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爱·我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315227
  • 作      者:
    郑猛著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第一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台前幕后全揭秘
  20周年珍藏纪念  廿年不忘 致敬经典  家迷必收
  导演英达 编剧英壮 长篇专访
  主演 杨立新 梁天 赵明明 关凌 沈畅 李眉……
  客串明星 韩影 金雅琴 李明启 何冰 杨青……
  细数陈年爆笑段子  重温拍摄温馨花絮  深情追忆逝者
  导演英达、《泰囧》编剧束焕推荐作序。
  大量珍贵图片首度公开

展开
作者简介

  郑猛,河北人,现居北京。媒体人。爱好广泛,喜爱相声、喜剧及一切笑的艺术。时而假正经,时而假不正经。

展开
内容介绍

  《我爱·我家》是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难以超越的巅峰之作。该剧1994年首播,2014年是该剧播出20周年。本书作者郑猛是一位职业记者,也是《我爱我家》的资深爱好者与研究者,历时数月采访了包括主演、客串明星、主创人员、幕后工作人员等等当事人演职人员30余位,获得大量珍贵的台前幕后第一手资料。本书既是《我爱我家》20周年的回顾与致敬之作,可以使观众更深入了解该剧的方方面面,也对喜剧从业者、爱好者,影视专业人士等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十年前,一群演艺界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人,用无法想象的创作热情,组成了无法复制的精英团队,在简陋的物质条件下,书写了一段传奇,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成为了一代代观众心目中永远的经典。
  二十年来,“我家”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却令人念念不忘。中国最好的情景喜剧到底是如何炼成的?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以至于二十年的努力仍旧难以企及最初的高度?
  二十年后,作者带我们敲开了“202”那扇亲切而略带神秘的大门,寻访该剧数十位主演、客串明星、主创与幕后,在一位位“我家”成员的追忆和讲述中,当年创作现场终于重现。我们这才惊觉,回不去的不仅有辉煌的九十年代,还有精诚团结、亲如一家的剧组,比明星光环更加耀眼的是不随时间推移而消逝的情谊。

展开
精彩书评

  喜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软动力和润滑剂,是柔韧而坚强的生命意志,是生存状态幸福的标志。不懂悲剧的人做不了喜剧,对人生五味体验不全的人也做不了喜剧。喜剧是含泪的笑。喜剧是鼓舞的笑,它对时代的进步有会心的理解与配合。
  ——英达

  他(梁左)和英达先生合作推出的一百二十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是这一盛行世界的喜剧形式在我国的首创。该剧在观众中获得的巨大反响和广泛认同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喜剧观念和欣赏趣味,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并造成了这一形式在我国荧屏的流行和推广,造就了一代喜剧新人。该剧达到的高度至今仍是一座无人超越的山峰。
  ——王朔

  《我爱我家》其实有点悲剧色彩,难以逾越的原因是它有一个特殊的创作环境。比如编剧部门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厚的生活积淀,不是每个编剧、每次创作都能有这样的基础。再比如演员几乎没有一个是冲着钱来的,那时候演员的用功也不可想象,现在起码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英壮

  《我爱我家》是观众眼中的经典,也是学习喜剧创作的优秀教科书。这本书不光是纪念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也是纪念辉煌的九十年代,和我们逝去的青春。
  ——束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中国首部情景喜剧试水
  1.学院来了年轻人
  1993年5月初,中国工人运动学院(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校园演播室开始热闹起来。
  一群电视人搬着道具、扛着机器来到这里,有条不紊地在四百平米演播室布置现场。他们所搭的景致在这间演播室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心区类似一个家庭的客厅,但只有三面墙,旁边还有厨房和饭厅。布景正对着的一面,则是用木板搭成的看台。
  这群人以年轻人居多,为首的是一个稍稍显胖、高高大大的年轻人,戴着略显夸张的宽边高度眼镜。尽管他还不到三十三岁,但微微长出的络腮胡子使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些。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个年轻人有些眼熟。刚刚播完的室内电视剧《爱你没商量》里面就有他的演出。再早几年的电视剧《围城》里,他扮演的赵辛楣令人印象颇深。
  此人的姓氏非常少见,姓英,名叫英达。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
  虽然已经从事了多年的表演工作,但英达内心一直想的是独立做导演,而且要导演的作品形式在国内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情景喜剧。
  从工作人员所穿T恤衫上的卡通字可以看出,这部电视剧的名字似乎有些语病,叫作《我爱我家》。
  2.定名《我爱我家》
  英达所在的英家,曾经显赫一时。英达的曾祖父英敛之,是《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的创办者,祖父英千里是教育家,父亲英若诚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翻译家和话剧导演,还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
  自北京七十二中毕业之后,1979年英达考入了北京大学心理系。一直想当演员的他在学校搞起了北大话剧社,在剧社做导演和组织工作。1983年大学毕业,英达获得了科学理学学士学位。他原来准备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但由于眼睛高度近视,只能按照心理学的方向被分配到北京东城师范学校教书。他不甘心一生以教书为业,就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戏剧知识。
  1984年9月,美国导演乔治·C·怀特来中国执导黄宗江改编的话剧,在黄宗江的推荐下,英达为怀特做翻译和导游。怀特对英达很满意,了解到他的志向后,给英达提供了去美国奥尼尔戏剧学院短期学习的机会。学完之后,英达又到美国密苏里戏剧学院学习戏剧导演和表演,并于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其间,中国导演谢晋到美国拍摄《最后的贵族》,英达在剧组做了副导演。
  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英达现场观摩了情景喜剧《考斯比秀》,为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电视剧拍摄形式深深吸引。演员在观众面前演出,现场同时拍摄。虽然观众并不进入镜头,但他们用笑声跟演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英达觉得这一剧种非常新鲜,萌发了把它带回中国的想法。
  谁知回到国内后,英达这个计划很多年都没能实施。到1993开拍《我爱我家》之前,他在影视圈打拼多年,做过副导演,也做过演员。在塑造影视人物的同时,英达一直没有放弃导演情景喜剧的计划,只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英达曾把这个想法告诉当时文学圈和影视圈的红人王朔。王朔创作的小说在当年风头无两,《顽主》、《玩儿的就是心跳》中塑造的人物玩世不恭,作品饱受争议却也大受欢迎,而后他又目光敏锐地进入影视圈呼风唤雨。
  早在1991年筹拍《编辑部的故事》时,王朔就跟英达提出要不要加笑声,做成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完全符合情景喜剧的特点,六至七个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固定,还是系列剧,这些元素加在一起就是一部情景喜剧。英达当时就提出,情景喜剧既然是第一次做,就一定要真带观众,不能随便加入罐头笑声。后来主创人员不知具体如何操作,只能按照旧有的方式进行拍摄。
  其实英达当时留有一点私心,想把国内第一部情景喜剧留给自己。对于拍摄《编辑部的故事》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来说,已经拍出了《四世同堂》、《渴望》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并不差这一部。而对于英达来说,他本来是学导演的,这些年当演员是临时客串,早就想独立执导了。
  1992年11月,英达与王朔第一次开始讨论情景喜剧的创作意向。按照他们的设计,这部剧聚焦的是一个老干部家庭,老干部早年参加过革命,解放后担任过政府机关的领导职务。家里有一儿一女,女儿行大,找了一个南方倒插门的女婿,生下一个女儿。经过多次探讨,最后写了一个电视剧策划提纲,但剧名还没有想好。英达的大堂弟英壮也参与了早期的策划。英壮是北大物理系毕业,分配到一家科研单位做工程师,当时在单位下属的一家公司担任经理。
  英达当时的想法是,拉到投资就和王朔、英壮等人创作剧本。所以接下来排在第一位的是找到钱。1993年初还没过完年,英达就拉着王朔赶往冰天雪地的东北,到长春去拉投资。东北的酒场总是很多,有一次醉意甚浓之际,王朔提出这部剧可以叫“我爱我家”。英达听完感觉特别别扭,认为这是一个病句,起码应该是“我爱我的家”。王朔坚持认为,就是要这个别扭劲儿。
  王朔是起名的高手,不管是《过把瘾就死》、《玩儿的就是心跳》等小说,还是《爱你没商量》等影视剧,名字都能言人之不能言,令人过目不忘。
  于是,策划案的空白处填上了“我爱我家”四个字。
  经过几番并不算轻松的游说,投资终于拉来了。论起来,投资人马景全也是英达的远房亲戚,他是英达另一个堂弟英宁的舅舅。英宁从小在长春长大,刚刚从吉林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为使堂哥能够圆做导演的梦,英宁也一直跑前跑后。后来,英宁也参与到《我爱我家》的拍摄当中。
  ……

展开
目录

喜剧难为  英达
我爱《我家》束焕
第一章 中国首部情景喜剧试水
第二章 一鼓作气40集
第三章 波折横生
第四章 120集完美收官
第五章 经典台词遗珠
英达访谈录
英壮访谈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