画龙比画龙更让观众回味无穷。李耕通过张僧繇画龙时典型的举止、神情、衣褶不同于平常的飘动,通过描绘墙下出现的大片淡墨渲染的乌云和端砚画童惊讶后退的神态,让人感到巨龙刚刚轰壁飞去,取得“无为有处有还无”的通感效果。
  布局是画面构成的总和。李耕的人物画布局,千变万化,按照他画论概括的一句话就是“布局应奇”。所谓“奇”,就是出入意料,具有独创之意。李耕的布局了无痕迹地融化了黄慎的奇峭,他“从大处着眼、从高处着眼和从远处着眼”三个方面体现其画面的构成。
  从大处着眼,即从整体入手,讲究气势峥嵘。如果是工笔人物画,李耕先明确画面的中心,前景、中景、远景,然后点缀人物,作品的各个局部便随之有序地完成。作画时,李耕往往站在远处,进行上下左右的审视,检查各处是否完整自然。李耕常说,布局最重要的是要养成随时随地考虑构图完整的习惯,他认为画中的每一物和每一笔都是和而不同的,充满生命的节奏和律动。因而构图成为安顿李耕精神家园的方式之一。
  从高处着眼,为的是增强作品的视觉张力。例如画高士,李耕往往是六个头高,仕女是七个头高。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显得十分挺拔奇峭。“似鬼奇欲绝”,可谓是李耕罗汉造形的真谛。景物处理上,李耕敢于把高耸入云的绝壁相应地分布于画的一侧,或画奇峰突起,或把一座高高的悬崖占据整个画面,或画顶天立地的松柏,或写气势险峻的大山,或落从上而下的条款……这些极具夸张意味的艺术安排,无不给人以跌宕起伏的力量美。
  从远处着眼。因为绘画是在平面的纸上塑造形象空间的,透视原理在这里发挥了很大作用。李耕在布局中十分讲究透视。他说,画面中的前后大小要分别清楚,要漏、透,密中有疏,否则“粘”在一起,就不能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了。李耕的很多工笔人物画布局,讲究亭台楼榭的透视;讲究假山池沼的合理配合;讲究树木、竹子的掩映;讲究重峦叠嶂、近景和远景的层次;讲究桥梁、台阶的穿插。虽然是相间相叠,前后往复盘旋,但始终是虚实相生、层次分明的。这应该说,是李耕构图统一中求变化的奥妙之所在,也是其他画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原因。
  “有笔有墨谓之画”,笔墨是中国画主要的表现语言。李耕作画往往先用淡墨勾勒人物衣纹褶皱,继而以浓墨醒之,使其有浑厚之意。其笔间要求有浓淡的墨色变化。有时,他把笔放在口里,用唾液舐润,一笔一舐,这样每笔间的水分焦则“干裂秋风”,湿则“润含春雨”。所以,李耕的作品有“逸而雅作生”的艺术美。
  ……
展开
目录
一个世纪的眼光
——序《李耕国画研究》/尚辉
三百年来一李耕也
——李耕国画研究概况/黄志强

学术篇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人物画第一家——李耕/洪惠镇
画坛奇才一代宗师
——读李耕画作随感/孙克
中国古典人物画的最后一位大家——李耕/洪惠镇
李耕绘画艺术的学术定位/郑宜平
李耕与中国古典人物画/洪惠镇
李耕古典人物画创作思想探微/黄志强
论李耕国画艺术的平民思想/黄叶
李耕绘画艺术的草根精神/翁志承
选择与追求
——莆仙文化视域中的李耕绘画艺术/翁东翰
中国古典人物画衣纹线描
——学习研究父亲李耕先生《菜根精舍画论》遗稿之浅见/李朴
李耕题画诗的人文情怀/黄志强
书画合璧,画家同时是书家/黄志强
评现代名家与大家——李霞、李耕/陈传席
仙游画家“二李”述评/黄叶
固守与渐进
——李耕、任伯年古典人物画艺术的不同际遇/潘丰泉
同中有异异中涵同
——黄慎与李耕人物画评读/陈燕青
李耕及其画派/林懋义
谈李耕与仙游画派/李朴
再谈“李耕画派”/方纪龙

赏析篇
挥洒自如
——略谈李耕的人物画/蒋兆和
谈李耕先生的人物画/刘凌沧
部分在京画家、理论家纵谈李耕国画艺术/李柱
李耕古典人物画独特的审美形态/郑宜平
奇真雅
——李耕人物画审美探析/黄劲
李耕先生的作画特点/丁朝安
是真名士自风流
——再读李耕/黄玉坤
李耕佛像人物画的显著特点/陈金添
“以美育替代宗教”乃李耕佛像之魂/陈绍峰
平民画家的精神回望
——读李耕组画《豳风七月》/翁振新
三代精神的艺术再现
——李耕《豳风七月》组画解读/黄叶
砚池一滴即大海
——李耕工笔人物画艺术探骊/蒋金读
扫除脂粉呈风骨
——试析李耕仕女画的艺术特色/黄叶
一笑悟真机
——李耕《弥勒佛图》赏析/邵洛羊
李耕的弥勒因缘/黄叶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读祖父李耕先生弥勒佛有感/李柱
当代画坛破天荒之杰作
——李耕《五百罗汉》浅评/方纪龙
艺术瑰宝时代颂歌
——李耕《松青鹤白东方红》《松鹤遐龄》创意/黄叶
伯年之后又一家
——李耕人物画与山水画名作品读/张德成
谈李耕《东山丝竹》艺术的表现/黄叶
笔简意远念静境空
——李耕古典人物画《桃花源》管窥/陈祯辉
匠心独运写坡仙
——李耕《东坡笠履图》评析/方纪龙
篆刻工巧神采飞扬
——李耕作品用印浅议/黄志强

缅怀篇
卓然自成一家/李硕卿
怀念我的父亲李耕/李朴
画家李耕的幸福晚年/林虎常卉芽青
国画家——李耕/陈毓和
植根于农民中的画家李耕/张卉中
访国画家李耕老人/陈体申
福建国画家李耕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生表演作画/罗明扬
民间画家——李耕/《北京周报》对外英文版
李耕和他的画/方璞
李耕的《圯桥进履》/林懋义
艺术生命
——李耕先生生命最后时刻之追记/林懋义
画家李耕先生逝世/本刊记者
人民热爱的画家——李耕先生/张子固
画家李耕/杨启舆
李耕老师回首求学一事/蒋金读
“龙珠画苑”与李耕先生/李朴余启锵
李耕国画研究所成立缘由/张霞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谈李耕与中医学《素问》、风水学和九序气功之经过/黄志强
春风桃李迎师诞
——学习李耕工笔人物画有感/蒋金读
虚空有尽师恩无穷
——永远怀念李耕先生/孙仁英
师恩难忘/张清岩
纪念李耕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贺信、题词、贺诗、贺词、贺联、赠画选录
/李朴 余启锵
李耕壁画保护刍议/陈肇宇林志斌
继承弘扬李耕国画艺术
——李耕国画研究所研究工作回顾/林仁中黄叶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
——仙游李耕国画研究所作品展览观后/江浩
李耕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李清达

附录
李耕年谱/黄志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