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斯里兰卡
杨诗源(本书作者,外企白领,旅行爱好者,自由撰稿人)
在斯里兰卡一年多的旅居时间里,除了美丽的风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斯里兰卡人的善良淳朴。在科伦坡上下班时,我经常会乘坐当地的公交车。上下班时总是拥堵高峰期,公交车上一般没有空调,拥挤、闷、热,每个人都汗流浃背。经常会有男士起身给我让座。没有位置的时候,坐着的女孩子总会主动说:我帮你拿包。我通常拿着电脑包和提包,提包里装着护照、现金、重要证件。然而我可以很放心地把包递给那些女孩子,绝不用担心她们会翻包包或拿走任何东西。我刚搬家去凯拉尼亚的时候,经常找不着方向。在公交车上我会很担心地问旁边的人很多次:“是不是该在这里下车?”于是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中国女孩要在凯拉尼亚下车。到站的时候,全车的人从四面八方转过脸来对我说:“该下车了,下车了!”于是一阵小小的温暖从心底里升起。斯里兰卡社会中个体的互信感远远高于国内。不论走路,吃饭,聊天——很多时候,你可以放心地把自己交给一个陌生人。走在路上,会有若干陌生人向你微笑,路人会如同老友般向你say hi(虽说其中也不乏以敲诈旅行者为生的“突突”三轮车司机及旅游骗子)。如果不小心迷路,会有热心的人一路把你护送回家,连水都不喝就匆匆离开。斯里兰卡的动物(鸟、狗、猫、水蛇、蜥蜴及蝙蝠)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里的人不会打扰它们,它们也不害怕人。总统府外的池塘边立满了乌鸦和白鹭。如果你站在它们身旁不动,它们会以为你也是一只鸟,歪着脑袋瞪着小眼睛好奇地打量你。这是一个经历过海啸和战乱的国家,但是她的淳朴和乐观丝毫未受到影响。
孙佳佳(本书作者,CRI僧伽罗语部记者)
也许是命运吧,不曾想过居然会在这个距离中国几千公里之外的小岛工作、
生活了三年。如果说何处心安是吾乡的话,在斯里兰卡旅游大热之前,它早已在不经意间变成了我的另一个故乡。斯里兰卡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小岛,无论在这里旅行还是工作,都让人痛并快乐着,曾经不经意的选择让我在离开时情缘难舍。与它的相遇相知恰如恋爱,经历蜜月期、纠结期、暴躁不满期和无奈期,继而逐渐理解,慢慢地彼此和平共处,进入超然的依存状态。尝试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烈日下被放鸽子的我也不再暴躁,反而有些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庆幸,喝杯茶吹吹海风,要等的人终于姗姗来迟,仍然送上欣然微笑。渐渐地我开始发现,对生活和物质的要求渐渐降低,生活更容易满足和快乐。人来人往的岛上,不变的是永远的阳光、蓝得不真实的天空和棉花糖般随着沁人心脾的海风吹过的云朵。离开时必然会怀念小岛的景、人和事,更怀念的是曾在那里度过的最真实、最努力的生活和最真实的自己。我相信,在每一个曾经的岛民和现在的岛民眼里,斯里兰卡永远是内心的一个岛,甜蜜和痛苦自知。感谢斯里兰卡,感谢这一种相遇,感谢在这段美丽时光里陪我畅游小岛的每一位朋友!
左手(资深旅行者,《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作者)
我一共去过三次斯里兰卡。第二次去是为了工作。我们在一家纱丽店为微电
影的拍摄选择纱丽。身边的老太太主动教我如何穿得得体,并为我细心地涂上艳丽的口红,夸我像个当地姑娘。不一会儿,她又从胸口取下别住纱丽的金色胸针,放到我手里,说祝福你。那慈爱的笑容,瞬间感动了我。第三次去斯里兰卡的时候,我坐公交车到马特拉去看望一个朋友。这是我第一次到当地人的家里。他们带我参观工作的地方和寺庙,带我看家里养的小动物。彼此语言并不通,但是却亲切得好像自家人。临走的时候,朋友12岁的妹妹害羞地过来拥抱我,褪下手上的小手镯送我,让我记住她。回国后,我把这两件并不贵重但很珍贵的礼物放在了书柜中。关于兰卡,总会有一些记忆,不会随风远去。
张千里(资深旅行者,人文地理摄影师)
两次探访锡兰古国,一次为了探索,一次为了工作。毫无疑问,这是我最喜欢
的南亚国家之一。印象最深的是那印度洋的风,轻轻柔柔地抚过高尔。在去过的国家里,斯里兰卡的风光不算最惊艳,色彩不算最浓烈,但这个佛教国家平静安详,一如佛祖淡然又深不可测的脸。我喜欢这种不咸不淡的感觉,走走停停,无拘无束。虽然内乱才刚结束不久,但似乎并没有太多地影响到当地人。他们一直保持着乐观、友好的生活态度。在这里左右摆动头表示“Yes”,摇头表示“No”。过于接近的两种表达平添了不少误会,不过陌生人间互相揣测的过程却让旅行更值得回味。
杨嘉伟(市场营销,Getty Images签约摄影师)
我眼里的兰卡大概跟短途旅行者眼中的有些不一样,作为志愿者,我待在兰卡一个半月。我住在当地人家里半个多月,后来又寄住在寺庙里一个月。也因为这样,我感受到的兰卡多了份生活的味道。Host家在科伦坡和尼甘布之间的镇上,别墅后面的小花园里就有椰子树和波罗蜜。Host爸爸在我们嘴馋的时候不时钩下来两个,喝饱后敲开壳加上自家酿的蜂蜜,又是一道美味。波罗蜜更是个儿大得夸张,几乎是平时国内看到的两倍有余,就乖乖地长在与目光齐平的高度,一般普通人家后花园都能长出如此的美味,可以想见这个国家是有多幸福。后来住在寺庙里的第一晚,住持傍晚分了几片面包后大家就各自回房了,直到饿到早上都没有吃东西,后来才知道兰卡和尚有过午不食的习俗。寺庙旁边是小学的操场,其实也是长着草的空地,到了晚上就能看见萤火虫在小径附近围绕,甚至有几晚在关灯之后飞进了我们房间,淡绿色的萤光或明或暗地闪烁在房间里,怎么就能美成这样呢。坐着海边火车看到的日落,努瓦拉埃里亚的清爽马场,坐着茶园火车一路看到的风景都是兰卡美的代表。但要我说,兰卡最美的是东边的海岸线上曾被海啸肆虐过的尼尔维利。东边的海是独特的,平静得像湖一样,不起波澜,没有白白的浪花,海浪缓缓靠近,即使最后消失在沙滩上也没有声音,难以想象这样的海汹涌时的模样。夜晚除了旅馆,周遭基本都是暗的,我们走在路上眼睛慢慢适应了黑暗,突然发觉被繁星包围,抬头仰望便是一道银河横跨无边的星空。那瞬间,真的感觉美得呼吸都停止了,就这样抬着头看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又恰好记起当晚有流星雨,我们仨搬椅子坐到沙滩上,脚下感受着细沙,倾听着海浪声,仰着头看着星空,不时发出“Look”,“哇,看那颗”。各自许下心愿,流星太多愿望都不够用,还帮别人许下愿望,让我觉得最幸福的大概就是这个感觉了吧。兰卡的美是讲不完的,最好的评价就是,还想再去很多次。
……
展开
每一次去斯里兰卡都有新的收获,即使在同一座城市。我喜欢在佛牙寺里赤脚踩在木质地板上,混在人群里听15岁的男孩说他坐火车来朝拜的故事;我喜欢在高尔漫无目的地瞎跑,三番五次遇到同一个老头说同伴男生的纱笼穿得不对;我喜欢在轰隆作响的火车上吹风,在三等舱和来自威尔士的老外聊摄影……
——左手(旅行者,《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作者)
斯里兰卡有着史蒂夫·麦凯瑞镜头下的高跷渔夫,高跷渔夫在现代化渔业的冲击下正日渐消逝,也有着与印度类似的窄轨道火车,充满王家卫电影的色彩,随着火车开动,光影变幻,令人迷醉……原本斯里兰卡只是我们印度之行的练兵之地,而两次旅行后,我与太太左手却爱上了这里。期待重回印度洋边,看望这滴泪珠。
——张千里(旅行者,人文地理摄影师)
斯里兰卡是一个岛国,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国,但斯里兰卡又极度丰富。作为一个旅行者,会选择去某地旅行,要么这个地方好看,如马尔代夫;要么这个地方好玩,如巴西里约热内卢;要么这个地方好吃,如日本;要么这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值得细细品味,如耶路撒冷。而这些东西,斯里兰卡全部都有。
──谢谢(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