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国产影视戏剧发展的状况与流变/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丛书》:
近年以来,由于批评界的大力扶持,高校、科研机构的集体发力,青年人的自身奋发,使青年影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程青松、吴迎君、许乐、李洋、肖熹、王淳、万传法等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以他们特有的热情和勇气投身于电影批评的事业,频频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电影新作》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并呈持续上升势头。围绕新兴影评的各种论坛、报告、讲座也时有推出,使青年人有了更多亮相和展示才能的空间。自然,互联网的持续升温,让更多的青年影评人如鱼得水,不但使他们能够轻松地越过门槛抒发情怀,畅所欲言,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成为意见领袖。
面向世界,追踪电影批评新潮。中国电影终究只是世界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纳入世界电影的坐标体系,既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引入国外的电影理论批评范畴,无疑可以拓宽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视野。中国电影批评模式由单一的政治社会学批评走向多元和丰富,很大程度即得益于此。继前一时期介绍了电影叙事批评、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等外,这一时段除了对于电影生态批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电影经济学、数字化时代的电影走向等的介绍外,更着重于世界电影理论批评新潮的消化、吸收和运用,以及中西批评话语的融合,譬如《电影艺术》关于电影产业学的研究,《当代电影》关于中外电影的比较研究,《世界电影》关于当代电影大师的作品研究,《电影新作》关于都市电影的研究,在介绍世界电影创作和批评思潮发展最新动态的同时,实际也提醒中国电影理论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激励电影理论的生机与张力。
总揽这一时期的电影批评,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1.只有顺势而为,才能体现自身价值。电影理论批评的价值并非自在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在电影业态发展转型中有多大的作为,就有多高的位置;对引领观众和时代风尚有多大的影响,就有多少的分量。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年代,传统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受到巨大冲击,也积累了诸多新的释放能量。电影理论批评同样如此。国外的统计学数据和经济学研究已经相当清晰地证实:系统地梳理、分析、挖掘人们观影行为和心理诉求,以及提升专业影评(ProfessionalReviews)的质量,可以刺激和更好地达到“使用和满足”的需求。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如何面对新的互联网环境,如何面对“商业”和“大众”,是重构电影批评话语的关键所在。电影批评再也不能左右顾盼、唯我独尊,搞鹤立鸡群,而必须在新媒体所引导的媒体融合中华丽变身,与创作共谋,与受众对话,与市场互动。孤立的自度和完善,终将不敌“当下”和“市场”的企求,与日俱进乃是最好的出路。当然,满足大众和市场的需求,并非迎合大众和市场的低级趣味,而是要回到大众的立场,契合时代的需求,立足影像的本体,善于将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内在的症结用犀利和精彩的分析透视出来,将影像潜在的魅力、艺术内蕴的灵魂用恰如其分的形式表达出来,用自己的弹性和张力重新唤回理论批评的尊严。这其实对批评理论的建设提出了很迫切和很高的要求。
2.只有坚持价值创新,才有真正的创新价值。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电影理论批评呼吁创新,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如果说“文革”十年,我们既排斥西方文化又摧残传统文化,那么改革开放以后盲从和异化则成为主要问题。一段时间,“后现代”、“超现实”之类的“雷语雷文”充斥各类报纸杂志的版面,热闹有余,但徒有其表,少有价值层面的创新。中国电影产业的成长,肯定要学习借鉴世界电影大国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建构在他国的文化传统之上,解决的是特定国家特定语境下的问题,不可能简单地照搬和摹仿。一种文化、一种理论有没有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自己的核心创新价值。而学习他国,归根结底是为了形成和创造自己的体系。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当下的短板即在于此。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求新性、求异性和成长性为理论批评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创造了空间。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创新生态系统,必然具有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和开放式协同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国情,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路子。如果我们不能在自己的文化地基上进行建构,就永远不会有自己的创新价值体系。恰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要拿来。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然而,“拿来”者必须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真正有理论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异域”的时尚翻新,而是出自对于“本我”的深切体验;不止在于语言形式的生猛华丽,而是在于精神内容的鲜灵厚实。纸上得来终觉浅。创新价值最终来源于自身的价值创新,我们要通过切实的努力,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既继承传统资源又弘扬时代精神,勇于实现理论批评的创新型转化,创新型发展,直至占领价值创新的制高点。
3.只有夯实地基,才有未来发展空间。古人曾以建筑为喻,地基最要打得大:若止有方丈地,则一楼、一亭便无可布置矣。若置地无量,则亭台楼阁可以任其所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地基,就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累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硕大人才队伍。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阵地失守了可以重新夺回,队伍零落不整就难有胜算。只有有了坚实人才基础,才会有中国电影未来的一切,也才会有电影理论批评生长的空间。改革开放以后的环境,特别是以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革命为代表的新时代的悄然兴起,学术与技术的日益勾连交通,对于青年人才的成长总体是有利的,一大批在读和即将毕业的电影博士、硕士已经和准备加入理论批评的队列。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队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宏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