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椎间盘疾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174828
  • 作      者:
    (德)Juergen Kraemer主编
  • 出 版 社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椎间盘疾病(第3版)》详细介绍了关于椎间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最新技术,包括各种临床常见椎间盘疾病,如外伤、退变、突出等,以及各种常见的颈椎、胸椎、腰椎的综合征;对于每一种疾病,又详细介绍了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等。 
  《椎间盘疾病(第3版)》适于骨科、神经外科、疼痛科医生及相关人员阅读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腕管综合征中,正中神经的周边部分在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下的腕管中受到压迫。原因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他关节疾病或是导致腕管变窄的代谢失调。典型症状有疼痛、感觉异常和肿胀,因所处腕关节的位置不同而异。在前三指和第四指桡骨的一半,会出现典型症状——感觉丧失。肌电图显示穿越腕管的神经传导会减慢。疼痛区域范围较广而不是只分布在正中神经的位置,不仅在受压点感觉得到,在其周围邻近的部位也能感觉得到。随着腕管综合征的发展,会导致拇指外展无力和侧鱼际肌的萎缩(外展拇短肌)。通过向腕管内注射可的松和局部麻醉剂的混合药症状可以临时得以缓解;如果症状缓解,同时也确定了诊断,因为颈源性疼痛用这种方法是不能减轻的。症状相似的其他的末梢神经损伤,例如尺神经压迫(肘管综合征),也可以同颈神经根综合征区分开来了。
  因为颈椎综合征会引起肩、颈疼痛,因此鉴别诊断也必须包括肩部的原发性障碍的诊断,最重要的是产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肩峰下关节附近区的退行性变。病人主诉的冈上肌肌腱和冈下肌肌腱受到的损伤被称为岗上肌或岗下肌综合征,或者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颈椎综合征和肩周炎的主要症状对比见表9.7。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那样,肩周炎可以发生在已患有颈椎病的患者身上,然后独立发展成病人的主要病症。在这种情况下,颈椎活动受限、颈背肌肉紧张、肩部僵硬等症状会同时出现,须平行治疗。
  Paucoost综合征包括上肢疼痛、感觉异常,并伴有霍纳综合征和同侧躯干上四分之一区域出汗不足的症状。发病机制通常是肺尖肿瘤穿过最近的肺尖胸膜侵犯臂神经丛内侧束。疼痛的分布区很容易与C7和C8综合征的症状混淆。
  带状疱疹可能在颈椎节段发作,但是较为少见,产生剧烈的颈肩痛。它通常不易被发现,往往被作为颈间盘综合征来治疗直到皮肤上出现水泡。一般说来,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对于带状疱疹脊神经根炎和Borrelia脊神经根炎的诊断就可以提供足够的依据了(由蜱叮咬引起)。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发展史与专业术语
一、发展史
二、专业术语

第三章 流行病学
一、终生患病率
二、点患病率与年患病率
三、疼痛部位与频率
四、国际统计数字

第四章 脊柱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力学总论
一、椎间盘的发育
二、解剖学
三、脊柱的韧带
四、颗粒状结构与生物化学
五、生物力学
六、椎间盘与椎关节
七、治疗方法

第五章 非退变性椎间盘疾病
一、发育异常
二、炎症与传染性疾病
三、肿瘤
四、椎间盘受累的全身性疾病

第六章 椎间盘退变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病因学
四、发病机制
五、衰老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六、椎间盘组织移位的生物力学基础
七、对渗透系统的影响
八、运动节段的不稳定性
九、椎间盘退化前的异常

第七章 脊柱创伤
一、脊柱损伤的病因和类型与已有退变因素的影响
二、运动节段扭伤
三、单纯外伤性椎间盘破裂
四、椎骨体骨折伴随椎间盘的损伤

第八章 疼痛——发病机制与慢性疼痛的演变
一、局部及放射性疼痛
二、脊椎神经支配
三、椎间孔—骨关节区
四、椎间盘源性疼痛
五、无痛性脊柱畸形
六、后纵韧带引起的疼痛
七、神经根疼痛
八、椎间关节疼痛(小关节综合征、假性根性综合征)
九、肌肉疼痛
十、综合型疼痛
十一、从急性疼痛到慢性疼痛的痛觉感受与转变
十二、疼痛的药物治疗

第九章 颈椎综合征
一、定义与患病率
二、颈椎运动节段的解剖与生理特性
三、生物力学
四、特殊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
五、颈椎综合征临床特征
六、鉴别诊断
七、颈椎综合征的治疗
八、功能性锻炼、康复和颈腰康复学校
九、治疗方案

第十章 胸椎综合征
一、定义与患病率
二、胸部运动节段的解剖学、生物力学与病理解剖学
三、分类
四、胸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
五、肋间神经痛
六、鉴别诊断
七、治疗方案

第十一章 腰椎综合征
一、定义与发病率
二、腰椎运动节段特殊的解剖结构
三、腰椎特殊的生物力学
四、腰椎特殊的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
五、腰椎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六、临床综合征
七、腰椎综合征的治疗

第十二章 椎间盘疾病发病过程与预后
一、椎间盘疾病病理解剖学变化
二、终生椎间盘疾病
三、急性椎间盘疾病的发病过程
四、L5/S1病例展示:椎间盘脱出突入间盘下并自然吸收
五、L4/5病例展示:椎间盘脱出突入间盘下并自然吸收

第十三章 脊椎与心理
一、心身过程
二、文献所描述的心身交互作用
三、脊椎对心理障碍(心身变化)的影射作用
四、椎间盘疾病的心理影响(身心变化)
五、椎间盘疾病的诈病或夸张
六、心理疗法与放松技巧

第十四章 腰背痛学校
一、腰背痛学校的生物力学原理
二、坐
三、站
四、躺

第十五章 无痛运动锻炼
一、训练与疼痛感受
二、适合训练的种类
三、无痛运动训练项目

第十六章 体育运动
一、概述
二、运动与颈椎
三、运动与腰椎
四、对椎间盘有益与有害的运动项目

第十七章 法医评估
一、概述
二、椎间盘突出与意外伤害
三、四肢缺失或永久性损伤对椎间盘的损伤
四、挥鞭样损伤:颈椎加速损伤
五、腰椎间盘疾病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的评估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