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学统一论: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20725
  • 作      者:
    王黎利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医学统一论: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作者王黎利以物理学的物质观提出了融中、西医理论为一体的“实体医学”与“场医学”的医学新框架。介绍了医学统一后的物质观、信息观和能量观。
  打破中医界以比喻诠释中医学抽象理念的老模式,以现代物理学、生物化学、组织学诠释了“气”、“经络”等“玄念”的实质与内涵。告诉世界:中国的老祖宗有超诺贝尔奖水平的学术观点,以及先于西方的正、反粒子观。
展开
精彩书摘
  《医学统一论: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场医学对传统医学的影响:世界上很多流传下来的民族医学有的具有场的概念,尤其是我们的祖国医学有比较系统的场医学的理论。但是,因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奥性,使得现代的人们难以理解,尤其是对于那些只认可用现代科技术语表达理论的人们而言是难以接受的,甚至根本就不接受而予以否定。因此,对于中医界和热爱祖国医学的广大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严酷的事实。
  十年前曾经有一位从事组织国内大型科学讲座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科技界有很多人,甚至是很权威的科学家对中医的科学性持否认的态度。有的人虽然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这一观点,但是,从一些公司和科研单位招收工作人员的标准看,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理念。这位朋友还列举了一个实例:当年一位刚进入他们单位具有中医博士学位的新同事告诉他,他的一位同样具有中医博士学位的同班同学到某单位去应聘,本以为“中医博士”是自己学历的一个优势,没想到话刚一出口,该公司的接待人员就非常干脆地说:“我们不招聘中医博士!”而予以回绝。当我的这位朋友反问已成为同事的年轻的中医博士:“你能讲清楚中医的科学性吗?”得到的回答是:“我也说不清楚。”对于非中医界的那个招聘单位的态度我完全可以理解,而后者中医界培育的高材生的回答令我啼笑皆非,感想多多。
  近几年,中国政府和相关媒体加强了对祖国医学的宣传力度,这固然是好事,但是,当我参加大学同学的聚会时(有医学界的骨干、学术权威和教授),在言谈举止中能感觉到对中医不屑一顾的人还是有的。这种状况的形成虽然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有一条,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中医界多数人尚未意识到的原因,即在阐释中医学的很多重要的基本概念时,特别是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例如,关于“气”这一重要的概念时,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中医界(也包括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权威或教授们在大型的讲座中,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以比喻的方式来解释“气”的概念。最常听到的例子就是:树叶因风吹而摇动,虽然人们没有直接看到风(以风比喻气),但是,通过树叶的摇动而认识到风的存在及其推动的作用。这种表达方式很难被科技界认可。但是,对于本来就相信中医的人们,特别是已经获得治疗效果的广大患者来说,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程度地体会到了“气”的存在和“气”的作用。所以,他们不仅不反感以比喻的方式来阐释中医理论中比较虚玄的概念,而且发自内心地表示“非常欢迎这种通俗易懂的讲座”。这正是中医学能够流传千古的群众基础。但是,如此广大的群众基础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医在整个学术界,特别是在西医内心深处的不认可的状况。这是值得中医界业内人士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果真想让更多的科技界人士理解中医学,就一定要顾及效果,即中医理论面临一个如何用现代科技语言予以阐释和沟通的问题。否则,其后果与纯语言的障碍(如只懂英语的人听不懂俄语一样)没有区别,也就是说我们满怀热情地想把好的事物与对方分享,而对方却听不懂。所以,有的时候不一定都是对方故意为难我们,而是我们与对方沟通的方式有问题。我们不能只有好的愿望而看不到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后果。
  要想改变上述状况,就要用对方认可的学术语言进行沟通。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一定的时间学习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不过,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弘扬祖国医学的科学性,特别是在理论方面具有的优势,而不是“废医存药”(只保留中药而废弃中医理论),更不是西医取代中医。这正是本书要做的工作之一。在这里我想说,在学习和尝试应用现代科技语言阐释中医理论的过程中,我相信很多中医界的人士将和我当初一样,会逐渐地体会到应用现代科学对中医学很多虚玄概念的解释是那样的清晰明了而令人兴奋不已。这与那些用现代科学知识否定中医理论的观点正好相反!不仅不会贬低中医学,而且更加能够发现中医学的深奥和伟大,加倍地敬佩老祖宗。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关于医学的统一
第一节  我的学术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节  关于医学的统一和统一后的医学
第三节  来自医学界之外的不同理念——什么是科学和真理
第二篇  统一医学的物质观和医学框架
第一节  用现代物理学的物质观看医学
第二节  医学分类——实体医学与场医学
第三篇  统一医学的信息观
第一节  统一医学信息基本观的要点
第二节  信息的分类和相互关系
第四篇  统一医学的能量观
第一章  基本理念
第一节  关于能量的实质
第二节  统一医学的能量观
第三节  关于能量(气)的共性与特点
第二章  人类后天之气——关于实体能源能量——“真气”的来源
第一节  关于氧气供能的作用和特点
第二节  关于水供能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第三节  关于食物供能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第三章  人类后天之气——关于无形的能源
第一节  粒子(无形能源)在生命体中运作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人类后天真气(无形能量)的来源
第三节  关于能量(气)的个性与功用
第四节  无形能源的优缺点
第四章  能量与实体的关系
第一节  能量与质量的关系——质能关系式
第二节  能量场与实体的关系
第五章  中医学对能量性质与功能的认知
第一节  关于气的营养功能
第二节  关于“肾主纳气”的功能
第三节  关于“卫气”的功能
第四节  关于“气化”功能
第五节  人体自身能量(真气)的运动形式
第六章  内外粒子与人体直接交往的方式
第一节  外界粒子凭借穿透性直接进入人体
第二节  共振原理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  有形实体的物理场对于人体的作用
第一节  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的粒子能
第二节  中医对有形实体物理场的研究
第三节  中药学关于“四气”的概念
第四节  中药学关于“归经”的概念
第五节  中药学关于“五味”的概念
第六节  综述中医学关于实体物理场研究成果的临床意义
第八章  统一医学临床应用举例
第一节  关于抗菌素的副作用
第二节  如何应用中医理念和监测手段减少或避免抗菌素的副作用
第三节  如何避免细菌的耐药性提高消炎的疗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